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心灯渡月:我的特教长路

第1章 晨露与序章

发表时间: 2025-08-17
九月的清晨,阳光如轻纱般柔和,轻轻地洒在思源路校区的“精神家园”中心。

那棵经历过劫难却顽强重生的老槐树,此刻正沐浴在这温暖的晨光中,新生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它的生命力。

空气中弥漫着金桂的浓郁甜香,那是经过一夜沉淀后的芬芳,仿佛被露水洗过一般,澄澈而清冽。

这股香气穿透了老槐树新生的、尚且稚嫩的叶隙,如同一曲悠扬的旋律,萦绕在人们的心间。

光线不再像夏日那样灼热霸道,而是变得温煦而通透,宛如初秋的微风,轻柔地抚摸着每一个角落。

它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湿润的、散发着泥土苏醒气息的草地上,投下细碎而跳跃的金斑,如同点点繁星坠落人间。

每一滴凝结在翠叶边缘的露珠,都宛如一颗小小的、被精心雕琢的水晶,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颤动。

它们折射出七彩的虹光,宛如无数颗新生的、纯净的心脏,在无声地搏动着希望。

这些露珠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用它们的美丽和脆弱,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我站在槐树的浓荫下,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气息不仅仅是泥土的芬芳、桂花的馥郁,更糅杂了崭新的、带着粉尘特有气味的粉笔灰,是新课本纸张和油墨混合的清冽气息,是颜料在画纸上晕开的淡淡味道,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草木拔节般的蓬勃生机——新学期开始了。

这生机,是数百个独特生命汇聚于此的脉动,是无数个微小梦想重新启航的号角,是“精神家园”在经历了上一个五年的奠基与沉淀后,向着更广阔天地伸展枝桠的序曲。

操场上,声音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晨曲。

轮椅的橡胶轮胎碾过塑胶跑道,发出稳定而富有节奏的轻响,像大地沉稳的心跳;盲杖的尖端笃笃地点在地面,清脆、坚定,是探索未知的鼓点;老师们温和而清晰的引导语,带着安抚与鼓励的力量,如同溪流潺潺,穿插其间。

偶尔,一两声抑制不住兴奋或略带紧张的笑语或呼唤,划破这和谐的韵律,增添了几分鲜活的烟火气。

这不再是五年前那个被消毒水刺鼻气味和试卷油墨的沉闷气息所包裹、充斥着绝望与迷茫的重生清晨。

这里是活生生的、跳动的、充满了韧性与无限可能的崭新起点。

每一寸空气,都饱含着汗水浇灌后的丰饶,以及被无数心灯点燃的暖意。

我的目光,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掠过一栋栋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扫过一扇扇敞开的、仿佛在拥抱阳光的窗户。

窗内,是另一个世界。

新入学的“小雨”们——那些或带着懵懂、或藏着怯懦、或写满好奇的小脸——正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个对他们而言庞大而陌生的环境。

老师半蹲着,用最轻柔的动作引导一个自闭症谱系的孩子触摸教室门框上的木质纹理;保育员耐心地帮一个脑瘫孩子调整着特制座椅的角度;康复治疗师正用夸张而温暖的表情和动作,吸引一个听力障碍儿童的注意。

而在高年级的教室里,“小雨”们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他们的眼神里沉淀着过往磨砺留下的痕迹,却也闪烁着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友谊的渴望。

他们的坐姿或许不够标准,书写可能不够流畅,交流也许不够顺畅,但那份专注和努力,却如同老槐树新生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不屈的光泽。

老槐树巨大的、温柔的影子,覆盖着这些小小的身影,覆盖着忙碌的师长,像一个沉默而无比坚实的守护者,将所有的喧嚣与挑战,都包容在它历经风雨却愈发坚韧的臂弯之下。

“陈主任,新生适应性评估报告都汇总好了,电子版己发您邮箱,纸质档也在这里。”

一个清亮而带着一丝新入职教师特有的谨慎与兴奋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我转过头,看到年轻的特教老师王璐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快步走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因小跑而泛着健康的红晕,眼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

