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我是年代文工具人,但我嫁给了首富
其它小说连载
《我是年代文工具但我嫁给了首富》男女主角林梦陈是小说写手玲珑砚磨尽春风所精彩内容:专为书荒朋友们带来的《我是年代文工具但我嫁给了首富》主要是描写陈劲,林梦之间一系列的故作者玲珑砚磨尽春风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我是年代文工具但我嫁给了首富
主角:林梦,陈劲 更新:2025-10-23 07:09:0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重生女主林梦的眼神,像淬了毒的钩子,死死盯着我摊位上那条最新款的喇叭裤。我知道,
她准备“借鉴”了。这是她逆袭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我,就是那个被她踩在脚下,
成就她商业帝国的第一个炮灰。上辈子,我辛辛苦苦攒了半年的积蓄,全被她用一句“哎呀,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轻松窃取。她靠着我的创意发家,我却因为被诬陷抄袭,
在街坊邻里的唾沫星子里郁郁而终。但现在,我不是那个傻乎乎的苏瑶了。
看着她一步步走近,嘴角已经挂上志在必得的微笑,我猛地一弯腰,
将摊子上的所有货品一股脑地收进麻袋里。在林梦错愕的目光中,我扛起麻袋,
头也不回地挤出人群。穿过两条街,在烟雾缭绕的台球室门口,
我找到了那个正一脚将人踹翻在地,满眼狠戾的男人——未来的服装大亨,
现在还是个街头混混的陈劲。我把一卷设计图拍在他面前:“想不想,干票大的?
”1.陈劲擦了擦嘴角的血,眼神像狼一样盯着我。他身边的几个兄弟也都停下了动作,
好奇地看着我这个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被他踹倒在地的那个黄毛连滚带爬地跑了。
“你谁啊?”陈劲的声音沙哑,带着一股子不耐烦。我没理会他凶狠的目光,
自顾自地展开了那张画着喇叭裤详细裁剪图的牛皮纸:“我叫苏瑶,我知道你。
你帮你妈在巷子口卖馄饨,但你不想一辈子卖馄饨。”陈劲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是书里没写到的细节,是我上辈子当了几年邻居才知道的。他虽然打架斗狠,
却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你想说什么?”他捡起地上的外套,拍了拍灰。“跟你合伙做生意。
”我言简意赅,“我出设计,你出人手和渠道。赚了钱,三七分,我七你三。
”他身后的一个小平头嗤笑出声:“我说妹子,你这图上画的是啥啊?裤腿跟个扫把似的,
能穿吗?还敢跟劲哥要七成,你胆子不小啊。”陈劲抬手制止了他,目光重新落回图纸上,
眉头紧锁。他虽然现在只是个混混,但骨子里那股商人的敏锐已经初见端倪。
他看不懂服装设计,但他能看懂我眼神里的笃定。“我没本钱。”他很光棍地说道。“我有。
”我拍了拍自己斜挎的布包,“这是我全部家当,一百二十三块六毛。够我们扯几匹布,
找个裁缝做样品了。”在1982年,一百多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
陈劲沉默了。他在权衡。我知道,按照原书情节,他还要再混两年,直到母亲重病,
才会被迫走上经商这条路,然后遇到贵人扶持,一飞冲天。但我等不了那么久。
林梦那个重生者,就像一条闻着血腥味的鲨鱼,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先机,
建立我的商业壁垒。“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答应?”他终于开口,带着一丝探究。我笑了,
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就凭这个。这条裤子,能让你和你妈,
从巷子口那三平米的馄饨摊,搬进市中心的大房子里。”我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那是属于未来的自信。陈劲盯着我看了足足半分钟,最后,他将图纸小心地卷起来,
塞进怀里。“好,我跟你干。”他吐出四个字,掷地有声。“但是,”他话锋一转,
眼神变得锐利,“利润,五五分。而且,你得告诉我,你为什么找上我。”我心里一哂。
不愧是未来的商业大佬,果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糊弄的。“因为你看上去,
