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职场新人被当杂役后,我靠设计赢尊重

职场新人被当杂役后,我靠设计赢尊重

了然妙音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职场新人被当杂役我靠设计赢尊重》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了然妙音”的原创精品张明张明主人精彩内容选节:热门好书《职场新人:被当杂役我靠设计赢尊重》是来自了然妙音最新创作的男生生活,逆袭,职场,家庭,年代的小故事中的主角是张小说文笔超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下面看精彩试读:职场新人:被当杂役我靠设计赢尊重

主角:张明   更新:2025-10-21 14:39:1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01 不被重视的职场新人周一早晨七点半,天刚蒙蒙亮,写字楼底下的早餐摊还冒着热气,

张明已经坐在了办公室里。他的工位在最角落,紧挨着打印机,桌上堆着半尺高的设计素材,

还有几个没来得及扔的快递盒——都是前几天帮同事取的。他刚把电脑打开,

还没等调出设计软件,隔壁工位的李姐就端着马克杯走过来,

语气像吩咐自家孩子似的:“张明,楼下快递柜有我的件,记得取一下,单号发你微信了。

”说完没等他回应,就扭身回了座位,键盘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张明叹了口气,

拿起手机记下单号。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多少次了?从入职那天起,

就成了办公室的“万能杂役”:取快递、订外卖、调试会议室投影仪、甚至帮同事复印文件。

可他明明是来做设计的,简历上写满了大学时拿的设计奖项,

现在却连正经碰设计稿的机会都少得可怜。快到中午的时候,部门开项目会。

张明提前十分钟就到了会议室,帮大家摆好笔记本和矿泉水。会上,

主管讲完当前的设计方向,问谁有补充想法。张明攥着笔,

手心都出汗了——他昨晚熬到两点,想了个关于产品包装的创意,

觉得能解决之前客户提的“不够亮眼”的问题。他犹豫了几秒,还是举起了手:“主管,

我有个想法……”话刚开个头,主管就抬了抬眼皮,打断他说:“张明,你刚入职三个月,

先多听多看,等摸透了客户需求再说。新人嘛,少说话多学习,别瞎提意见。

”会议室里静了几秒,有同事偷偷笑了一声。张明的脸一下子红了,手慢慢垂下来,

想说的话全堵在喉咙里,像吞了颗没熟的柿子,又涩又胀。他低着头,

盯着笔记本上画满的草稿,心里又委屈又迷茫:难道新人就只能打杂,

连表达想法的资格都没有吗?下班后,张明约了大学同学李浩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菜刚上桌,他就忍不住倒苦水:“你都不知道,我现在跟个跑腿的似的,

天天取快递、做杂活,根本没人正眼瞧我的设计。上次我提了个创意,还被主管怼了,

说我少说话多学习。”李浩夹了一筷子水煮鱼,笑着说:“你还记得咱们大学时吗?

那会儿咱们当学长,学弟学妹想跟我们一起做竞赛项目,

我们不也得看他们先拿出点真东西来?你现在抱怨别人不尊重你,

可你得先让人家看到你的价值啊——总不能光靠嘴说‘我会设计’吧?”张明愣了愣,

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李浩的话像颗石子,砸进他心里。那天晚上,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天花板上的灯忽明忽暗,

他想起父亲以前常坐在沙发上跟他说的话:“儿子,人这一辈子,想让别人怎么待你,

你得先活成配得上那种对待的人。没人会平白无故尊重一个没本事的人。

”以前他总觉得父亲的话太实在,现在才明白,这话里全是过来人最真的道理。

02 决定改变第二天一上班,办公室就炸了锅。主管拿着一份文件,

脸色凝重地跟大家说:“公司接了个大活儿——给‘国风轩’做新logo。

这客户是做传统文化产品的,要求特别高,之前咱们交的三个方案,全被打回来了。

”“国风轩?就是那个卖非遗手工艺品的品牌?”有人小声问。“对,”主管点点头,

“客户说我们的设计太‘飘’了,没抓住他们‘创新不忘本’的核心理念。从今天起,

全部门加班,必须拿出能让客户满意的方案!”接下来的几天,办公室天天灯火通明。

晚上十点多,同事们一个个揉着眼睛下班,

嘴里还抱怨着“客户太挑剔”“根本想不出好点子”。张明也跟着加班,

但他没像其他人那样抱怨,而是一边帮大家整理资料,

一边偷偷查国风轩的资料——从他们的产品设计,到企业文化,甚至创始人的采访,

他都看了个遍。第四天晚上,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窗外的路灯透过玻璃照进来,

在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盯着电脑屏幕上国风轩的旧logo,

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敲着。突然,他想起昨天看的一篇采访,

创始人说“想让传统文化用现代的方式‘活’起来”。

一个念头猛地冒出来:为什么不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结合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呢?

水墨能体现“本”,现代手法能体现“创新”,这不正好契合“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吗?

