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歪着脑袋听着人的身体撞击树木山石发出的轰隆呯砰的声响,首到完全没有了声音。
她转身悄无声息地回到破庙里,半躺在空地上,抬头看了眼破庙漏风的屋顶,轻轻闭上了眼睛。
再活一世,她绝不能像前一世一般稀里糊涂的,被人算计了还当人家是好心。
前一世的事,是时候好好捋一捋了。
朱七七前一世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的。
她依稀记得自己三岁前也是有爹娘的,还有个姐姐。
她爹叫刘二柱,娘是刘乐氏。
虽然爹娘对她不甚疼爱,但至少有粗茶淡饭和布衣麻履。
但三岁那年的一个夜晚,爹娘突然将她遗弃在深山之中,而后带着姐姐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有三岁的朱七七在黑漆漆的荒山野地里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还不时有野兽出没,她眼看就没有活路了。
也是天不绝她朱七七。
恰巧山上馒头庵里的尼姑慧音进山采药发现了她,见她瑟缩在一个山凹里,又冷又饿的只剩下一口气,甚是可怜,便用兜帽将她裹起,抱回了庵里。
馒头庵里的尼姑本就只有三五个,慧音还是有些疯傻的。
平日里不犯病也跟常人无异,一旦发作起来,或喊打喊杀,或呆若木鸡。
好在庵里的掌事尼姑慧筑是个老成稳重的,也不多问,便留下了她。
因为慧音捡到她的村子叫朱家村,村里人都姓朱,捡到她的那一日恰好是七月初七,慧音便给她取名叫朱七七。
捡了条命的朱七七跟着庵里的尼姑们艰难度日,好不容易长到十三岁。
前几日深山清庵里突然来了几个服饰鲜明的官家人,在庵里一番询问后,慧筑便让人叫了她过去。
那几个人上下打量她一番,眼光甚是疑惑。
但领头的那人最终还是告诉她,说她是京城安国公府里遗落在民间的嫡女。
安国公千辛万苦才找到她,明日便要接她回府。
果然,第二天就有一乘小软轿停在了馒头庵门口,她被拉扯着懵懂上了轿,颠簸了两天,才到了安国公府里。
到了府里朱七七才知道,原来三岁前养着她的爹娘并非亲生,她的亲生父母是安国公韩慕年和夫人王绫紫。
后来慢慢听人说起,原是安国公韩慕年远征南疆,国公夫人王绫紫随夫出征,一年多后夫妻俩领命回大康朝时,带着一个襁褓中的女婴。
谁知回朝途中突遭乱兵阻截,韩慕年领军迎战,激战几日却仍未突出重围。
韩慕年见贼兵强悍,怕一旦兵败妻女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仓皇间便将妻子和***托付给当时驻兵的一户农家,自己带着亲卫杀出重围。
韩慕年突围后回京面圣复命,因惦记着留在山村里的妻女,急派一队精干护卫赶往农家接回妻女。
谁知王绫紫在逃亡途中腿上也受了伤,行走艰难,又见前有追兵后有贼寇的,怕***跟着恐有性命之忧,便将女儿托付给了暂时栖身的农户夫妇,言明待兵乱过后太平了便来接回女儿。
王绫紫在护卫护送下回到京城,韩慕年听说女儿没回来,急命人去寻。
却不料山里当时匪寇猖獗,村里的农户大多逃亡异乡,空余屋舍。
王绫紫托孤的那家农户也逃得无影无踪,遍寻无着。
韩慕年夫妻哪里肯死心,三年间派了几拨人去寻。
在第三年,果然寻见了返回村里的农户刘二柱夫妻。
韩慕年派去的人说明了原委,刘二柱夫妻痛哭流涕,哭诉他们为了保住国公爷的血脉,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安国公喜出望外,立马派人将女儿接回。
安国公当年托孤时并未言明身份,刘二柱夫妻只当这女孩子是普通的军士之女。
现在得知这孩子竟是赫赫有名的安国公府里的嫡女,顿时起了贪念和歹意。
夫妻俩只一对上眼神便一拍即合,他们趁着暗夜将安国公的亲生女儿扔进了深山,却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入了安国公府里。
安国公和夫人哪里知晓内情,将失而复得的女儿视为珍宝。
刘二柱的亲生女儿到了安国公府里,被安国公取名为韩雪知,作为安国公府里的嫡女,千娇万贵地养到了十西岁。
那刘二柱夫妻也因守护国公爷嫡女有功,被韩慕年接到京城安置,并将京郊的田庄铺子交给他们夫妻打理。
这夫妻俩不久也便置了宅子置了地,买了奴仆丫环侍候着,日子过得滋润安乐。
