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三国:曹操的意外女婿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10-28

曹操瞳孔微缩,眼中闪过明悟之色。

迎奉天子确是既定方略,但如何突破董、杨阻挠,他尚未有万全之策。秦毅寥寥数语,竟指明关键。

"何况洛阳朝中,尚有人愿为曹孟德内应。"

"何人?"

"董昭。"秦毅徐徐道出姓名。

"董昭?"曹操眉峰微蹙。

董昭之名他当然知晓,只是此前并无交集。

这董昭为何无缘无故要充当他的内应?

曹操与戏志才相视一眼,神色犹疑。

“晚辈一时兴起,妄谈政事,倒让世伯见笑了。”

秦毅收敛心神,转而问道:“关于晚辈与令爱的婚约,不知世伯有何考量?”

“这……”

曹操一时无言。

“世伯不必为难,若想解除婚约,晚辈绝不勉强。世伯何时有了决断,只需派人知会秦家一声即可。”

“晚辈告辞。”

秦毅起身拱手,随即离去。

“秦毅!”

曹操凝望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

“主公,待末将把他抓回来,专给主公治头风!”

典韦高声嚷道。

“休得胡闹!”

曹操低声呵斥,又道:“此人颇有才干,或可为我所用,不可轻慢。”

典韦这才退下。

“主公,此人医术高明,又料定主公有迎天子之意,还献上一条妙计,确是人才。”

“只是……”

戏志才话锋一转,笑道:“他说董昭愿做内应,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董昭之事,确实荒诞。”

“但他迎回天子的计策,倒不失为上策。”

曹操略一颔首,挥手道:“你且将他底细查个清楚。”

“诺!”

戏志才拱手领命。

……

许县东郊,秦家庄。

秦毅躺在摇椅上,自斟自饮,悠然赏月。

“公子,家中的银钱都用来收购木材,眼下账上只够两月开销了。”

貂蝉手捧账册,面带忧色。



“两月光景,曹操定能将天子迎至许都,咱们囤的木材翻上几番不成问题。”

秦毅轻抿杯中酒道。

“郎君。”

貂蝉支着腮靠近,眸中透着疑惑:“郎君就这般确信曹公能接回天子?”

“我何时失算过?”

秦毅挑眉反问。

貂蝉肩头轻颤。

她樱唇微噘,细声叹道:“郎君向来算无遗策,只是此番连地契都押上了,人家心里总不踏实~”

“傻丫头,把心安在肚子里。”

秦毅屈指刮过她鼻尖:“待这买卖成了,给你置办满屋蜀锦,想做多少新衣裳都由你!”

“郎君~”

貂蝉颊生红晕,垂首抿嘴,眼角噙着欢喜。

“曹阿瞒,你迎天子来许县赚大的,我从你指缝里捞些银钱,不过分吧。”

秦毅把玩着酒盏,眼底泛起笑意。

“立恒贤弟!”

一声洪亮呼喊自院外传来。

秦毅搁盏整衣,快步迎至府门。

门扉方启。

一道铁塔般的身影已堵在眼前。

“想煞为兄了!”

周泰朗笑着张开双臂,结结实实将他箍住。

这一抱似有千钧之力,秦毅关节噼啪作响。

他吃痛蹙眉,下意识运劲一推。

周泰那钢筋铁骨般的臂膀竟被生生撑开。

“咦?”

周泰瞪圆双眼,诧异道:“贤弟如今好力气!”

秦毅笑而不答。自服下易筋丹,他早非吴下阿蒙。

“酒尚温,兄长里面叙话。”

秦毅侧身相邀,引着周泰向院内行去。

这位九江豪侠颈间刀疤犹在,行走间虎虎生风。

———

昔年秦毅隐居于下蔡,曾医治周泰母亲伤病,二人由此结为生死之交。

"幼平,此次前来,带了多少金丝楠木?"

甫一落座,秦毅便直奔主题。

江左素以金丝楠木闻名,三月前秦毅即修书周泰,嘱其尽倾家资在淮南收购此木,沿颖水运至许县。

"上等百根,中等三百根,共四百根皆走水路。现仍在码头卸货,我先行一步来见你。"

周泰屈指细数。

"妙极!"

秦毅举杯相邀:"且饮此杯,预祝我等财运亨通。"

"且慢饮酒。"

周泰神色肃然:"我依你之言变卖家产购置木材,千里迢迢运至许县,如今该告知如何藉此牟利了?"

"曹操必将迎天子迁都许县,届时大兴土木建造宫室。"

"营造宫殿,自需大量良材。"

"你可明白?"

秦毅浅酌慢饮,道破玄机。

周泰茅塞顿开。

自秦时起,金丝楠木便是营造宫阙的上选,淮南恰盛产此木,经颖水可直抵许县。难怪秦毅要他倾力购置。

"听闻朝政现由董承杨奉把持,曹操真能夺回天子迁都许县?"周泰仍存疑虑。

秦毅浅笑:"曹操有无这般能耐,不出月余便见分晓,莫非幼平兄连这点耐心都无?"

"也罢。"

周泰叹息:"但愿你料事如神。我此番可是推拒了孙策征召,若买卖赔本,只得厚颜去江东投奔了。"

"若此番获利,幼平兄当如何谢我?"秦毅忽而反问。

周泰爽快地笑道:"何必多问,获利你我各占一半便是。"

"银钱分文不取。"

秦毅轻摇其首:"唯愿幼平兄率众随侍左右,为期一载。"

"小事一桩!"