不像个甘于平庸的人。”我直视着他的眼睛,“至于五五分,可以。但我有条件,
销售、生产、渠道,你全权负责。我只管设计和把控质量。我们丑话说在前面,
如果有人想偷我们的设计,或者模仿我们的产品,我需要你用你的方式,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代价。”我说这话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是林梦那张虚伪的脸。
陈劲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那股子街头霸王的痞气又回来了。“这个我擅长。
”2.我们的合作,比我想象中还要顺利。陈劲的执行力强得可怕。
我把钱交给他后的第二天,他就带我去了南城最大的布料批发市场。“黑市的,
比供销社便宜一半,颜色也多。”他压低声音在我耳边说,
熟门熟路地带着我拐进一个不起眼的巷子。我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他整天在街上打架,
居然连这种门路都摸得清清楚楚。最终我们选定了一种藏青色的涤卡布料,结实耐磨,
又有一定的垂坠感,最适合做喇叭裤。“裁缝呢?”我问。“找好了。”陈劲拍了拍胸脯,
“我一个远房表婶,以前在纺织厂干过,手艺绝对信得过。就是……她家地方小,
一次做不了几件。”“够了。”我点头,“我们先做十条出来,试试水。”三天后,
十条崭新的喇叭裤整整齐齐地摆在了我面前。裤型和我画的图纸分毫不差,腰部收紧,
臀部包得恰到好处,从膝盖往下,裤腿如喇叭花般张开,带着一种叛逆又时髦的美感。
陈劲的那个表婶一边擦手一边嘀咕:“你们这些年轻人,真会想些花里胡哨的样式,
这裤子能卖得出去?”陈劲没说话,只是拿起一条裤子,眼神里闪着光。“能。
”我替他回答,语气坚定。我和陈劲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去之前的集市摆摊了。
那里人多嘴杂,容易被林梦盯上。陈劲带着他那几个兄弟,直接在市里最繁华的电影院门口,
用两张木板搭了个简易的摊位。他自己换上了一条喇叭裤,上身配了件白衬衫,
衬衫下摆随意地塞进裤腰里。不得不说,陈劲虽然是个混混,但身材底子极好,肩宽腿长,
这么一穿,瞬间就成了行走的衣架子。他往那一站,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果然,
不出十分钟,就有人围了上来。“哎,小伙子,你这裤子在哪买的?真洋气!
”一个烫着卷发的大姐好奇地问。陈劲酷酷地一扬下巴:“自家做的,独一份。
十五块钱一条,不讲价。”十五块!这个价格让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
国营商店里一条普通的裤子,也才七八块钱。“太贵了!抢钱啊!”有人开始起哄。
我心里也捏了把汗。这个定价是我提议的,但我也不确定市场是否能接受。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姑娘挤了进来,
她眼睛发亮地盯着陈劲身上的裤子:“这条裤子……我能试试吗?”“没问题。
”我赶紧拿出一条合适尺码的递给她。姑娘拿着裤子钻进电影院的厕所,再出来时,
所有人都安静了。那裤子完美地勾勒出她修长的双腿,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高挑又洋气,
走起路来裤腿带风,简直是人群中最亮眼的存在。“我要了!
”她毫不犹豫地从兜里掏出三张五块的递给陈劲。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围观的人群炸开了锅。“给我来一条!”“我也要!
就要她身上那个码!”短短半个小时,我们带来的十条裤子,被抢购一空。
手里攥着热乎乎的一百五十块钱,我和陈劲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
我们成功了。3.第一笔生意开门红,我和陈劲都兴奋不已。我们连夜找到了那位表婶,
将所有本钱都投了进去,预定了五十条喇叭裤。“瑶瑶,你真是个天才!”回去的路上,
陈劲第一次这么叫我,语气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我笑了笑:“是你胆子大,
敢跟着我一起疯。”他摇摇头,认真地看着我:“不,我是相信你。
从你拿着图纸来找我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你跟别人不一样。”月光下,他的眼神清亮,
让我心里微微一动。我避开他的目光,轻声说:“我们得快点,我怕……”“怕什么?
