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悬疑惊悚 > 江西赶尸派

江西赶尸派

河南一夕烟雨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江西赶尸派讲述主角王刚东阳的甜蜜故作者“河南一夕烟雨”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赶尸人》第一石板上的铜铃作者;河南一夕烟雨湘西的雾总比太阳起得我叫李东家在辰州以西的麻溪世代以赶尸为爷爷的烟杆敲在青石板笃笃作烟锅里的火星在雾里明明灭映着他眼角的皱纹:“东记好赶尸不是耍把是送魂归故铜铃是给亡魂引也是给活人报信;符咒是镇住煞别让它们在半道上迷了本”我趴在爷爷的膝手里攥着那串祖传的铜铃铛上刻着模糊的符...

主角:王刚,东阳   更新:2025-11-06 00:22:0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赶尸人》第一集 青石板上的铜铃作者;河南一夕烟雨湘西的雾总比太阳起得早。

我叫李东阳,家在辰州以西的麻溪铺,世代以赶尸为业。

爷爷的烟杆敲在青石板上,笃笃作响,烟锅里的火星在雾里明明灭灭,映着他眼角的皱纹:“东阳,记好了,赶尸不是耍把戏,是送魂归故里。

铜铃响,是给亡魂引路,也是给活人报信;符咒贴,是镇住煞气,别让它们在半道上迷了本性。”

我趴在爷爷的膝头,手里攥着那串祖传的铜铃,铃铛上刻着模糊的符文。

雾里传来隐约的脚步声,一队“客人”正跟着爷爷的指引往前走——他们穿着宽大的黑袍,额头上贴着黄色的符纸,双臂平伸,一跳一跳地挪动,脚踝上的麻绳牵动着,发出咯吱的轻响。

“这是陈家坳的,在外面打工摔死了,家里人凑了钱,求咱们把他送回去。”

爷爷的声音混着烟雾,“你看他脚踝的绳结,松一分,走得快;紧一分,走得稳。

活人要脸面,死人也一样,不能让他们在半道上散了架,成了孤魂野鬼。”

我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那些“客人”消失在雾深处,铜铃的轻响渐渐远了。

爷爷突然把烟杆往石板上一磕:“记着,咱们李家的本事,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到了你这辈,外面的人都说这是迷信,可你得信——有些东西,科学解释不了,祖宗的法子能管用。”

那年我八岁,还不知道“科学”两个字怎么写,只知道爷爷画的五雷符能劈死坟头的黑蛇,招魂术能让走失的孩童在梦里说出自己的位置。

十八岁那年,我背着行囊,揣着爷爷留下的铜铃和符咒,跟发小王刚进了城。

王刚比我早来两年,在电子厂打工,见了我就拍着肩膀笑:“东阳,你可算来了!

跟你说,城里跟咱山里不一样,啥都讲科学!

你那套‘本事’可别拿出来,让人当神经病。”

他租的出租屋在城中村,白炽灯的光惨白惨白的,照得墙上的霉斑格外显眼。

王刚给我递了瓶可乐:“你看这玩意儿,气泡水,厂里机器做的,比咱山里的泉水带劲。

还有这个,”他掏出手机,点开个视频,“这叫首播,能看见千里外的人,比你爷爷的‘千里眼符’厉害多了吧?”

我看着手机里扭动的人影,手里的铜铃硌得手心发烫。

那晚,王刚跟我讲了一整夜的“科学”:细胞、基因、电磁波、人工智能……他说爷爷的符咒是心理暗示,赶尸是古人的障眼法,那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只是暂时没找到答案。

“东阳,听我的,把你那些黄纸符收起来,找个正经活儿干。”

王刚的眼睛在灯光下发亮,“这世界早变了,不信迷信,信科学才是正道。”

我把铜铃和符咒塞进箱子底,找了份工地搬砖的活儿。

城市真大,楼比山里的古树还密,汽车比萤火虫还多,只是夜里听不见虫鸣,只有永不停歇的噪音。

王刚说得对,这里的人不信符纸,只信钞票;不信铜铃,只信手机。

首到那个雨夜。

工地上出了怪事。

连续三个晚上,总有个穿红裙子的女人站在塔吊下,举着把红伞,天亮就消失。

有个工友壮着胆子靠近,回来就发了疯,嘴里胡言乱语:“她没有脸……伞上的血在滴……”工头请了“大师”来看,摆了香案烧了纸,屁用没有。

后来又请了警察,查了监控,只拍到个模糊的影子,说是光线问题。

那天晚上轮到我守夜,雨下得跟瓢泼似的。

我躺在板房里,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很轻,踩在积水里,啪嗒,啪嗒。

我摸出箱子底的铜铃,刚摇了两下,板房的门就被风吹开了——红伞的一角探了进来,伞下的影子在地上扭曲,像条蛇。

“是你。”

我认出她了。

三天前她从塔吊上掉下来,脑浆溅在我脚边,我亲眼看着她的魂魄离体,被一股黑气拽着往黑暗里拖。

当时我想掏符咒,被王刚按住了:“别胡来!

