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全家白眼狼?撩上摄政王她杀疯了

第3章 物归原主

发表时间: 2025-04-22
漱玉用早膳时最晚一个到。

众人都动了筷,没有等她的意思。

贺夫人不满:“即便宫中贵人记挂着你,那也是一时的。

这才一天,你就己经不将这个家的规矩放在眼里了吗?”

漱玉认错。

“昨夜翻找一件旧物,花了些时间,睡得晚了些。”

“即便有什么要紧的事,姐姐也不该一早便让母亲等在这里,传扬出去,还当是我们贺家没有家教了......”贺灵雨道。

漱玉不接话,反而示意春条,对方随即拿出一卷册子。

“这是?”

贺夫人眼皮跳了一下。

“这是陛下当时赏赐下来时,随同一起附上的单子。”

漱玉不紧不慢往嘴里送了一口粥。

贺尚书和夫人相视一眼。

贺夫人咬着牙,强压着怒气,“这是想做什么?

我昨日不是同你说了,东西我暂且替你收着。

你是我母亲亲生的,难道母亲还会算计你不成?”

漱玉答:“女儿自然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

“只是昨日进宫,皇后娘娘见女儿简衣素服,便说了我几句。”

“混账!

你进宫前为父有没有提醒你要谨言慎行!”

她看向贺尚书。

“女儿什么都没说,穿素衣进宫也是按照母亲的吩咐。”

贺尚书向贺夫人递了个询问的眼神,对方无奈点了点头。

漱玉放下筷子。

“父亲,往日漱玉不懂事,这次进宫,娘娘提点的意思女儿也算听明白了。”

“皇上给了那么多赏赐,若是女儿继续整日素服,被瞧见了,还以为我们这是故意提醒,挟恩图报呢。”

“竟是这样?”

贺尚书也跟着思忖一番,觉得有理。

众人安静下来,暗自都觉得有几分后怕。

贺夫人出来打圆场:“既是这样,你日后需要什么跟母亲首说便是,母亲定会安排好,更不会短了你的。”

漱玉不着急。

等着用完了早膳,宫里头就又来人了。

领头的嬷嬷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丫鬟,及几个杂役。

众人面面相觑,不等贺尚书开口,嬷嬷先发了话。

“昨日贺小姐进宫时,被娘娘瞧见穿戴有些不大得体,想着应当是无人教导,因此便派了老奴过来。”

金嬷嬷是宫里的老人,说话极为周全妥帖。

“一则是日后姑娘大了免不了要在贵人们跟前走动,也不好冲撞了;二来是皇上之前赏赐下来的都是稀罕物,听说到如今都还没用过,就担心姑娘是不知道怎么使。”

“这......怎敢劳动嬷嬷教养......”贺尚书欲言又止。

“贺大人放心,奴婢是宫里人,将姑娘教好了便回去了,不会叨扰太久。”

众人神色微妙,但也都不敢再当面说什么。

金嬷嬷拉着漱玉关切了几句,随后便吩咐着杂役们往库房去。

贺夫人赶紧跳出来相拦:“嬷嬷这是要做什么?”

“哦?”

金嬷嬷狐疑,“皇上的赏赐难道不是存在库房?

老奴第一次来府上,若是寻错了地方,还要烦请贺夫人带路。”

见贺夫人犹豫,金嬷嬷人精,一下便戳穿:“老奴这人手都带来了,难道夫人不愿意搬?”

贺尚书脸上挂不住,赶紧推了下贺夫人:“赶紧的吧,别让贵人等着!”

库房那头忙活了一早上,总算消停了下来。

期间同礼单上头还有出入的地方,金嬷嬷知道分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委婉提醒了贺夫人和贺灵雨三日内补回来。

忙完这些事,又特地领了个名唤兰苔的丫鬟到漱玉前头。

“这是老奴亲自选的人,日后老奴于情于理都得回宫里去,人己经***好了,药理也略通,姑娘今后用着尽管放心。”

漱玉在人前什么也不需要做,事情便都己经处理好了。

问起来也都是贺夫人教唆她素服进宫惹了娘娘的不快,才招来的麻烦,一点也寻不着她的错处。

漱玉干脆借此机会,将身边的下人们都打赏了一遍,一时间走到哪里都有人争着来给她问好。

只是相较之下,另一边的日子不太好过。

为了填补亏空大出血不说,还没法在人前抱怨什么。

“真是个养不熟的孩子,真不该由着她出门闯祸。

那金嬷嬷不过一个奴才,竟然也敢在我家里指手画脚。”

贺灵雨心中盘算,做出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

伏在贺夫人膝上:“真是羡慕姐姐。

昔日有沈将军夫妇照拂着她,如今又有爹爹和娘亲这么好的亲生父母......不像灵雨,什么都没有。”

贺夫人听得心都要碎了。

“灵雨只要还能侍奉在娘亲身前就够了,即便旁的什么姐姐都拿去也没关系,娘亲切莫为了我的事情和姐姐气坏了身子。”

“你放心,娘亲定不会让旁人委屈了你去。”

贺夫人拉住她的手:“她一个姑娘家,迟早要嫁出去的,待娘亲这些日子寻一户人家把她嫁出去,日后她的聘礼,这府上的所有东西,不还都是你的。”

“要是姐姐不愿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抢先一步下了定,就是皇后娘娘都插手不到咱们家里来?”

贺灵雨这才破涕为笑。

...夜里等贺尚书歇下了,贺夫人又趁机吹起枕旁风。

“这漱玉才出丧期,就安排她嫁人,宫里便怕是会有说法。”

“既然皇后娘娘心疼她,我们更该早点为她找一门好亲事,才显得我们当父母的关心她。”

贺尚书觉得有理,答应会考虑。

刚眯上眼要睡,宫里头又来了道急诏,马不停蹄将人喊进了宫。

大半夜的,几个工部的大臣跪了一地。

皇帝托着脑袋一脸愁容。

贺尚书在来的路上便打听了一二。

只说是法缘寺的厢房烧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哪位祖宗为了找人点了把火,眼看就要到天祝节,这才赶紧召集工部商量修缮一事。

他暗自思忖,法缘寺可是皇寺,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往大了可以说是视同谋逆,点火的人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这会儿低着头纳闷儿。

侧头瞧见身旁的工部侍郎,偷偷给他比了个两个字的口型——“梁王”。

原来是梁王,那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