”“怕有人模仿。”我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三天后,
当我们带着五十条新裤子再次出现在电影院门口时,发现斜对面不到二十米的地方,
也支起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摊子。摊主,正是林梦。她穿着一条裁剪得不伦不类的喇叭裤,
正卖力地吆喝着:“最新潮的喇叭裤!跟电影明星穿的一样!十块钱一条,便宜卖啦!
”她显然是看到了我们之前的火爆生意,凭着重生者的记忆,依葫芦画瓢地搞出了仿制品。
只是,她没有我的设计图,做出来的裤子版型歪歪扭扭,裤腿开得过大,像两个拖把,
毫无美感可言。但她胜在价格便宜。我们一出现,
立刻就有几个之前在我们这买过裤子的大姐围了过来。“哎,你们怎么卖这么贵啊?
人家才卖十块!”“就是,做生意太不老实了!”陈劲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他那几个兄弟更是摩拳擦掌,一副要上去干架的样子。我拉住了他。“别冲动。
”我冷静地说,“跟她打价格战,只会两败俱-伤。”“那怎么办?
就这么看着她抢我们生意?”陈劲咬着牙,显然咽不下这口气。
我看着林梦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心里冷笑一声。想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我对陈劲说:“你信不信,不出一个小时,她一条都卖不出去。”说完,
我从麻袋里拿出一条裤子,递给身边一个叫猴子的兄弟:“猴子,你身材好,换上这条,
去人群里转几圈。”然后,我又让陈劲把我们摊位上的裤子全都挂起来,并且立了一块牌子,
上面用红漆写着几个大字:“正宗原创,谨防假冒,试穿无效,假一罚十!”林梦那边,
因为价格便宜,确实吸引了不少人。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老板,你这裤子怎么回事啊?
穿着磨腿!”第一个试穿的姑娘皱着眉出来了。“料子也太硬了,一点都不舒服。
”“这裤腿也太大了,走路都绊脚,跟唱戏似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而我们这边,
猴子穿着我们剪裁合身的喇叭裤,在人群里灵活地穿梭,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两相对比,
高下立判。那些图便宜的顾客,看了一会儿,又都慢慢地挪回到了我们摊位前。“老板,
还是要你家的裤子,版型正!”“十五就十五,一分钱一分货嘛!”林梦的脸色,
从得意洋洋,变得铁青,最后变成了猪肝色。
她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五十条裤子在两个小时内销售一空,而她的摊位前,冷冷清清,
无人问津。收摊的时候,我故意从她身边走过,轻飘飘地丢下一句:“抄袭,
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我看到她的拳头瞬间攥紧,指甲都快嵌进了肉里。那眼神,
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痛快!上辈子所受的屈辱,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4.林梦的第一次模仿,以惨败告终。但她并没有放弃。我知道,
作为这本书的女主,她有自己的光环和韧性。很快,她就调整了策略。
既然质量上比不过我们,她就专攻下沉市场。她拿着那些劣质的喇叭裤,
跑到周边的乡镇集市去卖,价格压到八块钱一条。乡下的人们对款式要求不高,更看重价格,
她的生意居然也慢慢有了起色。陈劲知道后,气得不行:“这个女人,真是阴魂不散!瑶瑶,
我们干脆也降价,挤死她!”“不行。”我摇了摇头,“我们的目标,
不是跟她在泥潭里打滚。降价只会拉低我们产品的档次,得不偿失。”“那怎么办?
”“我们要做品牌。”我一字一句地说道,“让她永远只能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吃灰。
”“品牌?”陈劲一脸茫然,这个词对他来说,还太过遥远和陌生。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个简洁的logo——一只展翅飞翔的鸟,
旁边是两个龙飞凤舞的字:“飞遥”。取我名字里的“瑶”,也寓意着自由和高飞。
“从今天起,我们卖出去的每一条裤子,都要在最显眼的位置,缝上这个商标。
”我让陈劲表婶找了几个手巧的邻居,专门负责手工缝制商标。同时,
我又画出了新的设计图。这一次,是牛仔裤。在这个年代,牛仔裤还是个稀罕物,
只有在一些涉外的商店才能买到,价格昂贵得离谱。但凭着我上辈子的记忆,我知道,
这种耐磨又时尚的裤子,很快就会风靡全国。最大的难题是布料。
本地市场根本买不到牛仔布。“我去一趟广州。”关键时刻,陈劲做出了决定,
“我听说那边有个服装批发市场,什么新潮的料子都有。”我有些担心:“你一个人去?
