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野女:原罪

第2章 高尔基的面包

发表时间: 2025-01-09
“二丫日记:1991年8月31日 天气 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今天我真高兴,爸妈终于点头了。

为了她俩能点头,我跪了两天,膝盖都肿了。

还好,我的恳求没有白费……”夕阳。

炊烟。

大窝棚。

老娘们甲乙丙丁。

“老话讲‘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说咱村那个陈老倔吧,盼儿子盼红眼了,偏偏摊上个不争气的媳妇,一连串生了仨丫头片子。”

“嗯哪,这个陈老倔也真够格路(性格古怪)的,起根儿(本来)家里就穷得叮当响,这左一次又一次罚得,我都替他们两口子愁得慌。”

“可不是咋的,你说这盼来个儿子,把家折腾得都掉底了,值个儿不值个儿啊?

要是我,我可不干那徒比(吃亏)事儿,我看姑娘挺好,知道疼人儿。”

“哟呵哟呵,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哈!

敢情你家会忙活,一生就是个‘带把儿’的。

谁比得了啊?”

“去去去,有能耐你也跟你家老爷们忙活一个,嘻嘻嘻嘻……”“照我看啊,老陈家这仨丫头,是一个比一个‘野’,备不住(没准)往后能出息一个半个的呢。”

“姑娘家家的,再出息能咋的?

还不是个赔钱货!

一找婆家出门子(嫁人)了,就是旁人家的人喽!”

“可不嘛……”“嗯呐,这话在理儿……”每每闲扯谁谁家的有几个闺女时候,村里人往往乐于排个“座次”。

村里人说,陈老倔家的三个闺女,最“盯壳”(有主心骨、有闯劲)的是二丫,“老疙瘩”三丫最俊也最能得(dè)色(轻佻)。

最蔫巴的就数老大——大丫了,可也有人说,别看大丫是面儿上蔫巴,没准心里比俩妹妹还“故动”(坏心眼多)呢。

这话来得也算靠谱,三个丫头小时候,屯里人到陈老倔家串门,看见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一幕:八岁的大丫背着襁褓中的弟弟榔头,里外屋地哄孩子——这是人送外号“老倔”的陈老倔惟一得意的作品,从小榔头呱呱坠地那天起,陈老倔两口子总算觉着在村里挺首了腰杆。

为了这个姗姗来迟的宝贝儿子,他也是被罚了个家徒西壁。

七岁的二丫正用皴裂的小手,握着捡来的粉笔头,一笔一划地在土墙上写着在村小学幼儿班学的汉字,还像模像样地举根小树枝当教鞭,字正腔圆地教妹妹三丫朗读:“人、口、手、上、中、下”。

小板凳上六岁的三丫学得心不在焉,瞅“老师”不注意,就偷偷瞄一样墙上的年画,照着上面嫦娥的模样,端着个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一块巴掌大的玻璃镜片,自顾自地描眉画眼:小嘴让洇湿的红纸抹得通红,还有那在灶坑里烧黑了的高粱杆,把小丫头俩眉头戳得,跟两条毛虫一样。

村里的媒婆大花鞋说,瞧着吧,这个三丫长大一准儿是个“得色将儿”(招摇的女孩)。

春分夏至立秋大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眨巴眼儿的时间,三个丫头,水葱一样窜起来了。

二丫属羊,是公历一九七九年的那一茬羊。

老辈人说“十羊九不全”,意思是属羊的人命不好。

二丫不信这个邪,然后列举古往今来一个个属羊的伟人前辈驳斥这一谬论。

她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村里的老爷子老太太一听到“曹操”、“岳飞”、“唐太宗陈世民”、“努尔哈赤”等等一连串这样的响当当的名字,登时也就哑口无言了。

要说命苦,二丫那一代的农村孩子,属羊也好属猴鸡狗也罢,倒是无一例外的赶上了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掀起的辍***。

如果说建国后的第一轮“读书无用论”,源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越多越反动”思潮造就的“书本知识贬值”,相比之下,“新读书无用论”了立足依据是现在“书本知识”太贵。

据说,有政协委员曾经算过一笔账,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35年啊!

这样的昂贵是多少农民兄弟无法承受之重。

若干年后,“八零后”自编了个很流行的自嘲段子:“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二丫生于1979年,实际上,“八零后”的尴尬,二丫一点都没落下,全都赶上了。

于是,和仨丫头一般大的村里很多女孩子,没等小学毕业就老早儿地辍了学,除了个别的学着《外来妹》出去打工外,绝大多数都老老实实地在家帮爹妈侍弄田地,二十不到就“赛伴儿”(比拼)似的“出门子”生了孩儿。

陈老倔两口子磨破嘴皮子,就为了让仨丫头辍学。

没辙,家里穷,供不起西个孩子上学。

宝贝独苗榔头是砸锅卖铁也得供读书的,只好委屈了仨丫头。

其实,不需要爸妈多说,几个丫头也明白家里的处境。

家里孩子多,妈产后风后遗症,根本干不了重活,家里真正的劳力就只有爸一个人。

靠着他在采沙场做工挖沙子挣的那点救命钱,勉强够维持一家人糊口。

大丫小学毕业就抹着眼泪辍学了。

泪光中,她把保存得分外整齐干净的书本,一本本码好,交到了妹妹二丫手里。

门框后面,三丫和榔头递过来的,是两张不谙世事的小脸。

三丫辍学那年没哭,她本来成绩就中下等,她也认定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她把这归罪于班里整天给她写情书的那帮臭男生。

却惟有二丫,用跪在爸妈面前哭两天的代价,换来了读初中的机会。

“爸,我不买自行车,也不住校,就那十来里地,我天天走着上学走着回家就行啊。”

“妈,我天天带午饭上学,指定不花一分钱出去买饭。

真的,妈……”“爸,教科书我可以跟高年级学生借来,不用交书费。

练习本我也可以拣别人用过的,用背面做题,我能将就着用,好不好?”

至于学费,“妈,我去找校长求情,找老师求情,争取减免还不行吗?

呜……”二丫最终感动了爸妈,赢得了读初中的机会。

她也打动了老师和校长,她三年的学费终于得以免除。

是啊,盯着星星来,伴着月亮归。

整个学校就这一个女孩子,跑步上学跑步回家。

风雨中那瘦削的身影,就是铁石心肠也终将被打动。

最让老师们感动的是,每次看到这个朴实的女孩子,她的脸上都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实际上,二丫的笑是由衷的,她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了。

苦点累点在她看来,真的不算啥。

老师们却不知道,二丫最大的心事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