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阅书苑 > > 录像里的人没动,但在对我眨眼(一种数据)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录像里的人没动,但在对我眨眼一种数据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录像里的人没动,但在对我眨眼》,讲述主角一种数据的甜蜜故事,作者“辰时净雨”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本书《录像里的人没动,但在对我眨眼》的主角是数据,一种,属于悬疑惊悚,推理类型,出自作家“辰时净雨”之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38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1 12:23:19。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录像里的人没动,但在对我眨眼
主角:一种,数据 更新:2025-10-21 14:14:3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屏幕的冷光,是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唯一顽固的光源,像一枚冰冷的眼睛,
镶嵌在凌晨的黑暗中。我,陈末,一个靠代码糊口的自由职业者,
正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监控画面。窗外城市的喧嚣早已沉寂,只剩下主机风扇单调的嗡鸣,
与我不自觉屏住的呼吸交织在一起。时间戳显示:凌晨三点零七分,画面里,
我侧躺在单人床上,被子盖到胸口,呼吸平稳,
睡相还算安详——这本该是又一个平凡无奇的夜晚。这个智能监控是我图省事买的,
能连接手机,实时查看,自动上传云端。大多数时候,它只是个沉默的电子摆设,
一个给我这种独居者提供些许虚假安全感的符号。直到三天前。
我习惯在睡前快速浏览一下当夜的睡眠录像缩略图,与其说是检查,
不如说是一种略带强迫症的习惯。那天,我的目光扫过凌晨三点左右的片段时,
指尖在鼠标滚轮上顿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像一根冰冷的针,
轻轻刺了一下我的后颈。没有明显的异常,但某种直觉拉住了我。倒回去,正常速度播放。
画面里的我睡着,一切如常。再倒回去,慢放,百分之五十速度。依旧正常。
百分之二十五速度,画面开始出现轻微的跳跃感。……等等。
就在时间戳精确跳到 03:00:37 的瞬间,
画面里那个原本应该沉浸在深度睡眠中的“我”,
头颅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镜头方向偏转了一个微小的角度。
那不是翻身带来的自然转动,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调整。紧接着,那个“我”的嘴角,
以一种完全不符合睡眠肌肉松弛状态的、极其缓慢而稳定的速度,向上牵起,
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无声的微笑。笑容凝固在像素构成的脸上,对着镜头,持续了整整两秒,
眼神的区域仿佛带着一种穿透屏幕的凝视。然后,一切恢复原状,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现实中的我,当时正躺在床上,对此一无所知。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冷汗几秒钟内就浸湿了我后背的T恤,黏腻地贴在皮肤上。第一章:双影“肯定是bug。
”我几乎是立刻出声否定,试图用理性安抚那颗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脏。“光线折射?
数据压缩产生的图像错误?或者是……我最近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长期面对屏幕,
偶尔的视觉疲劳和认知错觉并非不可能。我不信邪地反复回放那短短的几秒钟。一遍,两遍,
十遍……那个微笑在一次次重复观看中,非但没有变得寻常,反而愈发清晰、诡异。
它不像任何一种我熟知的人类表情,里面没有任何愉悦或温暖的成分,
只有一种冰冷的、审视的意味,仿佛在确认着什么,又像是在嘲讽着我的惊骇。
我必须从技术层面找到解释。我调出了原始数据流,逐行检查时间戳。分秒不差。
我仔细检查了网络日志,在那个精确的时间点,没有异常的数据包丢失或重传记录。
我甚至重启了路由器,重置了监控摄像头,重新格式化了本地存储卡,
抱着一种近乎仪式化的心态,希望能抹去这令人不安的痕迹。做完这一切,
已经是第二天晚上。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入睡,第二天一早,眼窝深陷地立刻扑到电脑前,
查看昨晚的录像。03:00:37。那个微笑,依旧准时出现在屏幕上。
位置、角度、弧度,分毫不差,像一道被精准刻录在时间轴上的诅咒。
恐惧开始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勒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我决定求助官方。
联系了监控品牌的客服,经过漫长的转接和令人烦躁的等待音乐,
终于连上了一个语气平淡的技术工程师。“您好,
我的监控录像在特定时间点出现了异常画面,里面的人物有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动作。
”我尽量让自己的描述显得专业、客观,避免被当成疯子。
对方要求我提供设备序列号和异常时间段。我照做了。几分钟后,客服回复,
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先生,我们后台检测了您的设备数据和云端录像,系统运行正常,
未发现您所说的异常数据包或图像错误。”“不可能!”我有些失控地提高了音量,
“录像就在这里,我发给你看!”我把那段从37秒开始的视频片段截取下来,发了过去。
等待的每一秒都格外漫长。又过了几分钟,客服回复,
语气带着那种训练有素的、程式化的耐心:“先生,我们收到的录像文件显示,
在该时间段内,用户处于正常睡眠状态,未检测到任何异常动作。
请问您是否在本地播放器上遇到了解码问题?建议您更新播放器解码器试试。”解码问题?