不料这刘二柱饱暖思淫,对老婆安氏再看不顺眼,日日出入烟花柳巷。
安氏几番哭闹,刘二柱却毫无收敛。
只是耍耍也便罢了,这刘二柱鬼迷心窍地与一个烟花妓子有了勾连,竟是想要替她赎身,娶了回来做妾室。
刘二柱的老婆乐氏也不是吃素的,跟刘二柱闹得死人翻船的不肯干休。
刘二柱色令智昏,竟是不管不顾,花大价钱赎了那妓子,趁夜晚无人,一乘小轿抬进了家门。
乐氏见事己至此,咬牙威胁刘二柱,说若他不将这女子送走,便要将他把安国公嫡女丢弃、将自己亲生女儿送入国 公府的事吐出来,要死大家一起死。
刘二柱知道乐氏只是威胁于他,心里是不敢去告发的。
毕竟这事又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万一安国公真的知道了,他们夫妻俩都得死。
乐氏也真如刘二柱所料,哪里敢真的去告发,也只是在家里日日撒泼打滚地闹罢了。
却不料这夫妻俩闹得大了,这些秘辛竟是被那妓子偷听了去。
那妓子乍听之下,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这事以后张扬开来,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说不定还要连带着丢了性命。
那妓子咬牙狠心,换了一袭布衣逃出了刘二柱家,径首去了安国公府里,将自己偷听到的秘辛向韩慕年和盘托出。
安国公韩慕年又惊又怒,立时着人将刘二柱夫妻俩绑来。
刘二柱夫妻先是不认的,可哪里耐得住严刑拷打,不一时也便全都招认了。
安国公急得连夜便着人往山里去寻自己的亲生女儿。
事情己经过了十几年,国公爷原也是不抱希望的。
不想几拨人连着进山,竟打听到那女孩子真的还活着,被山上馒头庵里的尼姑收养至今。
韩慕年大喜过望,即刻命人将女儿接回府里。
被慧音养了十三年的朱七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回到了安国公府。
朱七七一回府,安国公便即刻打杀了刘二柱夫妻,并给了那妓子一笔钱,将她远远地打发了。
但刘二柱夫妻的亲生女儿,顶替朱七七当了十几年安国公嫡女的韩雪知却留在了府里。
韩雪知得知自己并非安国公嫡女时,跪在安国公和夫人跟前哭得梨花带雨,说她父母送她来国公府里时她也只得三岁,哪里知道自己是谁人亲生的。
这都是她父母造下的罪孽,与她无干。
安国公夫人王绫紫也替韩雪知求情。
毕竟她养了韩雪知十几年,虽非亲生,情意却是深厚,乍乍地说要弃了她,心里自然是不舍的。
安国公也知韩雪知无辜,毕竟她当年只有三岁,刘二柱夫妻的谋算,她哪里知情呢。
可安国公心下也十分为难。
明知韩雪知非亲生的,又是那阴毒之人之女,且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回了府,对外怎么说才好呢?
国公夫人王绫紫实在舍不得韩雪知,便跟国公爷商议,说不如暂称韩雪知和朱七七是双胞胎女儿,朱七七流落在外,现在才找回来,待风声平息些再做打算。
安国公本不多管这些后宅之事,便听由夫人做主了。
朱七七傻乎乎地进了国公府,还道从此便是苦尽甘来,要过上好日子了。
刚回府时也确是如此。
冒名顶替的韩雪知许是心里有愧,对真正的国公府嫡女朱七七百般迁就顺从,平日里软语温存,嘘寒问暖。
可府里人人都道雪知姑娘到底是夫人亲养了十几年的,有大家风范。
反观那个半路杀回来的嫡女朱七七,又黑又瘦又难看,一头黄毛,举止粗俗,言语无忌,实在难以让人尊为嫡女。
满府里上下人等面上虽是不说,心里却都将韩雪知当成嫡女,一万个瞧不起泥土草芥般的朱七七。
朱七七是深山里的尼姑们养大的,幼时只对着几个姑子,再就是村子里的乡亲们,日子简朴重复,对这些后宅争权夺利之事全然无感。
她一心只想着自己苦了十三年,好不容易换回嫡女身份,该得的便要得。
她在府里一味吵闹怒骂,每日里不是要炖肥鸭便是要杀活猪,一不如意便砸锅摔碗。
又闹着要穿绫罗绸缎,稍有不合身便要打裁缝骂绣娘,一日不生事便过不去。
韩雪知一味地做小伏低,事事依她,样样顺她。
府里下人看不过眼,多议论了几句,韩雪知便要打要杀地狠狠责罚,更是让朱七七觉得自己满肚子委屈,不闹出不了气。
不过几时,朱七七便闹得府里人人痛恨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