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

第8章

发表时间: 2025-10-15

西门庆离去后,武家小楼陷入一种微妙的沉寂。

武松站在堂屋中央,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潘金莲默默收拾着茶具,却能感觉到他锐利的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背上。

"嫂嫂。"武松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气,"你与西门庆,似乎很熟?"

潘金莲手中茶盏轻轻一颤。她放下茶具,转身迎上他的视线:"大官人只是来送药,二郎何必动怒。"

"送药?"武松冷笑,"他西门庆何时变得这般好心?"

这话问得潘金莲心头一紧。她深知武松的脾气,若是让他知道自己暗中调查景阳冈之事,只怕更要大发雷霆。

"或许是看在同乡的份上。"她轻描淡写地带过,转移话题道,"二郎的伤可好些了?妾身新配了些金疮药,效果该是不错。"

武松却不依不饶:"嫂嫂近日似乎常出门?"

潘金莲心中警铃大作。原来武松早已注意到她的行踪。她稳住心神,浅笑道:"不过是去庙里上香,为二郎祈福。"

这话半真半假,她确实去了寺庙,却不是为了祈福。

武松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嫂嫂,这阳谷县不比清河县,人心险恶。你...还是少出门为好。"

他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难得的关切。潘金莲心中微动,垂下眼帘:"妾身晓得了。"

这时,武大郎从外面回来,见二人气氛微妙,忙打圆场道:"二郎,伤口还疼不疼?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武松摇头:"不妨事。"

一家三口各怀心事地用了晚膳。席间无人说话,只有碗筷相碰的细微声响。

饭后,武松径自回了房间。潘金莲帮武大郎收拾完碗筷,也借口疲倦上了楼。

但她并没有就寝。

夜深人静时,她悄悄推开窗子,仔细观察着街上的动静。月光下的紫石街空无一人,只有打更人的梆子声偶尔响起。

她取出白日里在寺庙得到的那封密信,就着月光再次细读。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惊心:"清风寨与北边有往来,专司私运禁物。张大户乃其在阳谷县之耳目,近日有一批重要货物要经景阳冈。"

"重要货物..."潘金莲轻声自语。联想到武松之前调查的军械失踪案,她心中已有猜测。

若清风寨真在私运军械,那武松的存在确实是个威胁。难怪他们要除之而后快。

但让她不解的是,西门庆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今日他特意前来,真的只是为送药?

她想起西门庆那双总是带着算计的眼睛,心中隐隐不安。这个人太精明,也太危险。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潘金莲立即吹熄油灯,躲在窗后观察。

只见两个黑影悄无声息地翻过对面屋顶,很快消失在夜色中。那身形步法,与景阳冈上的黑衣人极为相似。

她的心猛地一沉。这些人竟然敢在县城里如此肆无忌惮,可见其嚣张程度。

待到外面再无动静,潘金莲轻轻推开房门。她要去武松房间一趟,必须把今日的发现告诉他。

楼梯很暗,她扶着墙壁小心下行。就在她走到武松房门前时,里面突然传出压低的声音:

"...此事不宜声张,你且暗中查探。"

潘金莲立即停住脚步,屏息倾听。

另一个声音道:"都头,那些人神出鬼没,恐怕不好对付。"

是日间跟随武松去景阳冈的那个年轻衙役。

武松沉声道:"正因如此,才要小心。你明日去一趟东京,找我旧日同僚打探清风寨的底细。"

"是。"

潘金莲心中震动。原来武松早已在暗中调查,甚至动用了在东京的关系。

她正要悄悄退回,房门却突然打开。武松站在门口,目光如电:"谁?"

四目相对,潘金莲一时语塞。

那年轻衙役见状,识趣地告辞离去。武松将潘金莲让进房间,脸色不太好看:"嫂嫂都听到了?"

事已至此,潘金莲也不再隐瞒:"二郎既然已经在查,为何不肯告诉妾身?"

武松沉默片刻,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疲惫:"此事凶险,我不愿将嫂嫂卷入其中。"

"可妾身已经卷入了。"潘金莲在他对面坐下,"今日在寺庙,我得到一个消息。"

她将密信的内容简要告知,只是隐去了消息来源。

武松越听脸色越凝重:"私运军械...若真如此,那就是通敌叛国的大罪。"

"所以清风寨才要除掉二郎。"潘金莲轻声道,"你查军械案,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武松猛地一拍桌子:"好大的胆子!"

"二郎息怒。"潘金莲劝道,"敌暗我明,此时发作反而打草惊蛇。"

武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嫂嫂说得是。只是...这西门庆..."

他欲言又止,潘金莲却明白他的顾虑:"大官人今日来得蹊跷,妾身也觉得可疑。"

"我怀疑他与清风寨有牵连。"武松压低声音,"今日在县衙,有人看见他与一个陌生人来往密切。"

潘金莲心中一惊。若西门庆也卷入其中,那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二郎打算如何应对?"她问。

武松沉吟道:"先将计就计,看看他们下一步动作。只是..."

