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银杏树下的传承林晓赵明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银杏树下的传承林晓赵明

银杏树下的传承林晓赵明完本热门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银杏树下的传承林晓赵明

江卫之畔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银杏树下的传承》男女主角林晓赵明,是小说写手江卫之畔所写。精彩内容:本书针对婆媳之间矛盾开始,到后来两者之间互相体谅,共同过好日子展开讲诉,媳妇体谅婆婆的不易,婆婆理解媳妇的辛苦…

主角:林晓,赵明   更新:2025-10-21 19:11: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周六的早晨,婆婆刘芳拖着两个看起来比她自己还要沉重的大行李箱,风尘仆仆地站在了家门口。

她今年六十出头,身材瘦小,背脊却挺得笔首,一头短发染得乌黑发亮,显得精神矍铄。

此刻,她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即将见到孙子的殷切期盼和喜悦。

“妈!

路上辛苦了吧?

快进来快进来!”

赵明听到门铃声,一个箭步从厨房冲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赶紧伸手接过母亲手中那两个看起来分量不轻的行李箱。

五岁的小宝原本躲在妈妈林晓的身后,探出半个小脑袋,怯生生地打量着这位不算陌生的奶奶。

在妈妈眼神的鼓励下,他小声地叫道:“奶奶!”

“哎哟!

我的乖孙!

可想死奶奶了!”

刘芳一听到孙子的声音,脸上立刻像绽放的菊花一样笑开了花,她几乎是立刻蹲下身,也顾不上旅途的劳累,一把将小宝结结实实地搂进怀里,不住地摩挲着他的小脑袋。

林晓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微笑,声音温和地说:“妈,欢迎您来。

路上还顺利吗?”

刘芳这才抱着小宝站起身,上下打量了林晓一眼,目光在她略显单薄的家居服上停留了一瞬:“还行吧,就是火车上那个空调啊,开得太足了,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有点受不了。”

她说着,还配合地搓了搓自己的手臂,仿佛那寒意还未散去,“你们这房子看着不错,比照片上看着要宽敞亮堂些。”

“妈,您先到沙发上坐着歇会儿,喝口水缓缓。

我去给您倒杯热茶。”

林晓感到后背有些不易察觉的僵硬,她迅速转身走向厨房,借着倒水的间隙,轻轻舒了一口气。

就这样,三个成年人外加一个孩子的同居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

起初的几天,大家还都保持着小心翼翼的客气,像踩在刚刚结冰的湖面上,生怕用力过猛就会打破这脆弱的平静。

刘芳会抢着做家务,林晓则会客气地推让;吃饭时,大家的话题都谨慎地围绕着天气、电视节目和不痛不痒的邻里新闻展开。

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总是在悄然涌动。

很快,一些细微的摩擦便开始像水底的泡泡一样,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周二的晚餐时分,餐桌上摆着简单的三菜一汤。

林晓指着儿子碗里剩下的一小撮青菜,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小宝,乖,把碗里的青菜吃了,不能挑食哦。”

小宝撅着小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要不要,青菜不好吃!”

“不许挑食,营养要均衡才能长高高。”

林晓坚持道,试图跟儿子讲道理。

就在这时,一首默默吃饭的刘芳突然插话道:“哎呀,孩子不想吃就别勉强他了,你看他那小表情,多委屈。

来,乖孙,奶奶给你夹块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可香了!”

说着,她就夹起一大块油光红亮的红烧肉,要往小宝碗里放。

林晓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妈,小孩子不能只吃肉,蔬菜里有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光吃肉营养不均衡,对肠胃也不好……哎呀,我养大明子的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穷讲究。”

刘芳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打断了林晓的话,语气里带着过来人的笃定,“你看他现在不也长得高高壮壮、健健康康的?

孩子嘛,吃得开心最重要。”

赵明坐在桌子对面,在底下悄悄伸脚,轻轻碰了林晓一下,同时递给她一个充满恳求的“别计较,忍一忍”的眼神。

林晓看在眼里,胸口一阵发闷,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将涌到嘴边的话和心中的不快一起压了下去,默默地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米饭,感觉原本可口的饭菜此刻变得味同嚼蜡。

真正的矛盾,在刘芳搬来的第二周,如同被压抑许久的火山,彻底爆发了。

那天半夜,小宝的房间里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闹声。

林晓和赵明被惊醒,披上衣服就冲了过去。

只见小宝小脸烧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躺在床上不安地扭动着,哭声都带着嘶哑。

林晓心里一紧,赶紧拿出电子体温计塞到儿子腋下。

几分钟后,体温计发出“嘀”的一声,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39.2度。

“烧这么高!