“辛苦你了,王老师。

开学这几天最忙,多注意休息。”

我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

指尖触到纸张的微凉,这份触感瞬间穿透了时空。

她仿佛又闻到了记忆深处那冰冷刺骨、带着浓重金属和氯气味道的消毒水气息。

那是绝望的烙印,是生命被粗暴打断的印记,是文山巷那场倾盆暴雨带来的毁灭气息。

那气味曾深入骨髓,成为我灵魂深处无法磨灭的寒冷底色。

而此刻手中这份报告,承载着几十个家庭沉甸甸的、甚至是用尽所有力气才捧起的期望,承载着几十个孩子独特的、需要被小心解读的生命密码。

这薄薄的纸张,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我“掌灯人”之路的延伸点。

“好,”我抬起头,目光越过王璐年轻的肩膀,望向那片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的、窗明几净的教学楼群,语气坚定而充满力量,“新的灯,要点亮了。

让‘家园’的灯火,不仅要温暖每一个角落,更要照亮每一个孩子前行的路。”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我和王老师循声望去,只见两位身影正穿过被阳光分割的林荫道,向老槐树走来。

走在前面的,正是暑期刚刚履新的庐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兼局长傅明远。

傅局年近五十,身材挺拔,穿着熨帖的深色夹克,步伐稳健,眼神锐利而带着洞察力,眉宇间凝聚着一种实干家特有的坚毅。

他身边稍后半步的,是同样新任命的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执行校长艾校长。

艾校长约莫西十出头,气质温婉知性,剪着利落的短发,穿着简约得体的套装,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微笑,眼神清澈,仿佛能洞悉人心。

他们身后跟着几位校办和行政人员。

“傅局,艾校长,早上好!”

我和王璐连忙迎上前问好。

“陈主任,王老师,辛苦了。”

傅局的声音洪亮而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他抬头看了看枝繁叶茂的老槐树,又环顾生机勃勃的校园,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真好!

这思源路校区,真不愧‘精神家园’这个名字!

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尤其是这棵老槐树,简首就是我们特教精神的象征!”

艾校长微笑着补充,她的声音柔和却清晰:“是啊,钟书记也常说,特殊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希望的教育。

看到老槐树在‘新家’焕发如此生机,看到孩子们在新学期崭新的面貌,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动力。

陈主任,开学各项工作都还顺利吧?

特别是新生的安置和适应性工作,这是重中之重。”

我简要汇报了开学准备情况,重点提到了新生评估报告的汇总和后续的个性化教育计划(IEP)制定安排。

我将手中的报告递给艾校长:“艾校,这是新生评估的初步汇总。

我们计划本周内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康复师、心理老师进行联合研判,确保为每个孩子制定最合适的支持方案。”

艾青认真翻看了几页,点点头:“很好。

个性化、精准化,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石。

钟书记多次强调,特殊教育不能‘大水漫灌’,要‘滴灌到根’。

这个研判会很重要,我亲自参加。

另外,”她看向傅明远,“傅局,关于您上次提到的‘阳光午餐’计划,我们后勤和营养师团队己经拿出了初步方案,确保每个孩子的营养需求和特殊饮食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下周就能上会讨论细节。”

傅明远颔首,目光炯炯地看着我和王老师:“陈主任,王老师,还有所有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你们的工作意义非凡。

记住,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在这里学到知识技能,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尊严、温暖和归属感。

这棵老槐树,经历过风雨摧残,但在新的沃土里,它活下来了,还长得这么好!

这就是我们特教人的信念——再艰难的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都能破土而出,绽放光彩!

我和钟书记还有艾校长,就是来为你们提供最好的‘土壤’和‘阳光’的!”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铿锵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学前融合教育的推进。

思源路是根基,文山巷的重建,更是我们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要让这希望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提到文山巷,我心中微微一震。

那个曾经承载了我最初梦想与巨大伤痛的地方,那个在暴雨中化为废墟的危房和启明星方舱……我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片正在重建即将完工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