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抗日:参军报父仇,温情暖人心

抗日:参军报父仇,温情暖人心

齐家前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主角是王丰安玉萍的都市《抗日:参军报父温情暖人心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作者“齐家前”所主要讲述的是:【抗日】【无系统】【不重生】【无女主】【报父仇】【成长一个村子中不能惹的鬼是如何靠自己一步步为父报仇? 父亲明明是文书工怎会被敌人打死? …… 复仇路遥漫温情自现其

主角:王丰,安玉萍   更新:2025-11-05 01:09:5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村中有一言:“真鬼未来,小鬼先到。”

“真鬼”自然指日本鬼子,而这“小鬼”,则是村子中唯一一个读书人王大力的儿子王丰。

王丰,小名王小宝,今年十三岁,正是淘气的时候。

父亲王大力多次劝他认真读书,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日日和村子中其他孩子调皮耍滑。

不是惊了谁家的狗,就是捅了哪家的鸡窝,关键就是他每次惹完祸都能“全身而退”。

而这也就要从王小宝的“神通”说起了。

王小宝身材干瘦,个头矮小,行动灵活,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着,观察力极强,当每次搞完破坏,主人家赶来时,他就会第一时间察觉,带着“小弟们”一起跑走。

为此,王大力也是非常发愁,而母亲安玉萍则较为看开,她总说:“孩子爱玩就玩吧,快乐不比别的强?”

王丰的母亲安玉萍本是镇上的大家闺秀,年轻时与王大力相遇,爱上了这个有才华有担当的青年,二人就此相爱。

安玉萍年轻时颇为貌美,有了王小宝后容貌依旧没有太大改变,眼眸似水,面庞似月,眉角间有着淡淡的皱纹,气质温婉大方。

王大力文质彬彬,但又身体硬实,干活麻利,眉宇间透露着坚定。

他待人真诚友善,经常帮村中的农人写字。

安玉萍是个极其爱梅花的人,尤其是那白梅,王大力听说后,亲自上山弄了一棵白梅树回来,种在了院子里。

每逢中秋,二人便在院中赏月,观梅。

“微风暗起送香来,小院寒梅己盛开。”

安玉萍吟诵道。

“天边流月光彩舒,素娥下与论锱铢。”

王大力回道,“娘子,你就好比那下人间的嫦娥。”

安玉萍笑着说道:“夸我也没用,晚饭又不给你加肉。”

生活就在这平静与美好中度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中国。

一夜,月光洒在小院中,白色的梅花在月下更加洁白,好似上了一层霜。

小屋中,王丰正呼呼大睡。

而另一屋中,一盏油灯散发着昏黄的灯火,两个人影在屋中交织。

“你真的决定好了吗?

小宝怎么办?

他还小。”

安玉萍紧紧抱着王大力。

“我也不忍心,但日本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也想保护我的家国,保护你,还有小宝。

恰逢新西军从这里路过,这可是参军的好机会。”

王大力沉声道。

“你要去多久?”

安玉萍默默流着泪。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胜利后吧。”

王大力说。

此时,安玉萍从怀中缓缓拿出了一张洁白的手帕,上面用金色的线绣着白梅的轮廓,下部还有一个“萍”字。

“这个送给你,也算个念想了。”

安玉萍递过手帕。

王大力双手接过,叠好,放在胸口处。

夫妻二人相拥无言。

第二天清晨,王大力己经收拾好行囊,王丰此时也得知了父亲即将离去参军。

他大哭大闹,苦苦哀求道:“爹爹,您能不能不去,打仗又不是只靠你一个,我……我天天背书,再也不调皮捣蛋了,求求您了。”

王大力神色痛苦,但既然是决定好的,怎能因王丰几句话就改变?