警察看着呢!”

红伞慢慢转过来,伞下果然没有脸,只有个黑洞洞的窟窿,雨水从窟窿里灌进去,又从伞骨缝里渗出来,带着股铁锈味。

她的手搭在门框上,指甲缝里还嵌着水泥渣。

“帮我……”她的声音像被水泡过,“我女儿在医院……没医药费了……”我摸出爷爷画的“通阴符”,黄纸在雨里竟然没湿。

符咒点燃的瞬间,红伞剧烈地抖动起来,黑气从伞骨里冒出来,发出刺耳的尖叫。

她的影子渐渐清晰,露出张年轻的脸,眼角还挂着泪:“谢谢……”第二天,工地老板莫名其妙给了那女人的丈夫一笔“抚恤金”,正好够医药费。

王刚瞪着我手里的半截符纸灰,半天说不出话:“这……这怎么解释?”

我没说话,只是把铜铃重新挂回了腰间。

有些事,科学确实解释不了。

后来我换了份工作,在写字楼当保安。

这楼里总出事,十三楼的设计部,每到午夜就传来哭声,吓得清洁工都不敢上夜班。

物业请了电工查线路,又请了心理医生给员工做疏导,都没用。

有天晚上,我值夜班,听见哭声从楼梯间飘过来,断断续续的,像个小姑娘。

我顺着声音往上走,十三楼的走廊尽头,站着个穿校服的女孩,背对着我,肩膀一抽一抽的。

“小朋友,这么晚了怎么不回家?”

我问。

她猛地转过来,脸是青的,额头上有个窟窿——上周这里刚发生过意外,个实习生从楼梯上摔下来,当场没了气,就是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来给加班的姐姐送宵夜。

“我找不到姐姐……”她哭着说,“楼梯太黑了,我怕……”我想起爷爷的“招魂术”,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稻草人,用朱砂点了眼睛,又念了段口诀。

稻草人突然动了,朝着设计部的方向蹦过去,小姑娘的魂魄犹豫了一下,跟了上去。

设计部里,她的姐姐正趴在桌上哭,电脑屏幕上还放着姐妹俩的合照。

稻草人蹦到桌上,突然燃了起来,火光里,小姑娘的身影渐渐清晰,轻轻抱了抱她姐姐的后背。

姐姐猛地抬起头,西处张望:“丽丽?

是你吗丽丽?”

我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设计部的哭声停了,那个姐姐说,昨晚梦见妹妹了,妹妹说她不怕黑了,让她好好活着。

王刚听说这事儿,沉默了很久,突然说:“东阳,周末带我回趟老家吧,我想看看你爷爷的坟。”

回麻溪铺那天,雾还是那么大。

王刚跟在我身后,踩着青石板,眼睛瞪得溜圆——他看见村口的老槐树下,爷爷的“老朋友”正站着等我,还是那身黑袍,额头上的符纸微微发亮。

“这……这是……”王刚的声音都在抖。

“张家村的,三年前在外面出车祸,家里人穷,求我爷爷把他送回来。”

我摇了摇铜铃,“他等了三年,就想看看孙子满月。”

铜铃响过,黑袍人迈开步子,朝着村里走去。

王刚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蹲在地上,捂着脸:“我以前总说你迷信,说你爷爷是骗子……原来都是真的……”我没说话,只是把爷爷的烟杆递给了他。

烟锅里的烟叶还是去年的,点燃了,烟雾在雾里散开,带着股熟悉的味道。

“科学能解释很多事,但解释不了所有事。”

我望着远处的山,“就像这雾,科学说它是水汽凝结,可咱山里人知道,雾里有魂,有没说完的话,有没做完的事。”

王刚吸着烟,咳嗽了半天,突然笑了:“妈的,以前总觉得城里的灯比山里亮,现在才明白,山里的月光,能照见人心。”

那天下午,我们帮张家村的“客人”完成了心愿。

看着他的孙子被抱出来,小小的一团,在襁褓里咂嘴,黑袍人的符纸突然飘落,身影渐渐淡了,嘴角好像还带着笑。

王刚拍了拍我的肩膀:“东阳,教我画符吧,不求别的,至少以后遇见这事,我能知道该做点什么,而不是只会说‘迷信’。”

我笑了,从怀里掏出爷爷留下的符本,递给了他。

铜铃在雾里轻响,远处传来山雀的叫声,阳光终于穿透云层,照在青石板上,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有些传承,不是迷信,是前人用一辈子总结的经验;有些敬畏,不是愚昧,是对生命和未知的尊重。

城市的霓虹灯再亮,也照不进所有的角落,而我们这些“赶尸人”,不过是在科学照不到的地方,点亮一盏小小的灯,帮那些迷路的魂,找到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