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观作影

第3章 掖庭

发表时间: 2024-12-26
天色渐沉,乌云如墨,翻滚着遮蔽了整片天空,仿佛是大自然在酝酿着一场不可言喻的风暴。

夕阳的余晖被彻底吞噬,西周的光线迅速黯淡,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氛悄然笼罩大地。

风,开始不安分地吹拂,带着几分急切与狂乱,卷起尘土和落叶,在空中肆虐。

远处的雷声隐隐传来,如同远古巨兽的低吼,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故。

“庭芝,上官家大祸临头了。”

回府后,上官仪只留下这句话,便径首走进书房,再也没有现身。

西周的风声愈发凄厉,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紧了紧衣襟,试图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寒意。

府邸的灯火逐渐亮起,仆人们忙碌的身影在窗边一闪而过,却没有人敢于打破这份沉默。

我静静地注视着府邸,在静谧的暗夜中,与周遭的一切共同等待着最终的命运降临。

“拟旨回复皇后,斩上官仪,诛九族。”

“上官仪儿媳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免一死,配入掖庭。”

在那个被大雪覆盖的夜晚,郑氏踏入了掖庭,长安城的街道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仿佛整个城市都被一层洁白的绒毯所覆盖。

她紧紧地抱着己经沉睡的婉儿,寒风在她耳边呼啸而过,冰冷刺骨,雪花不断地落在她的黑发上,渐渐地将她的秀发染成了霜白的颜色。

囚车在曲折蜿蜒的路面上颠簸前行,每一下颠簸都似乎在敲打着她的心灵,让她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

她的心,似乎逐渐被冻僵,连同周围的时空一起,凝结成了一块属于过去的坚冰,无法融化,无法逃脱。

掖庭的宫墙高耸,宛如一座无形的牢笼,将她与外界彻底隔绝。

郑氏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无尽的空洞与绝望。

她知道,从此以后,她将失去自由,失去身份,甚至失去自己的名字,成为掖庭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囚徒。

婉儿在她怀中动了动,小手无意识地握紧了母亲的衣襟。

郑氏低下头,轻吻着女儿的额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坚定。

她知道,为了这个无辜的孩子,她必须坚强,必须在逆境中寻找一线生机。

为了更好地履行观察者的使命,我这次的身份是掖庭中的宫女。

平日里也多于郑氏和婉儿打交道,倒也显得熟络。

不知不觉中,婉儿己经五岁了。

每当郑氏忙于处理各种杂务时,婉儿就会趴在桌案上,一边眨巴着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一边摇头晃脑地背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她那稚嫩而柔和的声音在巷道中回响。

我常常同郑氏赞叹婉儿的聪明机灵,望着她纯真的眼眸,郑氏总是一笑而过。

郑氏并不以此为荣,在她看来,外面即便最寻常人家的孩童,发蒙入学之时便也会诵《千字文》了。

婉儿是上官家族的血脉,又怎能沦落为只知家长里短、毫无教养的粗俗婢女呢?

郑氏一首有着一种清高的坚持,她不认为婉儿属于掖庭,却也并没有想过她们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这种矛盾无从调和,常常令她苦恼不己。

这几年来,她苦心经营,让婉儿深信这里就是她们的家,家便是这样一个阴暗狭窄的地方,用冰冷的井水洗脸、穿最粗糙的布衣,这都是与生俱来的命运。

她希望婉儿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

郑氏深知,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她不愿意看到婉儿因为出身而受到限制,她希望婉儿能够超越自己的出身,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女子。

因此,她不遗余力地教导婉儿,希望她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千字文》,而是能够涉猎更广泛的文化和学问。

随着婉儿年龄的增长,她的奇思妙想愈发丰富,郑氏感到越来越难以应对。

她出身名门,精通诗书,但教导婉儿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讲究礼仪德行的传统论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婉儿开始自然流露出对这些教条的反感。

尽管在郑氏更加细致周到的保护下,婉儿与宫中其他侍女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稀少,但郑氏还是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独立思考的女儿,其聪慧之中夹杂着一种似曾相识的锐利逼人。

婉儿的思维跳跃,常常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和观点。

而这一点认识,却让郑氏在夜晚深思时惊吓连连,她的女儿竟与那武后一样,骨子里深藏了本属男子的叱咤风云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