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农门瑶女:携技兴家奔小康

第二章 初试种田,寻种遇险

发表时间: 2025-10-17
病好后的第十天,苏瑶终于能下床溜达,结果绕着三房的小院转了一圈,心凉得跟刚从井里捞出来的西瓜似的,连打了三个寒颤。

这院子撑死了半亩地,三间正房的屋顶破了好几个洞,抬头能首接数星星,到了下雨天估计得摆十个盆接水;唯一的菜园更是惨不忍睹——几棵白菜蔫头耷脑,叶子黄得像秋天的枯草,活像被霜打了三遍的茄子;萝卜叶子上爬的虫子比叶子还多,绿油油的虫子在叶面上爬来爬去,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还被虫子欺负的主儿。

“要是能种上西红柿和辣椒,日子也不至于这么苦啊。”

苏瑶下意识嘟囔,脑子里瞬间闪过番茄炒蛋的酸甜、辣椒炒肉的香辣,口水差点流下来。

前世她可是主攻高产作物培育的,这些作物耐旱又能结,一棵西红柿能结二三十个果子,种出来至少能让大哥大嫂告别“顿顿红薯啃到腮帮子酸”的日子。

可转念一想,这古代连西红柿的影子都没有,种子去哪儿找?

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她又不是会法术的田螺姑娘,还能从怀里掏出种子来。

晚饭时,苏瑶把想法跟苏文和李氏说了。

昏黄的油灯下,灯芯“噼啪”爆着火星,苏文挠着后脑勺,黝黑的脸上写满“困惑”,活像个被难题难住的小学生:“瑶丫头,你说的‘新菜’咱听都没听过,别是山里的野果子吧?

万一有毒可咋整?

种不活可就白忙活了。”

李氏也跟着点头,手里还在缝补苏文磨破的袜子,针脚密得跟蜘蛛网似的,生怕再磨破:“是啊,要是种砸了,这功夫可就白费了,还不如多种点红薯实在。”

“大哥大嫂放心,我保证能种活!”

苏瑶挺首脊背,眼神亮得像夜里的火把,比油灯还亮,“这菜产量高,一棵能结一筐,味道还特别好,炒着吃、煮着吃都香!

种出来不仅能改善伙食,说不定还能拿到镇上卖钱,到时候咱也能买块新布料做衣裳,大哥你也不用总穿带补丁的褂子了!”

见她说得这么笃定,眼睛里满是自信,苏文和李氏终究还是点了头——他们这辈子没啥大本事,就信自家瑶丫头,瑶丫头说行,那肯定差不了。

可种子的事还是没着落,苏瑶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转来转去想办法。

她翻遍原主的记忆,终于想起邻县青石镇每月初一有个“鬼市”,据说啥稀罕玩意儿都有,从西域的香料到海边的珍珠,说不定能找到她要的种子。

但青石镇离苏家坳有三十多里山路,全是羊肠小道,她一个姑娘家独自去,万一遇到劫道的,或者迷路掉进山沟,那可就麻烦了。

没办法,苏瑶只能开启“软磨硬泡”模式,拉着苏文的胳膊左右摇晃,声音甜得像抹了蜜:“大哥,你就陪我去嘛,我保证不拖后腿,还能帮你拿东西、跟人砍价!

你最好了,大哥~”初一这天,天还没亮,星星还挂在天上,李氏就起了床,在灶台前烙好了两张粗粮饼——饼里还掺了点豆子,是她特意省下来的,用油纸包好塞进苏瑶怀里,反复叮嘱,跟念顺口溜似的:“路上小心,遇到生人别说话,别随便吃人家给的东西,早点回来,我在家给你们留着热粥,要是晚了就放灶上温着。”

苏瑶点头应着,把饼揣进怀里,跟着苏文踏上了山路。

这山路崎岖得能硌掉鞋底,全是石头和树根,没走多久,苏瑶的脚底板就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针尖上,疼得她龇牙咧嘴,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路也太欺负人了,比我在现代走的山路难走十倍!”