他一下子来了精神,从抽屉里翻出纸笔,飞快地画起草稿。

先是用毛笔的笔触勾勒出“国风轩”三个字的轮廓,

又在旁边加了淡淡的山水纹理——既不突兀,又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韵味。画完草稿,

他又打开设计软件,一点点细化细节,从颜色调配到字体大小,每一步都反复调整。

不知不觉,窗外天已经亮了。他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三个方案,

心里又激动又忐忑:这方案会不会太冒险?客户能接受吗?但转念一想,就算被拒绝,

至少他努力过了,总比一直打杂强。上班前,他把方案仔细检查了一遍,

才发到主管的邮箱里。发送成功的那一刻,他攥了攥拳头,心里默默说:张明,

这次能不能被认可,就看这一次了。令他意外的是,第二天一早,

主管刚到办公室就把他叫了过去。他跟着主管走进办公室,心里七上八下的,

生怕听到“不行”两个字。没想到主管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脸上带着笑说:“张明,

你可真给我惊喜!客户刚才打电话过来,说特别喜欢你的创意,

尤其是那个把山水意境融入字母的设计,说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创新不忘本’!

”张明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的方案被认可了!一股热流从心里涌上来,

眼眶有点发热。他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衣服,掩饰自己的激动。

主管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这个项目你跟着一起做!”走出办公室的时候,

他感觉脚步都轻了不少。走廊里的阳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他第一次觉得,

自己离“设计师”这个身份,近了一步。03 持续努力这次的成功,

让张明终于有机会参与重要项目。但他很快发现,偶尔一次的好表现,还远远不够。

虽然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让他打杂,会跟他讨论设计细节,

但眼神里的“不重视”还在——比如开会时,他提的想法,同事们大多只是“嗯”一声,

转头就忘了;有客户来公司,主管介绍团队成员时,也只是简单提一句“这是张明,新人”。

张明没抱怨,他知道,一次成功只是起点,要想真正赢得尊重,还得靠持续的努力。

从那以后,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早上的办公室很安静,只有清洁工阿姨扫地的声音。

他坐在工位上,打开设计网站,看最新的设计趋势——哪些颜色是今年的流行色,

哪些设计手法更受年轻人喜欢,他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还有各种草图,页边空白处还标着“这个可以用在国风项目里”“客户可能喜欢这种风格”。

下班后,他也不着急回家,而是打开电脑,上线上设计课。

课程里的老师都是业内资深设计师,会讲很多实战经验——比如怎么跟客户沟通需求,

怎么在设计里体现品牌调性。有时候课程结束已经晚上十一点了,他还会再练一会儿软件,

直到眼睛发酸才关掉电脑。周末的时候,他会去美术馆看展。有时候是油画展,

有时候是设计展,他拿着手机,遇到喜欢的作品就拍下来,

回家后仔细分析人家的构图和色彩搭配。有一次,他在美术馆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设计师,

两人聊了起来。老设计师看着他手机里的照片,笑着说:“小伙子,做设计就像煲汤,

得慢慢熬,急不得。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张明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有同事看到他这么拼,忍不住笑话他:“张明,你这么拼命干嘛?不就是个打工的吗?

挣的钱也没多多少,犯得着吗?”张明只是笑了笑,没反驳。

他想起爷爷以前在院子里种庄稼时说的话:“庄稼长得好不好,全看平时有没有浇水施肥。

功夫下在平时,到了收获的时候才不会掉链子。”做设计也是一样,平时不积累,

关键时刻怎么能拿出好作品呢?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的设计水平越来越高,

笔记本也写满了两本。同事们慢慢发现,张明提的想法越来越有针对性,

有时候还能指出方案里的漏洞。有一次,一个同事做的设计稿被客户打回,张明看了之后,

指出了“颜色太艳,不符合品牌调性”的问题,还帮忙改了配色。改完之后,

客户一下子就通过了。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主动找张明讨论设计,

语气里也多了几分尊重。04 转折点三个月后,

公司接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参加“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比稿。这个项目规模大,

要是能拿下,公司就能在业内站稳脚跟。对手是业内顶尖的设计公司,大家压力都很大,

天天加班到深夜。可就在比稿前一周,意外发生了——主设计师王哥突然提交了辞职报告,

还带走了他做的关键创意。那天早上,主管拿着辞职报告,

在会议室里拍了桌子:“王哥怎么能这么做!马上就要比稿了,他把创意带走了,

咱们怎么办?”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没人说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是焦虑。

有个同事小声说:“对手本来就强,现在咱们连核心创意都没了,这比稿肯定输定了。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主管皱着眉,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个人,“谁有办法?

或者谁愿意接手这个项目?”还是没人说话。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接手,

就是接了个“烫手山芋”——做好了还好,做不好,就是背锅。张明看着大家的样子,

心里犹豫了一下。他这几个月一直在关注这个项目,还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几个备选方案,

就是怕出现意外。现在机会来了,可他也怕——万一搞砸了,会不会被主管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