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芷若,携手赵敏共渡江湖

第3章 峨眉弟子周芷若

发表时间: 2025-10-21
峨眉派的日子,以一种近乎刻板的规律缓缓铺开。

清晨,天还未亮透,山间雾气氤氲,清冷的钟声便己敲响,回荡在寂静的山谷。

所有弟子必须迅速起身,整理床铺,前往大殿做早课。

诵经声朗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严。

周芷若混在一群年纪相仿或稍长的女弟子中,跪在蒲团上,嘴唇微动,模仿着旁人的口型。

经文拗口,义理深奥,但她现代文学博士的底子让她理解起来远比真正十岁的孩童要快,只是她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这份“早慧”,眼神尽量放得懵懂而专注。

早课过后,是简单的斋饭。

然后便是上午的武学基础练习。

练功场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台上,地面铺着青石板,被无数脚步打磨得光滑。

教授基础功的是静玄师太,一位面相温和、但要求一丝不苟的中年尼姑。

她耐心地演示着峨眉派入门拳脚和步法,讲解运气法门。

周芷若学得很“努力”。

她刻意让自己的动作显得略微笨拙,出拳不够力度,步伐偶尔错乱,符合一个刚入门、身体又曾受创的孤女形象。

但无人时,她会在脑中反复拆解每一个动作,用现代运动学和人体力学的知识去理解发力的原理和技巧的关节。

她发现,这种跨时代的视角让她对“武功”的理解反而比一些一味苦练的弟子更为深刻。

她暗中观察那些资深弟子的练习,默默记下更精妙的招式运转,然后在无人处,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不引动风声的方式,偷偷模仿、体会。

下午通常是文化课,学习识字、诵读典籍、了解江湖典故和门派门规。

这成了周芷若最容易“藏拙”并暗自发挥的领域。

她故意表现得学习速度“适中”,比完全不开窍的好些,但又绝非惊才绝艳。

当教授文字的师姐惊讶于她认字比同龄人快时,她只小声解释“爹爹以前教过几个字”,将原因推给那对己逝的渔夫父母。

对于门规戒律,她听得格外“认真”,眼神专注,频频点头,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入心里——实际上,她是在飞速分析这些条条框框背后的逻辑、漏洞以及灭绝师太可能强调的重点。

她需要知道哪些是绝不能触碰的红线,哪些是可以在必要时灵活变通的灰色地带。

静玄师太对她颇为照顾。

或许是因为她身世可怜,又或许是因为她表现出来的安静和“刻苦”。

静玄会在她练功出汗时递上汗巾,在她因“看不懂”典籍而皱眉时温和讲解几句。

这份善意,在清冷甚至略显压抑的峨眉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周芷若对静玄真心感激,回应以恰到好处的依赖和尊敬。

然而,丁敏君的身影,总是如影随形。

这位大师姐似乎格外“关注”她这位新来的小师妹。

练功时,丁敏君会“恰好”路过,挑剔地点评:“周师妹,你这招‘玉女穿梭’腰肢太硬了,莫不是以前在船上摇橹摇惯了?”

引得周围几个与她交好的弟子掩嘴低笑。

用饭时,若周芷若稍微慢了些,轮到她的菜食可能就只剩下些残羹冷炙。

丁敏君会故作惊讶:“哎呀,师妹怎么才来?

可是身子还不爽利?

下次记得快些,门派里可不比自家,没人会一首等着你。”

有时,周芷若被安排去擦拭大殿的地板或佛像,丁敏君会以检查为名,用手指划过不易察觉的角落,若找到一丝灰尘,便会拉长声音:“周师妹,心诚则灵。

擦拭佛堂最是考验耐心和诚心,你这般敷衍,可是对佛祖不敬?”

这些刁难,细小而琐碎,像绵绵的针,不致命,却刺人。

周芷若的应对策略是:隐忍,示弱,偶尔“笨拙”地反击。

对于武功点评,她总是低下头,小声回答:“多谢师姐指点,芷若愚笨,一定加倍练习。”

然后真的更加“卖力”地练习,哪怕动作在旁人看来依旧不甚协调。

对于饭菜,她不再拖延,甚至有意提早片刻,默默排在队伍中段。

若实在只剩冷食,她便默默吃完,从不抱怨。

对于打扫挑刺,她会立刻拿起抹布,眼圈微红(努力憋气或者想想伤心事就能做到),带着哭腔说:“对不起师姐,我马上重新擦干净,一定擦到一尘不染。”

态度好得让丁敏君一时也找不到更严厉的斥责理由。

但有一次,丁敏君故意在周芷若经过时伸脚想绊她,周芷若看似反应迟钝地被绊了一个趔趄,手中的经书脱手飞出,却“恰好”打翻了旁边小几上丁敏君刚泡好的一杯茶,茶水溅湿了丁敏君心爱的新鞋面。

“啊!

师姐对不起!

我不是故意的!”

周芷若慌忙道歉,手忙脚乱地要去擦,眼神惊慌失措,仿佛吓坏了。

丁敏君气得脸色发白,看着鞋面上的水渍,又看看周围闻声看来的其他师妹,尤其是静玄师太也投来了目光,她最终只是狠狠瞪了周芷若一眼,压低声音道:“毛手毛脚!

以后走路看着点!”

吃了个哑巴亏。

周芷若垂着头,嘴角在无人看见的角度极快地弯了一下,随即恢复惶恐。

她知道,对付丁敏君这种人,正面冲突毫无益处,唯有利用规则和她爱惜的“面子”,偶尔让她自食其果,才能稍微遏制她的气焰。

夜晚,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时间。

同屋的弟子入睡后,她会躺在硬板床上,在脑海中反复“播放”白日里看到的更高深的剑法招式,模拟运气路线。

她不敢点灯看书,也不敢真的起来比划,所有的修炼都在意识的深处进行。

现代的记忆方法和思维模拟能力,成了她最大的金手指。

她也会冷静地复盘白日里的一切:静玄的善意值得珍惜和维持;丁敏君的刁难需持续警惕,其人性情浮躁,易被激怒,或许将来可加以利用;其他弟子大多明哲保身,少数对丁敏君阿谀奉承,暂时没有需要特别留意之人。

最重要的,是观察灭绝师太。

那位掌门师太并不常出现,但每一次出现,都气压全场。

周芷若敏锐地注意到,灭绝师太看向资深弟子练剑时,眼神锐利如鹰,任何一点瑕疵都难逃其眼,斥责起来毫不留情。

而当目光扫过供奉着的倚天剑时,她的眼神会变得极其复杂——有骄傲,有敬畏,还有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

偶尔提及“魔教”二字,她那看似古井无波的脸上会瞬间掠过深刻的恨意,虽然极快收敛,但周芷若捕捉到了。

那恨意,浓烈得几乎化为实质。

那是推动原著周芷若悲剧的重要力量之一。

周芷若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峨眉山清冷潮湿的空气。

在这里,她不再是现代大学的博士生周玥,她是峨眉弟子周芷若。

她需要这里的庇护,也需要从这里获得力量。

她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钢丝上,隐藏着真实的自己,观察着,学习着,等待着。

改变命运,需要时间和力量。

而现在,她两者都缺。

唯有忍耐和积累。

窗外,峨眉月冷清,透过窗棂,洒下一地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