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发生在豆腐巷的这场枪战,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这故事,还得从头细细道来。
***政府的首都警察厅,所辖的特务警察大队,虽不像老牌的军统、中统以及后来的保密局等特务机构那般势力庞大。
但在淮海战役(***称为徐蚌会战)即将全面开打、***政权遭遇空前危机的时刻,他们也不甘于落后。
妄图通过疯狂的行动来崭露头角,在老头子面前邀功请赏,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与权力。
不久前,特务大队技术科监听到一处不明电台信号,频繁地出现在中华门附近区域。
发现到这一重要线索后,他们迅速展开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持续的侦查与精准定位,最终确定该电台信号源,大致在中华门附近的六角井至钓鱼台一带。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特务大队技术科科长张承泽亲自带队,前往六角井至钓鱼台实地摸排。
六角井位于中华门西侧,此地因有一口明朝遗留下来的古井而得名,井栏呈六边形状,别具特色。
周边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民宅,这里人口稠密,是老城南人世代聚居的地方。
放眼望去,皆是错落有致的平房或者古朴典雅的西合小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张承泽一行人在这片区域转了许久,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可能存在异常的地方。
然而,一番探寻下来,他们却感到十分困惑。
这里的环境和条件,从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具备电台发报的条件。
房屋布局紧凑,邻里之间往来频繁,人员嘈杂,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秘密设置电台并进行频繁发报,且不被发现,可能性非常之小,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那神秘的电台信号又确实指向此地。
为此,张承泽在苦苦的分析和寻找之中。
当张承泽领着一众特务转到朝东的一条街时,一幢外观略显凹凸的二层小楼突兀地映入他的眼帘,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上下打量着这栋建筑,发现这是一家看似普通的烟酒商店,典型的楼下经营店铺、楼上作为住家的连家店。
这栋小楼与前后左右的邻居间距适中,并没有紧紧挨靠在一起,这种相对独立的位置,让张承泽心中一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栋楼应该就是那个神秘电台的理想发报地点。
之后,特务们又通过供电局,查到了该烟酒店用电读数异乎寻常,说明这家有大功率电器,在那个年代何为大功率电器?
不言而喻→发报电台。
经过这一番秘密查访,他们了解到这家店面由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经营,二人并无子女,平日里店面的生意也只是不温不火,一切似乎是正常但又极不正常。
凭借多年积累的特务工作经验,张承泽很快在心中谋划出一个方案。
那天的深夜,张承泽协同行动队悄无声息地包围了这对夫妇的住所,随后如鬼魅般迅速展开行动,对这对夫妻实施了秘密抓捕。
果然,在他们的住所内,搜出了一台发报电台,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张承泽的推断。
这对夫妇,男的叫刘修良,女的叫林静。
平日里,他们以烟酒商店老板的身份示人,看似普通平凡。
然而,他们的真实身份却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领导下负责发报工作的重要情报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捕之后,这二人竟表现得极其贪生怕死。
在敌人还未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之时,便己吓得魂飞魄散,毫无骨气地选择了招供,彻底背叛了自己曾经坚守的信仰。
更可恶的是,他们不仅供出了党的机密信息,还供出,就在隔天晚上8点,他们夫妇将前往秦淮灯影茶社,佯装成普通茶客喝茶,实则是与下线的情报员接头。
届时,将获取的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军徐州剿总上报的(徐蚌会战)作战计划,通过电台传送给华东野战军敌工部。
毋庸置疑,成功抓获刘修良、林静夫妇,并使其招供,对于***特务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而更为可怕的是,如果他们能够顺利抓获前来接头的人,不仅能获取那份即将传送的极其重要情报,而且极有可能借此顺藤摸瓜,将潜伏在敌人心脏和核心机构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一网打尽。
这将给中共地下党组织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接受任务前来接头人,是华野敌工部资深情报员王洪亮。
获取了上线传来的情报后,要求他务必在晚上8点,前往<秦淮灯影>茶社,与刘秀良夫妇接头,并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交付给他们,要求他们立刻用电台将情报发出。
然而,王洪亮对刘秀良夫妇己然叛变的事浑然不知。
就这样,他一步步踏入了特务大队精心设下的陷阱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特务大队行动队副队长徐志行,其真实身份是我党潜伏在敌人内部的一颗“闲棋冷子”。
当晚,他参与了此次抓捕行动。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势,他根本来不及发出任何预警。
只能紧急联系自己的下线——行动队队员秦小光,商议着准备在当晚抓捕行动时见机行事,设法营救同志,保护组织秘密。
晚上8点,王洪亮如约来到秦淮灯影茶社前的小巷中。
可王洪亮远远地只看见刘修良一人站在巷口。
按惯例应该是其夫妇二人同时出现。
原来,狡猾的敌人,看见林静表现的异常胆小,怕她露馅而坏事,还有对刘修良也不全然放心,遂将林静扣为人质,只让他一人接头。
有着多年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的王洪亮,瞬间意识到情况异常,判断肯定发生了变故。
他当机立断,刚准备取消接头,转身离开这危险之地。
就在这时,刘修良发现了他,只见刘秀良突然大喊一声:“抓住他,就是这个人!”
话音刚落,忽然从刘秀良身后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响,其中一枪正中后脑,瞬间结束了这个叛徒可耻的生命。
开枪的正是徐志行,然而,他还未来得及转身,也被后面的特务开枪击中。
与此同时,秦小光也趁乱冲上前去,朝着追上来的特务开枪射击。
敌人此次精心布置的围捕网非常严密,若不是徐志行和秦小光二人奋勇拼死开枪报警,并对敌人展开袭击干扰,王洪亮绝无逃生的可能。
在徐志行和秦小光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掩护下,王洪亮凭着对当地环境的十分熟悉,奋力冲出包围。
这豆腐巷的周边,此地尽是纵横交错的小街巷,道路错综复杂。
最终,王洪亮成功摆脱了追捕。
此时的他,己经精疲力竭,后背传来剧烈的疼痛,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己经中弹负伤。
实在跑不动了,无奈之下,王洪亮看见路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一户人家,门前停着几辆粪车。
便躲进了粪车旁边堆放的一大堆垃圾里。
几个特务也追到这条巷子时,虽也留意查看了粪车,还简单检查了一下,臭哄哄.的,觉得这里不可能有人藏身,便又朝着前面追去。
几个小时过后,确认追捕无果的特务们收队撤离了。
此时的王洪亮实在无力再跑了。
无奈之下,王洪亮准备上前敲门寻求帮助。
无巧不巧,只见这户人家的大门却缓缓打开了。
出来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每日都天不亮就得拉着粪车,前往周边的居民家门口,挨家挨户地收马桶、倒粪便。
每帮一户人家清理一个月的马桶,便能获得一定的费用,老夫妻俩就靠着这份营生维持生计。
门开之后,王洪亮强忍着剧痛,艰难地走上前去,轻声向老夫妻求助:“大爷,大娘,能帮帮我吗?
我受伤了……”此时的王洪亮己然中弹受伤,知道自己的状况危急,不得己而贸然上前求助,但是,能得到老人家的帮助吗?
亦或老人家愿意予以帮助,但是否有能力或者有办法呢?
一切尽在未知之中。
欲知后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