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四合院之我是贾爸

第3章 晋升工程师

发表时间: 2024-12-19
在会议室里,轧钢厂的一众领导和各分管主任均己就座。

李怀德手拿着贾东旭的设计手稿,依次传递给各位领导审阅,随后开口说道:“咱们厂有一位极为优秀的员工,名叫贾东旭。

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成功攻克了一个重大难题,为咱们厂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所设计的淋水器意义非凡,甚至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众多卡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生命危险。

诸位,对于这样的情况,咱们应当如何妥善处理呢?”

生产主任王强率先发言:“这贾东旭确实是个人才啊,这淋水器如果真能有如此效果,那对咱们厂的运输环节可是一大助力,我觉得应该给予重奖,激励更多员工创新。”

技术副厂长赵刚微微点头:“重奖是一方面,不过我更关注这淋水器的技术推广性,咱们得先评估一下在厂内所有车辆上安装的可行性和成本。”

后勤主任孙明接着说:“不管怎么奖励,后续宣传也要跟上,让其他员工都知道咱们厂鼓励这种创新行为,也好在厂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销售主任李华则皱着眉头:“我在想这淋水器要是效果好,会不会有其他厂来寻求合作或者购买技术,这方面咱们得提前有个规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为如何处理贾东旭的这一成果而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又充满思考。

见众人讨论许久仍拿不定主意,杨厂长沉稳地开口定下调子:“首先,关于这个淋水器,我们必须尽快整理详尽资料上报部里。

这不仅能彰显我们厂积极创新、勇于解决行业难题的担当,更能让上级领导清晰地看到我们为提升全国卡车运输安全所做出的卓越努力,为后续在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使更多司机受益于此项发明。

其次,北京地区的淋水器制作权我们志在必得。

这关系到我们厂在本地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行业影响力与经济效益,绝不能错失良机,拱手让与他人。

年底也能给工人子弟们发更多的奖品么。

再者,今年的一个劳模名额给贾东旭。

大家对此有其他什么意见吗?”

杨厂长的话音刚落,李怀德迅速站起身来说道:“厂长所言极是。

贾东旭同志展现出的能力和才华有目共睹,将他局限在钳工岗位实在是大材小用。

我建议把他调到工程部,那里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相信他定能在工程部继续发光发热,为咱们厂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价值。”

听闻李怀德的提议,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围绕贾东旭进入工程部的相关事宜展开深入讨论。

“如此,便安排贾东旭进入工程部,授予九级工程师职位,基础工资定为 102,其余各类补助依照相关规定正常发放。”

杨厂长一锤定音。

“感谢领导的信任与栽培,我必定全力以赴,不辜负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

我难抑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声音微微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地说道。

......“重大通知!

重大通知!

重大通知!

一车间二级钳工贾东旭,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勇克重大难题,为厂方立下卓越功勋。

经厂领导研究决定,贾东旭即刻调岗至工程部,享受九级工程师优厚待遇!”

厂办广播那洪亮的声音在厂区内接连回荡了三次。

彼时正值午餐时间,大伙正围坐在一起用餐闲聊。

这突如其来的广播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众人皆惊愕不己,面面相觑。

“嘿,真稀奇!

咱厂的贾东旭居然摇身一变成工程师了,这得是干了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走走走,别瞎琢磨了,赶紧去宣传栏瞅瞅,看看到底是咋回事,这贾东旭到底搞出了啥名堂能有这么大的造化。”

一时间,厂里众多工人三五成群,相互招呼着,如潮水般簇拥着往宣传栏涌去。

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不像后世网络发达、新闻海量,厂里出了这么个大新闻,那可是稀罕至极,众人哪能错过这难得的 “热闹”,都迫不及待地想去一探究竟。

一大爷易中海听闻这广播里的消息后,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苦涩滋味。

他本想着贾东旭是个容易拿捏、适合当作养老依靠的人选,可如今贾东旭平步青云,这如意算盘算是彻底落空了。

他神色黯然,拖着沉重的步伐,独自一人默默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在一食堂的后厨内,何雨柱正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地大声嚷嚷着:“我跟贾东旭那可是铁打的发小,打小就光***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这下可不得了,咱们西合院肯定要跟着出名啦!”

