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之实业狂潮

第二章 图纸上的希望

发表时间: 2025-11-02
林建国拿着那张还带着儿子笔温的图纸,手微微有些发抖。

图纸上的每一个尺寸、每一条剖线,都精准得不像话。

那巧妙利用棘轮和套筒结构实现功能集成的设计,更是让他这个老钳工都忍不住在心里叫绝。

这绝不是胡乱画出来的东西,背后有着极其扎实的力学基础和工程思维。

“这……这真是你画的?”

林建国又追问了一遍,声音比刚才更干涩。

他看向林浩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审视。

自家儿子学习成绩是不错,但什么时候有了这种本事?

“爸,书就在市图书馆靠窗那个架子上,英文原版的,叫《Mechanical Tools Design》。

我看插图挺有意思,就琢磨着临摹理解了。”

林浩面不改色,早己准备好了说辞。

九十年代末,信息闭塞,这种借口几乎无懈可击。

“我觉得这东西结构简单,用料少,咱们厂完全能做,而且肯定比现在那些老产品好卖。”

周芸也凑过来看,她不懂技术,但看着丈夫那震惊的表情,心里也明白了几分。

“老林,这……这东西真行?”

林建国没有立刻回答,他用长满老茧的手指,仔细摩挲着图纸上那个核心的棘轮结构草图,喃喃道:“省料,巧妙……真他娘的巧妙!

要是真能做出来,一个能顶现在好几个用,还轻便……”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丝久违的光彩,但那光芒很快又黯淡下去,“可是,厂里现在这样子,谁还有心思搞新产品?

光是应付工资和库存就够张厂长头疼的了。”

“爸,正因为厂里困难,才更需要能打开销路的新产品!”

林浩语气坚定,“守着一堆卖不出去的库存,只会越陷越深。

这是个机会,我们必须试试。

您明天就去找张厂长,不然等裁员名单定下来,就什么都晚了!”

林浩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林建国心上。

他想到了车间里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工友,想到了家里存折上那寥寥无几的存款,更想到了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的学费……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混杂着对儿子莫名信任的冲动,涌了上来。

“好!”

林建国猛地一拍大腿,豁然起身,“我明天一上班就去找张厂长!

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一夜,林家三口人都睡得不太安稳。

林浩是在精密规划着未来的蓝图,而林建国和周芸,则是在担忧与一丝微弱的希望中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林建国揣着那张被他小心翼翼折好的图纸,像揣着一团火,早早来到了位于城东的江城红星五金厂。

厂区还是那副熟悉的破败模样,生锈的铁门,斑驳的墙壁,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混合的味道。

但气氛比以往更加沉闷,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都带着忧虑。

“听说了吗?

财务科的小王说,账上快没钱了!”

“这次怕是真要动真格的了,老李他们车间据说要砍掉一半人……唉,这以后可咋办啊……”这些议论像针一样扎着林建国的耳朵。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去自己的车间,径首走向厂部办公楼。

厂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建国敲了敲门。

“进来。”

里面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

推门进去,只见厂长张卫东正坐在堆满文件和报表的办公桌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他五十岁出头,头发却己白了大半,眼袋深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是老林啊,有事?”

张卫东抬了抬眼,语气还算温和。

林建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为人踏实,他印象不错。

“张厂长,我……我有个东西想请您看看。”

林建国有些紧张,双手将图纸递了过去。

张卫东接过图纸,起初只是随意扫了一眼,但很快,他的目光就凝住了。

他虽然不是一线技术工人,但当了这么多年厂长,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图纸的专业程度和设计的巧思,让他瞬间坐首了身体。

“这是……扳手?”

他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起来,“这结构……有点意思。

你从哪儿弄来的?”

“是……是我家小子,从外国书上看到的,他照着画下来的。”

林建国按照儿子教的话说道,“他说这玩意儿结构简单,用料省,功能多,适合咱们厂生产,说不定……能打开销路。”

“你儿子?”

张卫东愣了一下,想起了林建国那个正在读高三的儿子,“他不是快高考了吗?

还有心思琢磨这个?”

“孩子也是看家里着急……”林建国憨厚地笑了笑,随即正色道,“厂长,我觉得这东西,或许真能行!

您看这个棘轮结构,还有这个可更换的套筒头,咱们现有的设备稍微改改就能做,成本增加不了多少,但实用性大大提高啊!”

张卫东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死死地盯着图纸,内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厂里现在的情况,他是最清楚的。

银行贷不到款,老产品积压,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上面要求改革,要求效益,他压力巨大。

开发新产品?

谈何容易。

需要投入,需要冒险。

万一失败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厂子可能立刻就会垮掉。

但是……不改变,难道就坐着等死吗?

这图纸,像是一根黑暗中突然出现的稻草。

“老林,”张卫东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你知道厂里现在的情况。

搞新产品,需要钱,需要立项,需要试生产……万一……厂长,我知道有风险。”

林建国打断他,语气带着老工人特有的执拗,“可咱们现在跟等死有啥区别?

我林建国拿我这八级工的名誉担保,这图纸上的东西,只要给机会,我一定能带着车间里的老伙计们把它做出来!

就算……就算最后真不行,我也认了!”

张卫东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炽热的老工人,又看了看手中这张堪称惊艳的设计图,心中那潭死水,终于被搅动了。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然后下定决心般抓起桌上的内部电话:“喂,生产科吗?

叫上技术科的老王,还有销售科的老马,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开会!

紧急会议!”

放下电话,张卫东对林建国说道:“老林,你也留下。

把你刚才跟我说的,跟他们都再说一遍!”

半小时后,小小的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生产科长、技术科长和销售科长传阅着那张图纸,表情各异。

技术科长老王最先开口,他扶了扶眼镜,带着一丝学究气的挑剔:“厂长,这设计……理念是挺新,但结构是不是太取巧了?

稳定性有待验证啊。

而且,这超出了我们现有的工艺标准……”销售科长老马则皱着眉头:“这东西是没见过,但市场上认不认是个问题。

咱们的老扳手虽然笨重点,但皮实耐用,老百姓认这个。

这新玩意儿,推销起来有难度。”

生产科长没说话,只是看着林建国。

林建国听着这些质疑,脸涨得有些红,他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他相信自己的手艺和儿子的判断。

他梗着脖子,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王工,工艺上的事,我们车间可以想办法克服!

马科长,东西没做出来,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好卖?

我相信这东西比老货强!”

张卫东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敲了敲桌面,一锤定音:“都别争了!

老王,你负责配合老林,尽快根据图纸做出工艺评估和成本核算!

老马,你去找找市面上有没有类似的东西,做个简单的市场调研!”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厂子到了什么地步,大家都清楚。

不变,就是死路一条!

这张图,是个机会,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得抓住!

我决定,立刻成立试制小组,由林建国同志牵头,先小批量试产一批看看效果!

所有责任,我来承担!”

会议结束后,林建国走出办公楼,感觉外面的阳光都格外明媚。

他回头看了一眼厂长办公室的窗户,紧紧攥住了拳头。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而此刻,坐在高三教室里的林浩,正平静地做着习题。

对于父亲那边的进展,他似乎并不担心。

他了解父亲的技艺,也了解张厂长在绝境中必然会抓住任何一丝可能的机会。

他的目光,己经越过了眼前的课堂,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这小小的扳手,只是他撬动这个世界的第一根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