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深宫旧录宜修的前世今生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9

第一章 王府岁月雍正元年春,雍亲王府内梨花似雪。宜修坐在西厢房的窗边,

手中绣着一方素帕。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木窗,在她端庄却不出色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已经三日未见王爷的面了。“侧福晋,王爷今晚又宿在柔则处。

”丫鬟琥珀的声音细若蚊蝇,头垂得低低的,生怕看见主子眼中的失落。

宜修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宣纸上顿时晕开一团墨迹,毁了一幅即将完成的《清荷图》。

她平静地放下笔,将纸缓缓揉成一团,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晚膳备好了吗?

”她的语气听不出一丝波澜。“已经备好了,都是王爷平日爱吃的菜。

”琥珀小心翼翼地回答。“撤了吧,今日没什么胃口。”宜修起身走向妆台,

铜镜中映出一张过分平静的脸。琥珀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退下。房门合上的瞬间,

宜修才允许自己流露出真实情绪。她走到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容颜——端庄得体,

却总是缺了那么一分灵动。“若论才学品性,我哪点不如她?”宜修轻声自问,

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留下四个月牙形的红痕,“不过是她会装模作样罢了。”柔则,

她那同父异母的姐姐,京城第一才女,雍亲王心尖上的人。自她入府以来,

王爷的目光就再未在旁人身上停留。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的通报:“侧福晋,

王爷来了。”宜修忙换上温婉笑容,顺手理了理鬓角,快步迎至门前。

“王爷今日怎么得空来了?”她接过胤禛解下的披风,动作娴熟自然,

仿佛早已演练过千百遍。胤禛神色疲惫,径直走向内室:“皇阿玛病情加重,朝局动荡,

我来你这里寻片刻清净。”宜修娴熟地为他斟茶,

站在他身后轻轻揉按太阳穴:“王爷也要保重身体才是。这是新进的龙井,

您尝尝可还合口味?”“你总是这般细心。”胤禛抿了口茶,闭目养神片刻,忽然道,

“柔则今日入宫前,还特意嘱咐我莫要太过劳累。”宜修笑容不变,

手中的动作却微微一顿:“姐姐一向体贴入微。只是她这一入宫侍疾,

怕是要好些日子不能回府了。王爷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妾身便是。”她转身去添茶,

借机掩去眼中一闪而过的痛楚。就连这种时候,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柔则。待胤禛离去,

宜修独坐镜前,一坐便是两个时辰。烛火摇曳,映得她半边脸明明暗暗。

镜中人的眼神逐渐由哀怨转为冰冷。“既然这世道不公,就别怪我无情。”她轻声道,

似在对镜中人立誓。手指抚过镜面,仿佛要抹去那个软弱可欺的自己。这一夜,

宜修房中的烛火彻夜未熄。第二章 凤位更迭雍正即位,胤禛继位为帝。柔则被封为皇后,

入主坤宁宫;宜修受封贵妃,居景仁宫。新帝登基大典上,宜修站在嫔妃之首,

望着高台上并肩而立的帝后。凤冠霞帔的柔则笑靥如花,那是她永远无法企及的荣光。

礼炮轰鸣中,她微微低头,藏起眼中汹涌的暗潮。“娘娘,风大,当心着凉。

”贴身侍女浣碧为她披上披风。宜修回过神,发现指甲已不自觉陷入掌心,留下深深印痕。

她缓缓松开手,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龙涎香混合的味道。“浣碧,

你说为何有些人能轻易得到一切,而有些人拼尽全力却始终徒劳?”她望着远处欢庆的人群,

轻声问道。浣碧低头:“娘娘福泽深厚,何出此言?”宜修冷笑一声:“福泽深厚?