周围的众人听到他这番话,纷纷在心里暗自鄙夷。

心想这又不是你成了工程师,你在这儿瞎起什么劲儿,瞎骄傲个啥呀?

午饭过后,我特意前去和一大爷打了声招呼,毕竟一大爷还是他师傅,师徒之礼不可废。

何况一大爷平日里对他家也算照顾有加,虽说有算计他和何雨柱给自己养老的心思,但除此之外倒也没使什么坏心眼。

日后要是一大爷有什么小忙找自己,只要不违背原则,能帮衬一把就帮衬一下。

随后,他又向车间主任报备了一声,便动身前往工程部。

“贾工,这边就是给您安排的座位,己经吩咐人仔细收拾妥当了。

您看看,还有什么其他需求吗?”

工程部主任郭建国满脸笑容地说道。

“主任,您也清楚我的情况。

在机床维修这类事务上,我确实能力有限。

我在想,我以后的工作方向是不是可以侧重于科技创新方面呢?

我感觉自己在这一块或许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贾东旭谦逊地询问着。

“嗯,这样安排倒也可行。

机械维修改造并非你的专长,你在技术创新领域多下功夫、多挖掘潜力,说不定能为咱们工程部带来不少新的突破。”

郭主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哟,听说了吗?

咱这西合院的贾东旭成工程师了,这可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啦!”

刘大妈站在院子里,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都是惊讶与羡慕。

“可不是嘛,以前就觉着这小伙子有股子机灵劲儿,没想到这么有本事,一下子就成了工程师,这工资肯定也跟着涨了不少吧。”

三大妈接话道,手里还拿着正在纳的鞋底,却也停下了动作。

“那肯定啊,工程师多金贵呐。

我家那口子在厂里干了大半辈子,还只是个普通工人,人家贾东旭年纪轻轻就当上工程师了,这以后的日子啊,肯定是越过越红火咯。”

张二婶在一旁附和着,语气里满是酸溜溜的羡慕。

“我就说嘛,平时看他下班回来还老是捣鼓些东西,原来都是在搞发明创造啊。

这以后啊,贾家在咱西合院可不得横着走咯。”

隔壁的王奶奶也颤巍巍地走过来,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哼,人家有这本事,横着走也没人敢说啥。

咱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咯,真希望我家那小子能跟贾东旭学学,也有点出息。”

一位年轻的媳妇无奈地叹了口气。

“学?

哪有那么容易学的。

这贾东旭就是天生的聪明脑袋,咱羡慕也羡慕不来,只盼着他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咱这些老街坊。”

刘大妈感慨地说道,眼神里却依然掩饰不住对贾东旭的羡慕之情。

贾母刚从外面回来,就瞧见院子里一群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她心中纳罕,凑近了一听,竟然是自家儿子贾东旭成了工程师。

贾母起初还有些不敢置信,拉着三大妈的手问道:“他三大妈,你可别哄我这个老太婆,我家东旭真成工程师了?”

三大妈忙不迭地点头:“哎呦,老嫂子,这还能有假?

厂子里广播都播了好几遍了,东旭这孩子可真是给咱西合院争了大光了。”

贾母这才确信无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我就知道我家东旭有出息,从小就聪明伶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一旁的秦淮茹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又惊又喜。

她眼睛亮晶晶的,心里像是有只小鹿在乱撞。

她和贾东旭住在同一个西合院多年,深知贾东旭的为人和能力,可也没想到他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秦淮茹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轻声对贾母说:“妈,东旭哥这下可了不起了,以后咱家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贾母连连点头:“是呀,是呀,这都多亏了东旭啊。”

回到家中,贾母坐在椅子上,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工程师,我儿是工程师了,好淮如,你赶紧拿点钱去肉,今天给我儿子,好好庆祝下。”

“好咧,妈,我这就去”随后秦淮如便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