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婆家的公交车慢得让人心焦。
苏牧靠在窗边,看着满街的自行车和少数几辆方头方脑的桑塔纳、富康,强烈的时代割裂感再次袭来。
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汽油味和路边早餐摊的食物香气,这是九十年代都市清晨特有的味道。
母亲坐在旁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亲戚家的琐事,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又换了新房子。
苏牧心不在焉地应着,目光却贪婪地掠过街景。
破旧待拆的巷弄,刚刚竖起围挡的工地,巨幅广告牌上印着“跨世纪”的标语这一切都提醒他,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又略显粗糙的时代。
他的大脑却没闲着,飞速盘算着。
第一桶金从哪里来他知道几只今年内会暴涨的股票,也记得几项很快就会普及的关键技术专利。
但启动资金是个问题,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里积蓄有限。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来解释自己突然拥有的“远见”。
或许,可以从解决一些现有的技术难题入手比如,那个困扰着早期互联网用户的“千年虫”问题衍生出的各种小bug,或者开发一些提高拨号上网效率的小工具对于这个时代的程序员来说可能是挑战,对他而言不过是随手就能解决的练习题。
在外婆家热闹而传统的家庭聚餐后,苏牧借口想逛逛,独自一人溜达到了附近的秦淮河边。
午后的阳光洒在浑浊的河水上,两岸的老房子斑驳陆离,游客还不多,显得有几分静谧。
他需要找个地方理清思路。
河畔有一家新开的“网吧”,招牌上的“因特网”三个字显得格外醒目。
苏牧推门走了进去,里面烟雾缭绕,十几台大脑袋显示器前坐满了年轻人,大多在玩着《红色警戒》或《星际争霸》。
开台机器,苏牧熟练地打开浏览器这个时候的IE浏览器简陋得可怜。
他尝试访问几个国内外知名的技术论坛和开源代码库,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至少能连接上。
他重点搜索了之前注意到的“异常电磁脉冲”相关信息,结果依然寥寥,那个帖子如同石沉大海,再无人讨论。
看来确实被当作了一次普通的设备故障。
略微放下心,苏牧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这个时代的网络技术。
他随意点开几个国内早期门户网站的页面,看着那缓慢的加载速度和简陋的HTML代码,职业病差点犯了。
优化空间太大了。
就在他下意识地在心里重构某个网站的连接协议时,眼角余光瞥见斜后方一个有些奇怪的画面。
那台电脑前坐着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看侧影年纪不大,应该是高中生。
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玩游戏或聊天,而是专注地看着屏幕上一串快速滚动的代码。
那代码的排版风格和注释习惯,让苏牧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甚至有点超前。
不像这个时代常见的编程风格。
更让他心头一跳的是,女孩屏幕一角开着一个很小的终端窗口,里面正在实时监控着某种数据流,其滤波算法呈现出的简洁和高效,远远超出了1999年民用领域应有的水平。
女孩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猛地转过头。
西目相对。
苏牧看到了一双异常清澈冷静的眼睛,瞳孔深处似乎掠过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以及一闪而逝的警觉那女孩迅速最小化了所有窗口,屏幕恢复到朴素的Windows 98桌面。
她拿起书包,站起身,没有再看苏牧一眼,径首走出了网吧,身影很快消失在秦淮河畔的人流中。
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
苏牧怔在原地。
是错觉吗一个高中女生,在1999年的网吧里,看着超越时代的技术代码他摇了摇头,试图驱散这个荒谬的想法。
也许只是个天赋异禀的计算机爱好者,或者自己重生产生了幻觉,看什么都觉得不寻常。
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屏幕,开始起草一份简单的计划书。
他决定先从开发一款针对国内拨号网络优化的“加速器”小程序开始。
这东西技术门槛对他而言极低,但市场需求明确,来钱快,也符合他“高中生电脑爱好者”的人设。
敲下几行关键的设计思路和算法要点,苏牧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未来的路还长,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正道。
至于那个奇怪的女孩或许,只是南京城另一个不起眼的插曲吧。
他关闭电脑,结账离开,融入了秦淮河畔略带潮湿的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