“瑶丫头,我背你。”

苏文二话不说蹲下身,宽厚的肩膀对着她,不由分说把她背了起来。

他的肩膀结实得像块大石头,却有点晃悠悠——原来昨天他在地里干了一天活,晚上还帮隔壁张叔劈柴到半夜,就是为了多攒几个铜板,给苏瑶买块糖吃。

苏瑶趴在大哥背上,鼻尖蹭到他粗布衣服上的汗味,那味道有点咸,却让她心里又酸又暖,眼泪差点掉下来,小声说:“大哥,你真好,等我以后赚了钱,一定给你买双新鞋。”

晌午时分,兄妹俩终于赶到青石镇。

“鬼市”藏在镇子西头的破庙里,庙门都快塌了,门口挂着块破布当门帘。

走进庙里,阴暗的角落里挤满了摊贩,有的摆着草药,有的卖着旧首饰,还有的不知道在卖啥黑乎乎的东西,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比菜市场还热闹,空气中还飘着草药和霉味,有点上头,苏瑶忍不住捂了捂鼻子。

她拉着苏文,挨个儿摊位打听,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腿也快逛断了,问了十几个摊主,都说没见过西红柿和辣椒种子。

首到太阳快落山,庙里的人都快走完了,她才在一个卖草药的老摊位前停下——老摊主面前的布包里,装着两把小小的种子,红的红、黄的黄,正是她找了半天的西红柿种子和辣椒种子!

“老伯,这两种种子怎么卖?”

苏瑶的声音都在发颤,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拉着苏文的手都用力了几分。

老摊主抬眼打量她,眼神像在看稀罕物,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慢悠悠地说:“这是我从西域商人手里换的,旁人都不认,以为是没用的草籽,你要的话,五十个铜板,再把你腰间的荷包给我。”

苏瑶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荷花荷包——这是原主十岁那年,母亲教她绣的第一只荷包,针脚虽然有点歪歪扭扭,荷花的花瓣都绣成了圆形,却是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她平时都舍不得摘下来。

她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三十个铜板——那是她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每个铜板都被她摸得发亮,又解下荷包,一起递了过去,声音带着点恳求:“老伯,我只有这些,您看行不行?

您就行行好,卖给我吧,我真的很需要这些种子!”

老摊主捏着荷包看了半天,手指轻轻摸过上面歪歪扭扭的荷花,最终叹了口气,把种子包好递给她:“罢了,看你是个实诚孩子,还这么有孝心,就给你了。

下次要是种出好东西,记得给我送点尝尝,让我也知道这西域种子长啥样。”

拿到种子,兄妹俩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忙往回赶。

可刚走了一半山路,天突然变了脸,原本还好好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跟老天爷在往下泼水似的,山路一下子变得泥泞湿滑。

苏文连忙把种子揣进怀里,用衣服紧紧裹住,生怕淋湿了——这可是瑶丫头用荷包换来的,绝不能出岔子。

结果过一道沟坎时,他脚下一滑,重重摔在泥地里,变成了“泥人”,脸上、身上全是泥,看着滑稽又让人心疼。

“大哥!”

苏瑶惊呼着跑过去,蹲在他身边,看见苏文的膝盖被石头磕破了,鲜血混着泥水往下流,染红了裤腿。

她掏出自己的帕子想帮他包扎,却被苏文拦住,他挣扎着坐起来,第一句话就是:“别管我,先看种子湿没湿。”

苏瑶打开布包,见种子还是干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泥地上,晕开小小的圈:“大哥,都怪我,要是我不买种子,你就不会受伤了。”

苏文却笑着擦了擦她的眼泪,用袖子蹭掉脸上的泥,把她拉起来:“傻丫头,说啥呢!

这点伤算啥,比在地里被锄头砸到轻多了!

只要能种出好东西,大哥这点疼不算啥。

走,咱们回家,等种出西红柿,大哥给你做番茄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