你可见过哪个福泽深厚的人,需要日日算计才能立足?”她转身离去,裙裾曳地,

发出沙沙声响,如蛇行草间。是夜,宜修辗转难眠,起身至小佛堂诵经。自入王府起,

她便养成深夜诵经的习惯,唯有佛前,她才能暂卸伪装。佛香袅袅中,她闭目捻珠。

“信女宜修,但求一线生机。”她跪在蒲团上,闭目低语。窗外风声呜咽,

似有无数冤魂哭泣。脚步声自身后响起,宜修警觉回头,见是浣碧才松口气。“娘娘,

齐妃宫里的杏儿来报,齐妃近日频频召见太医,似有不适。”浣碧低声道,

声音在空旷的佛堂中回荡。宜修眼中精光一闪:“继续留意,但切勿打草惊蛇。

”她手中佛珠一顿,“太医那边,打点好了吗?”“按娘娘吩咐,已经安排妥当。

”浣碧退下后,宜修捻动佛珠,心中已有计较。齐妃出身将门,性子直率缺乏心机,

若她"病故",宫中格局必将改变。她抬眼看着慈悲的佛像,忽然轻笑:“佛度有缘人,

我自度我身。”三月后,齐妃果然"病重"去世。宜修亲自操办丧仪,表现得悲痛欲绝,

暗中却将齐妃宫中一部分势力收归己用。送葬那日,她哭得几乎晕厥,

连胤禛都亲自搀扶劝慰。柔则前来吊唁时,面色苍白如纸:“宜修,我觉得齐妃死得蹊跷。

”她握着宜修的手,指尖冰凉。宜修心中一惊,面上却关切地回握:“姐姐太过伤感了,

齐妃福薄,这也是无可奈何。”她轻轻为柔则拭泪,动作温柔,心中却冷若冰霜。柔则摇头,

眼中含泪:“这深宫如虎口,我真怕有一天......”宜修急忙打断:“姐姐贵为皇后,

何出此不吉之言?”她环视四周,压低声音,“这话若被有心人听去,

不知又要生出多少是非。”望着柔则离去的背影,宜修心中五味杂陈。有那么一瞬,

她几乎想放弃计划,但很快又硬起心肠。“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她告诉自己,

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第三章 暗流涌动雍正三年冬,柔则皇后病重。宜修代掌凤印,

处理六宫事务。她手段老练,恩威并施,很快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胤禛对此颇为赞许,

来景仁宫的次数明显增多。“皇上,该用药了。”宜修亲自端来汤药,

试过温度后伺候胤禛服下。她特意用了柔则常用的那只青玉碗,知他睹物思人。

胤禛握住她的手:“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柔则病着,六宫事务全赖你操持。

”宜修温顺低头:“这是臣妾分内之事。只盼姐姐早日康复。”她抬眼时,

眼中恰到好处地含着泪光,“昨日去探望,姐姐又咳血了,真叫人担心。”实际上,

她早已在太医院安插眼线,确保柔则的病只会加重,不会好转。每次探望,

她都会"不小心"提起皇上又夸赞了哪位妃嫔,或是"无意间"落下几首皇上新作的诗稿,

上面满是思念柔则的词句。从景仁宫出来,宜修前往坤宁宫探病。柔则躺在床上,

面色苍白如纸,见到她来,勉强露出笑容。“你来了。”她声音微弱,如风中残烛。

宜修在床边坐下,轻轻为她整理被角:“姐姐今日感觉如何?

”她注意到柔则枕边放着一卷佛经,书页已经翻得起毛。柔则摇头:“不过捱日子罢了。

宜修,我有一事相求。”“姐姐请讲。”柔则目光恳切:“我若去了,望你能照顾好皇上,

治理好后宫。还有,小心年羹尧等人,他们狼子野心......”话未说完,

又是一阵急咳。宜修心中震动,柔则竟如此信任她。一股愧疚涌上心头,但很快被她压下。

“姐姐莫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她递上温水,动作轻柔。

柔则苦笑:“我的身子自己清楚。答应我,宜修。”宜修垂眸:“我答应姐姐。”这一刻,

她忽然希望柔则能够活下去。离开坤宁宫时,宜修脚步匆忙,几乎像是逃离。回到景仁宫,

她屏退左右,独坐良久。烛火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墙上扭曲变形。“已经无法回头了。

”她对自己说,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第四章 凤临天下雍正四年春,柔则皇后薨逝。

举国哀悼,胤禛悲痛欲绝,三日不朝。宜修主持丧礼,表现得悲痛万分,

暗中却开始清除柔则在宫中的势力。她手段高明,不留痕迹,就连胤禛也未曾察觉。

送葬那日,她哭得需要两个宫女搀扶才能行走,声声泣血,闻者伤心。柔则七七之后,

太后召见宜修。寿康宫内檀香浓郁,太后捻着佛珠,目光如炬。“皇后之位不可久虚。

”太后直言,“皇上属意于你,你意下如何?”宜修跪拜:“臣妾才疏学浅,恐负圣恩。

”她伏地不起,姿态谦卑。太后微笑:“你过谦了。这些时日你治理后宫,井井有条。况且,

柔则临终前也曾向皇上举荐你。”宜修心中一震,柔则竟举荐她继任皇后?这一刻,

她几乎想要放弃一切计划。但想到那些被柔则光芒掩盖的日日夜夜,

想到自己必须靠手段才能获得他人轻易得到的东西,她又硬起心肠。“臣妾遵旨。

”她低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雍正四年秋,宜修正式受封为后,入主坤宁宫。

封后大典上,她凤冠加身,接受百官朝拜。那一刻,她本该感到满足,心中却空落落的。

礼乐喧天中,她仿佛看见柔则站在远处对她微笑,惊得她险些打翻手中玉如意。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