得赶紧去医院!”

林晓的声音因为着急而有些发抖,她己经转身开始手忙脚乱地给小宝穿外套,准备拿医保卡和钱包。

“去什么医院!

大半夜的折腾孩子干什么!”

刘芳闻声也赶了过来,身上只披了件外套,她一把拦住正要抱起孩子的林晓,语气坚决,“小孩子发烧很正常,不是什么大事!

用被子捂一捂,发发汗就好了!

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妈!

现在不是以前了!”

林晓的声音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混合着担忧和愤怒,“持续高烧很危险,可能会引发高热惊厥,就是抽搐!

必须得去医院让医生看看!”

“我养过孩子还是你养过?”

刘芳见林晓不听她的,嗓门立刻提高了八度,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大半夜的抱着孩子往医院跑,没病也得折腾出病来!

听妈的,用酒精给他擦擦身子,捂上厚被子睡一觉,明天早上准好!”

赵明被这激烈的争吵彻底吵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儿童房,满脸茫然:“怎么了?

吵什么呢?”

“你儿子发高烧,烧到39度多了!

我要带他去医院,妈不让!”

林晓急得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声音里带着哭腔。

“明子,听妈的,没错!”

刘芳转向儿子,语气不容置疑,“先用土法子试试,不行明天再说。

大半夜的去医院,挂号排队,不是让孩子活受罪吗?”

赵明看看面色铁青、态度坚决的母亲,又看看急得快要哭出来的妻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额头急出了汗。

“要不……要不咱们先观察一下?

用温水擦擦身体看看?”

他试图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声音里充满了犹豫。

林晓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猛地抬起头,用一种陌生的、尖锐的目光盯着赵明:“赵明!

你儿子烧到39度多了!

你让我‘观察’?!

你摸摸他的额头,烫得都能煎鸡蛋了!

好,你们不去,我自己带孩子去!”

巨大的失望和担忧像冰水一样浇遍全身,她心一横,一把抱起哭闹不止、浑身滚烫的小宝,就要往门外冲。

刘芳见状,一个箭步挡在卧室门口,张开双臂拦住去路,语气又急又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当妈的怎么能这么任性!

大半夜的吓着孩子怎么办?

我说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

积压了许久的委屈、担忧和不满在这一刻终于冲破了临界点,林晓彻底爆发了,她冲着挡在面前的婆婆大声喊道:“让开!

我是他妈妈,我知道什么对他最好!

您那一套早就过时了,不科学!

会害了孩子的!”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瞬间刺中了刘芳内心最敏感脆弱的地方。

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指着林晓,半天才颤声说道:“你……你说什么?

你再说一遍?

我害我自己的孙子?!”

赵明眼看局势失控,赶紧上前用力分开对峙的两人,像一堵墙一样隔在中间,声音因为焦急而嘶哑:“都别吵了!

妈,您少说两句!

晓晓,你也冷静点!

妈,您先回房休息,别气坏了身子。

晓晓,你去给小宝穿厚点,我这就去车库开车,咱们马上去医院!

马上!”

最终,这场深夜的闹剧以一家三口凌晨两点赶往医院急诊而暂时告终。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诊断结果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烧。

医生给开了退烧药,嘱咐回家后多给孩子喂温水,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出现反复或精神不佳再及时复诊。

回家的路上,车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小宝吃了退烧药后,在林晓怀里沉沉睡去,小脸上的潮红褪去了一些。

赵明专注地开着车,几次偷偷从后视镜里看向后排面无表情的妻子,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缓和气氛,但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口。

那晚之后,家里的气氛骤然降到了冰点。

林晓和刘芳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互相避开对方,尽可能减少碰面。

即使不得不在同一空间,交流也仅限于“吃饭了”、“嗯”、“我出去了”这类必要且冰冷的日常对话。

赵明夹在中间,像块夹心饼干,试图调解却收效甚微,反而常常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