周泰豪迈应道:"贤弟神机妙算,周某甘愿追随。莫说一载,此生护你周全亦可。"

秦毅展颜而笑。

周泰忠义双全,武艺超群,更兼部众相随。得此护卫,乱世之中自可高枕无忧。

"如此甚好!"

许昌刺史府内,曹营众将济济一堂。

居于首位的曹操,目光投向戏志才。

"主公,秦氏家世已然查明。其祖上虽出过几任太守,却非累世高门。如今门第式微,堪堪跻身末流士族。"

"秦氏子嗣稀薄,其父早逝。秦毅至今未获功名,长此以往,恐将沦落寒门。"

戏志才详述秦氏家世。

曹操不以为意:"士族未必皆俊才,寒门未必无英杰。"

"主公英明。"

曹操复问:"更欲知其生平事迹。"

戏志才无奈道:"此人好隐逸而恶权贵,此前蛰居许昌年余,足不出户。是故生平无甚可述。"

"整年未出?"

曹操目露异色。

士族子弟隐逸者虽众,然如此深居简出者实属罕见。

"这秦毅......"

曹操捋须浅笑,眼中闪过玩味之色。

一名下属疑惑道:“这人默默无闻,主公为何突然对他如此关注?"

谋士荀彧不解其中缘由,面露好奇之色。

"只是随口一问。"曹操轻描淡写地回应。

出于谨慎考虑,他微服出巡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连荀彧也不便告知,自然不会提起偶遇秦毅之事。

荀彧不再追问,转而说道:"主公即将入朝觐见天子,在此之前,还需商议如何将圣驾迎回许县。"

"文若不必费心,我已有良策。"曹操抚须笑道。

荀彧目光一亮:"愿闻其详。"

"如今天子已脱离西凉军掌控,董承与杨奉的联盟必然貌合神离,二人定生嫌隙。"

"洛阳残垣断壁,天子与百官又缺粮少饷。"

"我们只需利用杨、董二人矛盾,以邀请天子移驾许县就食为由,定能迎回圣驾!"

曹操将秦毅的计策娓娓道来。

荀彧恍然大悟,自嘲道:"在下竟未能想到利用杨、董矛盾,实在惭愧。还是主公英明。"

曹操轻咳几声,略显尴尬地接受了这番赞誉。

荀彧继续道:"不过此计要成,还需朝中有人为主公周旋,挑拨杨奉与董承关系。"

曹操闻言皱眉。

洛阳朝臣多出身名门,向来轻视他的家世。想找一个既有分量又愿为他效力的内应,谈何容易。

厅中一时陷入沉寂。

这时侍卫呈上一封密报,正是半月前派往洛阳打探的谋士毛玠所书。

"此处没有外人,志才,你来念。"曹操示意。

谋士戏志才接过密信,当众宣读起来。

信中所写,皆是朝中局势变化。

“符节令董昭敬仰明公,愿在朝中为内应!”

读到此处,戏志才猛然抬头,目光灼灼望向曹操。

曹操瞳孔骤缩,锐利目光直射戏志才。

“董昭甘为曹公内应!”

当日杨府之中,秦毅所言如惊雷贯耳。

刹那之间。

曹操与戏志才只觉脊背发凉。

“明公,董昭主动请为内应,此乃天赐良机啊!”

荀彧面露喜色道。

厅堂内顿时沸腾。

众谋士纷纷为曹操的鸿运欣喜不已。

议事罢了,众人散去。

“这秦毅究竟如何推演出董昭会暗中归顺?”

曹操凝视密报,喃喃低语。

戏志才近前叹道:“看来主公与我都小觑了秦毅,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曹操颔首沉吟。

沉默良久。

曹操忽展颜笑问:“志才以为,秦毅可配得上节儿?”

戏志才身躯微震,讶然道:“主公莫非真要顺水推舟,将秦毅招为东床快婿?”

“若此子真是大才,招他做女婿有何不可。”

曹操轻抚长须,笑意深长。

戏志才忽然叹道:“ ** 从小由主母抚养长大,待如亲生,主母恐怕会看重未来女婿的出身门楣。”

曹操神色一敛,眉头微蹙。

丁夫人名门出身,极重门第,若知晓秦毅只是濒临没落的末流士族子弟,未必肯答应这门亲事。

沉思片刻。

曹操挥手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迎天子回许县。”

“主公英明。”戏志才拱手应道。

……

三日后。

曹操亲率三千精兵自许县北上,直指洛阳。

借董承与杨奉内斗、洛阳***之机,再得董昭暗中策应,曹操周旋月余,终将天子迎至许都。

十一月。

汉帝下诏,拜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统摄百官。

许县旋即擢升为帝都。

……

司空府内。

戏志才禀报:“颍川郡匠户悉数调至许县,日夜赶造宫殿。按此进度,开春前天子即可迁入新宫。”

曹操颔首:“修筑新宫刻不容缓,唯有早日安顿天子,方能昭示吾等忠心。”

忽而问道:“骤然兴工,木料可还充足?”

戏志才拱手禀报:"司空无需忧虑,木料储备绰绰有余。"

"当真?"曹操眉峰微挑,"许县弹丸之地,怎会突然冒出这许多木材?"

戏志才含笑道:"此事多亏那位秦毅公子。下官查明,秦家半年前就开始囤积木料,连淮南的金丝楠木都运来不少。近日营建所需木料,大半购自秦家库藏。"

曹操抚掌大笑:"好个未雨绸缪的买卖人!转眼就从我手中赚走大把银钱。"说着霍然起身,"走,去秦家瞧瞧这位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