他看向潘金莲,目光中带着担忧:"嫂嫂近日一定要小心。我怕他们会对你不利。"

这话让潘金莲心中一暖。她微微一笑:"二郎放心,妾身自有分寸。"

从武松房间出来,潘金莲毫无睡意。她站在走廊的窗前,望着天边那弯残月。

前世的她,何曾想过会卷入这样的阴谋之中。学术界的勾心斗角,与这生死相搏的权谋相比,简直如同儿戏。

可是奇怪的是,她并不害怕,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在刀尖上行走的感觉,让她前所未有地清醒。

次日清晨,潘金莲照常起身准备早饭。武大郎见她眼下的青影,关切道:"娘子昨夜没睡好?"

"做了个噩梦。"潘金莲轻描淡写地带过。

武松也从房中出来,手臂上的伤似乎好了些。他用膳时一直沉默,偶尔抬眼看向潘金莲,目光复杂。

早饭后,武松照常去县衙点卯。潘金莲将他送到门口,低声道:"二郎万事小心。"

武松点头,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把小巧的匕首:"这个嫂嫂收着,防身用。"

潘金莲接过匕首,入手沉甸甸的,鞘上镶着几颗宝石,一看就非凡品。

"这是..."她有些诧异。

"在军中时得的战利品。"武松淡淡道,"嫂嫂带在身边,我也放心些。"

说罢转身离去,留下潘金莲握着匕首怔怔出神。

这日,潘金莲没有出门。她坐在窗前,一边做着针线,一边留意着街上的动静。

果然,巳时刚过,西门庆就摇着折扇出现了。他似乎在武家门前徘徊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敲门。

潘金莲心中冷笑。这西门庆果然沉不住气了。

午后,她借口要买丝线,去了王婆的茶坊。

王婆见到她,立即热情地迎上来:"武家娘子今日怎么得空来了?"

潘金莲浅笑:"来买些丝线,顺便向妈妈打听个事。"

她选了几卷丝线,付钱时状似随意地问道:"妈妈可知道,张大户最近在忙什么?好几日没见着他了。"

王婆眼睛一转,压低声音:"娘子不知道?张大户前日就出城去了,说是去收账。"

"哦?"潘金莲心中一动,"去何处收账?"

"这个老身就不清楚了。"王婆神秘兮兮地凑近些,"不过听说...是往北边去了。"

北边!潘金莲立即联想到密信上的内容。看来张大户此行,很可能与那批"重要货物"有关。

她正要再问,茶坊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透过竹帘,她看见几个陌生面孔的汉子骑马经过,个个神情彪悍。

王婆脸色微变,急忙将潘金莲往后院让:"娘子这边请,老身新得了些好茶..."

潘金莲会意,跟着王婆来到后院。这里比前堂安静许多,只有一个老婆子在井边洗衣。

"方才那些人..."潘金莲试探着问。

王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娘子最近还是少出门为好。这阳谷县...怕是要不太平了。"

"妈妈何出此言?"

王婆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头:"老身也不清楚,只是觉得最近生面孔太多了。"

从茶坊出来,潘金莲心中更加确定:清风寨要有大动作了。

她快步回到武家,立即给武松留了张字条,将今日所见告知。

傍晚武松回来时,脸色比早晨更加凝重。他看过字条,沉默良久。

"嫂嫂。"他终于开口,"明日我要去一趟景阳冈。"

潘金莲心中一惊:"为何?太危险了!"

"必须去。"武松语气坚定,"若真如你所说,他们在运送重要货物,明日就是最好的查探时机。"

"可是..."

"我已经安排好了人手。"武松打断她,"这次不会单独行动。"

话虽如此,潘金莲还是放心不下。她知道,武松这是在冒险。

这一夜,武家小楼格外安静。武大郎似乎也察觉到什么,早早地回房睡了。

潘金莲为武松准备行装时,武松忽然道:"嫂嫂,若我明日回不来..."

"不要说这样的话。"潘金莲立即打断他,"二郎一定会平安归来。"

武松看着她,目光深沉:"我是说如果..."

"没有如果。"潘金莲坚定地说,"二郎一定要小心,武家不能没有你。"

这话说得恳切,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不知从何时起,她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了武家的一份子。

武松似乎也被触动,低声道:"嫂嫂也要保重。"

这一夜,潘金莲彻夜未眠。她坐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星斗一点点移动,心中五味杂陈。

她想起前世在实验室通宵达旦的日子,那时她最大的烦恼不过是数据不够精准。而今,她却要面对生死攸关的阴谋。

可是奇怪的是,她并不后悔来到这个时代。在这里,她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找到了...值得守护的人。

天快亮时,她终于下定决心。既然武松要去冒险,那她也不能坐以待毙。

她取出武松给的那把匕首,小心地藏在袖中。今日,她也要去做一件大事。

当第一缕曙光透过窗棂时,武松整装待发。他在门口驻足片刻,回头看了潘金莲一眼。

那眼神复杂难言,有担忧,有关切,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情绪。

"等我回来。"他说。

潘金莲点头,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

然后,她转身回房,换上一身不起眼的布衣,将匕首藏在腰间。

今日,她要去会一会那个神秘的西门庆。有些事,必须当面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