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别墅书房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著名推理作家李哲倒在血泊中,心脏插着他珍藏的古董匕首。
现场完美得令人窒息。
反锁的门、唯一的钥匙在他口袋中,窗户紧闭,唯一的通风口连猫都无法钻入。
凶器是他收藏的古董匕首,却只有他自己的指纹。
留下的手稿写着一句遗言:“真正的完美犯罪,连自己都是棋子。”
但我偏偏不信是***,一直执着追查。
我发现了死者妻子张雯的恐惧、助手赵晓明狂热崇拜下的隐秘,以及一封指向勒索的遗书。
然而,多重反转层层展开。
在这场密室杀人案中,究竟谁是导演?
这是一场疯狂与救赎的博弈,每个人都是棋子,每个人也都是棋手。
直到最后一步,你能否看清——究竟是谁,在操纵这场完美犯罪?
1李哲死了。
他是我的老同学,毕业以后,我从事警察,而他则成为了一个著名推理小说作家。
我站在门口,看着技术科的同事在灯下忙碌,拍照,取证。
现场完美得令人窒息——一个标准的密室。
从内部反锁的门,钥匙在他睡袍的口袋里,窗户严丝合缝,老式插销扣得死死的。
唯一的通风口只有巴掌大,别说人,连只肥点的猫都钻不进来。
他是被一把古董匕首刺穿心脏的,一击毙命。
那把匕首是他从欧洲某个古董市场淘回来的,一直作为装饰品摆放在书桌后的架子上,华丽,但毫无实用价值,但凡反抗就会折断。
此刻,它却成了凶器,上面只有他一个人的指纹。
“老陈。”
助手小刘走过来,压低声音对我说道:“初步来看,没有外人侵入的痕迹。
门窗完好,安保系统日志显示一切正常。”
我“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房间。
书桌上摊开着他的手稿,钢笔搁在一旁,墨迹已干。
最后一行字写得十分潇洒,从这行字中,我仿佛能看到他就在我的面前,对我说着:“真正的完美犯罪,连自己都是棋子。”
我的老同学,最终就用这样一句充满戏剧性的台词,为自己的死亡拉开了序幕。
或者说,谢幕。
张雯。
李哲的妻子,坐在楼下客厅的沙发上,裹着一条厚厚的羊毛披肩,手中紧紧攥着纸巾,脸色苍白。
她身体微微发抖,不是装的,这种下意识无助的战栗,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