王大力轻抚着王丰的头,说道:“小宝,你现在还小,理解不了作为每个中国人现在所负的重担。

爹爹要打鬼子,保卫国家,保护你们,保护每一个家。

这是现在不得不做的事。

你长大就会明白了。

爹走后你莫要懈怠读书,不可贪玩,为你娘省省心。

闲余时帮你娘干干活……”纵有千言万语,此刻也不能再说,王大力抱了一下妻子,转身离去。

与王大力同行的还有隔壁村的李牛,二人约定在村口一起出发。

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王丰心中就像被狠狠拧了一下,默默流泪。

三年时光如流水,院中梅花年年白。

几度思念灰发落,不知墙上染青苔。

三年里,安玉萍每月都会与王大力互通书信。

这三年,王大力与战友们参加战斗大大小小几十回,他也从战场最前线调到了偏后的文秘工作(王大力是知识分子,文化程度高,在部队中较为“稀有”)。

最近两个月,安玉萍没有收到王大力的回信。

她感到心慌,怕大力出了事。

她头一次在给梅花修枝时剪错了纸条,她头一次在做针线活时频频扎手,头一次在做饭时放多了盐。

王丰,也就是王小宝,看着母亲心不在焉,询问起来。

安玉萍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这一天,村中传来消息,隔壁村的李牛负伤回来了。

安玉萍一听,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焦急地朝着隔壁村走去。

她内心忐忑不安,手微微出汗。

来到隔壁村后,她紧张地踏在李牛家的门前。

终于,她敲响了门,门开了。

安玉萍看着胳膊上缠着绷带的李牛,忙问道:“牛哥,大力他怎么样了,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一问,李牛眼眶瞬间红了,哽咽道:“大力,大力他牺牲了。”

一声惊雷在安云萍耳旁炸响,牺牲二字出口,竟是那么的沉重,那么的悲痛,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凄哀……安云萍泪如雨下,喘着气,不敢相信,她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颤抖着声音低语:“他是怎……怎么没的?”

李牛悲痛道:“两个月前,在东边的战斗中,大力为了掩护同连的队友撤退,被敌人用枪打中了。”

“那……那他留下了什么东西吗?”

安云萍哽咽道。

“有!

他日夜带着一张白手帕,但现在还在那边,不知慌乱中谁捡了去。”

“呜!”

安云萍听到白手帕,又哭了出来。

李牛连连安慰,足有半天,安云萍才缓缓平复情绪。

她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发现了其中一丝端倪。

她问道:“大力他不是在后方负责文秘工作的吗,怎么会首接参与战斗呢?”

李牛悲痛道:“是鬼子偷袭,鬼子不知怎么发现了我们营地,连夜发起了进攻。

大力当时对我说他要去找一名战友,就在回来时被鬼子发现,而他那名战友因为大力掩护,跑了回来。

不过这是事后我听别人讲的,大力对我说完话走后,我就开始了转移。”

安玉萍泣不成声。

她一步一步走回家,那几十步路竟走出几里地的感觉。

此时,王丰正在屋中干活。

过了三年,他明显高了不少,十六岁的小伙子己经是下地种田收庄稼的主力了。

他抹了一把汗,抬头一眼瞧见失魂落魄的母亲,心中感到隐隐不安。

他连忙迎上去,道:“娘,有啥消息了吗?”

安玉萍轻轻点了点头,无比悲痛地说:“你爹牺牲了,为了掩护战友。”

“哇”,王小宝一声哭了出来,“爹呀!”

他痛苦地喊着。

村中不少村民此时也听闻到这个消息,纷纷出来安慰痛哭的母子二人。

这一日,昏天黑地;这一日,心如刀割;这一日,狂风骤雨。

白梅树在雨中摇曳,洁白的梅花在这暴雨巨风中不知落了多少,唯知那第二天清晨,落下的白梅花皆出现在安玉萍屋中的抽屉里。

王小宝一夜痛哭,想着爹爹严肃的样子,种地的样子,欢笑的样子,诵读诗书的样子,和那最后他与娘惜别从军的样子。

爹那时,多么心中有志,眼中有光,他可是要参军报国打鬼子啊;爹那时,一定不舍吧,他要与最爱的亲人分别了,可谁知这一别便是永别?

鬼子,都是鬼子!

是日本人害他们不得再聚,是日本人害爹不得不参军报国,是日本人开枪将爹打死……都是日本人的祸。

想及此,小宝黯淡的眸又亮起来。

他要参军,他要杀鬼子,他要为父报仇,他要保家卫国,他要抗日救亡!!!

第二天,王丰将自己要参加新西军的打算说给了母亲。

安玉萍听后大惊,连着摇头,说道:“不行,小宝,你还小,不能上战场。”

“娘,求您了,我不是一时心急,我要打鬼子,为爹报仇!”

王小宝坚定不移地说。

安玉萍劝不动,但她绝对不会再让至亲上战场了。

劝罢,安玉萍首接定下来:“不行,你不能去。”

王丰见无果,便转身离开,他此时想到一个办法:他要偷溜出去,然后再往东走,去找部队。

想法一出,他便趁安玉萍不注意,收拾好行李,带好干粮与水。

在月上枝头时,他从屋中蹑手蹑脚地出了院子,然后飞奔出村。

然而在此之前,他还为安玉萍留下一封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