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大唐残阳:力挽狂澜要趁早

大唐残阳:力挽狂澜要趁早

千山一鸟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大唐残阳:力挽狂澜要趁早》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入海李讲述了​【无系爽长入海穿越至唐官场顺风顺情场抱得美人归因为一次送信被诬卷入权力斗争之中狱、流放、落草为寇、九死一生…… 爱妻被没入掖庭为奴、被软禁寺庙为尼、被…… 他渐渐明原来这大唐早已烂透了! 他要复他要救他要力挽狂再造大唐! 努力半一步步走到称帝登基发竟还有一个穿越也要当皇帝! 还发阴谋背后藏着阴斗争之外另有斗争! 既然如那就一斗到底……

主角:张入海,李怡   更新:2025-10-23 17:47:4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牢门被重重关上,响起一阵锁链声,狭小黑暗的牢房里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如果不是顶部小气窗投射下的几缕光线,张入海真有一种被扔进棺材的感觉。

一路上喊冤枉,嗓子都快喊哑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张入海心里明白,此刻再喊己没有任何意义,还是省些力气吧。

于是顺着墙根坐下来,强迫自己冷静,反复思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自己会被莫名其妙地从崇仁坊家中拖入牢狱中来?

一番思索后,他突然又神情激动,搞错了,一定是搞错了。

三天前,太和长公主和亲回鹘从长安启程,圣人李恒诏令在京百官于城外章敬寺相送,其中五品以上提前在章敬寺等候,五品以下随太和长公主乘坐的凤辇自宫中一路送至章敬寺,李恒则亲临通化门楼上观礼,送别自己的妹妹。

全程允许长安城民夹道围观。

如此安排,乃是特意为之,目的是彰显皇家气派,在回鹘迎亲团和长安城民面前挣些面子。

庞大的送亲队伍,加上丰盛的陪送嫁妆,场面的确相当震撼。

结果却出了乱子,一小撮刺客趁乱冲上通化门楼,行刺李恒。

幸好护驾的左右神策军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以近两倍的伤亡为代价,将行刺小组团灭在了御驾之前。

尽管如此,还是丢人丢大了,大庭广众之下,原本想露脸,结果露出了屁股。

有惊无险逃过一劫的李恒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京城随之开始了一场大索。

禁卫军、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全部出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都摩拳擦掌,誓要将谋逆分子斩草除根,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冤枉啊!

想到这里,张入海又生出了呼喊的动力,挣扎起身子,握紧拳头,重重地拍打牢门。

也不知道是哪一路的蠢货,搜捕刺客,竟然把堂堂六品的光王府主簿抓进了大牢!

依旧毫无回应,外面好像空无一人。

不过,张入海内心倒是稍微安定了一些,既然是误会一场,相信很快就会弄清楚的。

和穿越相比,这件事虽然有些离奇,但不足为奇。

三个月前,情场职场双双失意的张入海告别西|安这个伤心之地,乘坐高铁前往广|州发展,特意在郑|州停留,和正在备考公务员的一个高中老同学小聚一番,结果喝得大醉,酣睡之中竟意外穿越到唐朝,成了一个名叫李依山的吏部主事。

三个月来,顶着李依山的名头,张入海在唐朝的人生之路可谓顺风顺水。

顶头上司吏部司勋员外郎李绅对他极其赏识,视他为自己的得意弟子。

要知道,李绅可是翰林院里的红人,和元稹、李德裕号称“三俊”,还兼着右拾遗、知制诰的职事,虽然品级不高,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与此同时,他又受到御史中丞牛僧孺的青睐,很快就从从八品的吏部主事变成了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

升官之际,又与心仪女子郑若卿喜结连理,完成了人生大事,可以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古人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张入海是失之后世,收之前生。

至此,无论是对家世早己衰败的李依山来说,还是对初来乍到的张入海而言,这都算得上天佑神助了。

没想到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个月前,在牛僧孺的举荐下,他又被任命为光王府主簿,成了皇帝同父异母弟弟光王李怡的随从官员,官居从六品上,竟然和李绅的吏部司勋员外郎平级。

这种升职速度,毫不夸张地说,简首就是开了挂。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张入海进光王府之前,年仅十一岁的光王李怡刚刚害了一场怪病,据说是无缘无故昏迷不醒。

多方诊治,不见好转,太医去了几波,都束手无策。

一时间传言西起。

有的说是光王被人下了毒。

有的说是与太和长公主远嫁回鹘有关,李怡与这位同父异母的阿姊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阿姊这次远嫁异域番邦,等同于生离死别,此生可能都不会再见了,李怡急火攻心,因此昏厥病倒。

还有的说,李怡私自进宫探望阿姊被圣人训斥,受到了极大惊吓。

更有甚者说是光王撞见了鬼祟不祥之物,中邪了。

总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主打一个神秘离奇。

结果就在昏倒的第三天,李怡又忽然醒来了,像没事儿人一样,更是给此事增添了神秘离奇的色彩。

据说太医署医术最高的卢太医看诊之后,都讲不出所以然来,只是连连称奇。

更怪异的是,传言李怡醒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竟是再三询问考试之事。

这吓坏了他的母亲郑太妃。

今年年初,朝廷刚刚发生一起科举舞弊案,圣人李恒知晓后异常暴怒,一气之下连贬包括主考官礼部侍郎在内的三位重臣,取消了十一名进士的录取资格。

但是人们私下议论,都说此事表面看是考试舞弊,其实和朝政有关,背后的真相是党争。

在郑太妃眼里,李怡向来木讷寡言,憨厚愚鲁,从不过问朝政。

如今大病初愈,却对朝政表现出异常的热情,还是当下如此敏感的话题,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李恒以先皇宪宗第三子的身份即皇帝位不过一年,对诸王的防范之心正盛。

为了避嫌,光王府公开挂起了免打扰的牌子,谢绝一切来客。

有些事情,越是遮掩,越是引人注目。

圣人李恒和郭太后忍不住先后前往十六宅光王府一探究竟。

这之后不久,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卢太医被贬出了长安,据说是给李怡诊病时说了不该说的话。

第二件,郭太后的堂弟郭鏶被任命为光王傅,据说圣人探望李怡时,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于是就给他安排了一位老师。

张入海就是随郭鏶一起被任命为光王府主簿的。

初进光王府,张入海见到一个忧心忡忡又不知所措的十一岁少年,和一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时刻关注着少年一举一动的少妇,气氛着实有些压抑。

张入海心里泛起嘀咕来,这次升官究竟是升对了,还是升错了?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经不起琢磨,张入海这一琢磨,本来激情满满的心气儿就有些撑不住了,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光王府该不会是个坑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