路那么远……”“没事。”他拍了拍胸脯,笑得一脸轻松,“我以前跟车跑过长途,熟得很。
你在家等我好消息就行。”他没说的是,他为了凑足去广州的路费和进货的钱,
把他爸留给他唯一的一块上海牌手表给当了。这件事,是猴子后来偷偷告诉我的。
陈劲走了半个月。那半个月,我每天都心神不宁。八十年代的交通和治安都不好,
长途火车又挤又乱,我生怕他出什么意外。而林梦,似乎也察觉到了我们的停滞,
变得越发嚣张。她不仅在乡镇卖,还开始回到市里,抢占我们之前的地盘,
逢人就说她的裤子才是正宗的,我们是抄袭她的。有几个不明真相的顾客,
真的信了她的鬼话,跑到我们已经空置的摊位前骂骂咧咧。我忍着没有去跟她理论。我在等,
等陈劲回来。等我们的王牌,登场。半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打开门,外面站着风尘仆仆的陈劲。他瘦了,也黑了,但眼睛里却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亮。
他的身后,是两个鼓鼓囊囊的巨大麻袋。“瑶瑶,我回来了。”他咧嘴一笑,
露出两排大白牙,“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我看着他,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
那一刻,我心里很清楚,我们的事业,即将迎来真正的腾飞。5.陈劲带回来的,
是整整两大袋子深蓝色的牛仔布,还有几卷质量上乘的铜制拉链和纽扣。
“广州那边真是开了眼了!”陈劲一边喝着我给他倒的热水,一边兴奋地描述着,
“满大街都是穿着喇叭裤和花衬衫的男男女女,比我们这儿洋气多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在广州市场的见闻,
包括各种布料的价格、流行的款式、甚至是一些服装厂的联系方式。
我看着他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个男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我们没有耽搁,立刻投入到了牛仔裤的生产中。牛仔布比之前的涤卡布料要厚实坚硬,
对缝纫技术的要求更高。表婶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又通过她的介绍,
请了两位退休的缝纫工帮忙。我们租下了陈劲家隔壁一间空置的小平房,
作为我们的临时小作坊。第一批牛仔裤,我们只做了三十条。定价,二十五块。这个价格,
在当时绝对是天价了。“瑶瑶,会不会太贵了?”连陈劲都有些没底。“相信我。
”我拿起一条成品,展示给他看,“你看这走线,这版型,还有我们‘飞遥’的商标。
买得起它的人,不会在乎这十块八块的差价。他们在乎的,是独一无二。”这一次,
我们把摊位摆在了市里最高档的百货大楼门口。这里出入的,
都是市里消费能力最强的一批人。果然,当陈劲穿着我们精心制作的牛仔裤,
搭配一件利落的夹克衫出现时,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小伙子,你这裤子是进口的吧?
真精神!”“这是什么料子?看起来好结实。”当陈劲报出二十五块一条的价格时,
人群虽然有些骚动,但并没有像上次那样一片哗然。一个穿着皮夹克的男人走上前来,
仔细地摸了摸裤子的料子,又翻看了缝线和商标。“给我来一条。”他很爽快地付了钱。
他是市运输公司的司机,经常跑长途,见多识广。他的购买,像是一个信号。很快,第二条,
第三条……三十条牛仔裤,不到一个小时,再次售罄。这一次,我们赚到的钱,
是之前的数倍。而另一边,林梦还在沾沾自喜地卖着她八块钱一条的劣质喇叭裤。
当她听说我们在百货大楼门口卖二十五块一条的“新裤子”时,整个人都傻了。
她匆匆忙忙地跑过来看,只看到了我们空空如也的摊位,和顾客们满意的笑脸。
她根本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总能抢在她前面?为什么我们总能拿出更新潮、更受欢迎的款式?
她不知道,我脑子里装着的,是未来几十年的流行趋势。她那点重生得来的先机,在我面前,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