我用的可是能直接读取原始流数据的专业播放器。一股凉意顺着脊椎爬升。
我要求他明确确认他们看到的录像具体内容。“先生,我们云端存储的版本显示,
您在凌晨三点至三点十分期间,一直保持睡眠姿势,没有抬头,也没有……微笑。
”我的血彻底凉了半截。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我立刻登录云端账户,
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下载了对应时间段的录像文件。
文件名、时间长度都和我本地的一样。我深吸一口气,点开播放。03:00:37。
画面里,我安静地睡着,一动不动,呼吸平稳。直到三分十秒过去,没有任何异常。
那个诡异的抬头和微笑,消失了。仿佛它只存在于我本地的存储里,
只存在于我的电脑屏幕上,只针对我一个人展示。两份录像。两个版本。一个平静如常,
一个藏着鬼魅。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包围了我。第二章:夜游恐慌彻底攫住了我。
这绝不是简单的系统错误,也不是我精神恍惚产生的幻觉。有什么东西,
介入了我的监控系统,并且,它在有选择地展示着什么。它在跟我玩一个诡异的游戏。
我开始疯狂地回溯过去几周,甚至试图调取更早的录像。白天的一切正常,人来人往,
我敲代码、吃饭、走动,两个版本的录像几乎完全同步,找不出破绽。差异只出现在深夜,
在我熟睡之后,仿佛夜幕是它的保护色。而且,并非每晚都有。最初是极其细微的差别,
需要逐帧对比才能发现,比如录像A里的我翻了个身,
录像B里的我手臂位置差了零点几毫米,或者手指弯曲的角度略有不同。
然后是动作的轻微延迟,录像B里的“我”会比A慢上几帧完成同一个动作,
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种差异在缓慢地、持续地扩大,像一种缓慢滋生的病毒。
直到那个微笑的出现,像一个临界点被突破了。从此,异常开始升级。紧接着,
我发现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规律。在出现“微笑事件”之后的那几晚,
录像B那个异常版本里的“我”,开始在凌晨三点整,准时从床上坐起来。
不是睡眼惺忪、依靠手臂支撑的起身,
是那种非常利落的、腰部直接发力、毫无预兆的直挺挺坐起,像是被无形的线猛然拉起。
然后,这个“我”会下床,穿着和我一模一样的睡衣,用一种略显僵硬但目标明确的步伐,
像是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径直走向卧室门口,开门,走出去,消失在监控范围外。
整个过程,无声无息,精准得可怕。现实中的我,在床上酣睡,对这一切毫无知觉。
他去了哪里?去做什么?这个“他”到底是谁,或者……是什么?一个念头闪过,
我立刻检查了房门的电子锁历史日志。当那些记录呈现在屏幕上时,
我的呼吸几乎停止——在那些录像B记录“我”出走的夜晚,凌晨三点左右,
门锁确实有被从室内打开并关闭的记录!时间点完全吻合!而我对此毫无记忆!
我从未在凌晨三点醒来并出门过!我必须亲眼见证。
我决定在下一个可能发生“出走”的夜晚熬夜,决心要亲眼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或者……是什么“我”,在凌晨三点起床。我灌下大量浓咖啡,把房间所有灯光都调到最亮,
试图驱散阴影。我坐在正对房门的椅子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门把手,
手里紧紧攥着一根棒球棍,手心全是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心脏在寂静中狂跳。然而,
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无论我白天睡了多久,精神多么亢奋,一到凌晨两点五十分左右,
一股无法抗拒、深沉如海的睡意就会猛地将我淹没。那不是自然的困倦,
更像是一种被强制关机的感觉,意识如同被拉闸断电,瞬间断线,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再次恢复意识,总是天快亮的时候。醒来后,头昏脑胀,浑身乏力,
像是经历了一场重体力劳动。查看监控,录像B里必然记录着“我”准时起床出门的影像,
而门锁日志也再次冰冷地证实了门的开启。我被某种未知的力量,
精准地“屏蔽”在了那个关键的时间点之外。它不让我看,不让我知道。
第三章:蔓延的阴影我的生活开始彻底失控。白天精神恍惚,黑眼圈浓重,
写的代码错误百出,对周围的一切声响都充满神经质的怀疑。我不敢再看监控,
那段漆黑的录像窗口像是一个深渊,却又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点开,像上了瘾的自虐,
既恐惧又渴望找到新的线索。那个录像里的“第二我”,它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越来越自然,
最初的那种僵硬感几乎消失了。有时,它甚至会坐在我的电脑前,
屏幕的光映在它没有表情的脸上,一动不动,仿佛在沉思,或者……在学习我的行为模式。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知道,这到底是我一个人的噩梦,还是某种更广泛现象的一部分?
一个危险又充满诱惑的念头冒了出来:查看整栋楼的公共区域监控。
我们这栋公寓楼比较老旧,管理松散,但楼道和电梯里还是安装了基础的监控摄像头。
我凭着技术宅的手腕和一些不太能见光的小手段,设法绕过了简单的权限验证,
接入了大楼的监控系统后台。心跳如鼓,既怕一无所获,更怕发现无法承受的真相。
我首先调取的,自然是那些“我”出门的凌晨三点左右的楼道和电梯录像。
心脏几乎要跳出喉咙。画面中,那个“我”确实走出了房门。它没有坐电梯,
而是径直走向了光线昏暗的安全楼梯。在楼梯间的摄像头里,它稳定地下行,
但不是离开大楼,而是……走向了位于地下室、通常无人问津的配电房和网络设备间!
它在那些布满灰尘和线缆的地方停留,有时只是静静地站着,面向墙壁,有时会伸出手,
用指尖轻轻触摸那些电箱和服务器机柜,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
带着一种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意图。更让我头皮发麻、浑身冰凉的发现接踵而至。
在检索其他时间点的监控记录时,我看到了“别人”。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