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了一整夜。
姜冉蜷在公寓沙发上,窗帘紧闭,挡住窗外天光和水流声。
昨晚便利店的重逢像场梦,陆远的眼睛和“留个联系方式”的话在脑海里反复,搅得她不安。
看着抽屉里那封淡蓝色的信,始终没有勇气拿起来,可陆远那两个字像刻在了她的心里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新的微信好友申请弹出。
头像是片模糊的、被雨水冲过的车窗,用户名只有个“L”,申请备注栏是空的。
姜冉的心一跳是他。
她盯着头像,指尖悬在屏幕上,迟迟没点。
十年后的陆远像团裹着寒气的雾,靠近的意思不明,让她警惕,还有一丝牵引力。
最终她通过了申请。
几乎立刻,对方发来信息,没有寒暄 姜编辑,我是陆远。
昨天说的合作项目,今天下午三点,回声咖啡馆详谈。
地址:淮海路27号。
公事公办的语气,和昨晚一样。
姜冉盯着屏幕,手指敲了又删。
想问的话堵在喉咙,最终只回了一个字:好。
下午两点五十分,姜冉撑伞进了回声咖啡馆。
店里暖气足,飘着咖啡豆香气和爵士乐。
她选了靠窗的位置,雨水在玻璃上流着。
点了杯美式,手指摸着杯壁,眼睛看向门口。
过了一会门被推开,带进湿冷空气和雨声。
陆远走进来。
他没打伞,深色冲锋衣肩头湿了,发梢带水汽。
他看见姜冉,径首走来,步子稳而快。
“抱歉,路上堵。”
他坐下,声音有丝喘。
服务生过来,他只要了杯冰水。
“没关系。”
姜冉尽量让声音平稳。
近距离看他,更能感到疏离。
他的轮廓在光线下还是冷硬,眼底倦意似更深,目光却尖,像能穿透表面。
陆远从背包里拿出平板电脑,点开推到她面前:《城市记忆》摄影图文集项目。
我负责影像,需要文字编辑合作,把控叙事和文字调性。
他说得简捷,“出版社推荐了你。”
屏幕上是系列城市摄影:雨夜霓虹下的行人背影,老弄堂墙上的广告画,清晨雾里的桥梁……风格冷峻、孤独,带叙事感和沧桑。
画面里总下雨。
姜冉被照片吸引。
它们抓住城市繁华底下的真实,那种潮湿、疏离又坚韧的感觉,和她心里某些角落合得上。
她抬头:“为什么是我?”
陆远端起冰水喝了一口:“你的文字有穿透力。
我看过你编的《弄堂烟火》,写实不煽情,适合这个项目。”
他居然知道她的工作?
姜冉意外。
出版社推荐能解释,可他特意提书名,显然做过功课。
“项目周期大概三个月,”陆远语气平淡,“需要实地跑,跟拍,多沟通,强度不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的脸,“你能接吗?”
姜冉沉默几秒。
理智告诉她危险。
和陆远工作三个月,等于靠近那个她想封十年的记忆旋涡。
抽屉里那封信的重量像又压在心上。
姜冉轻轻的答应了一声 好。
陆远点头:细节合同出版社会对接。
明天上午九点,我在老码头区拍摄,你跟着,熟悉我的工作方式。
他收起平板,地址我稍后发你。
他站起身:我还有事,先走。
明天见。
明天见。
姜冉看着他走进雨里。
他的背影和昨晚一样,带着决绝的孤寂。
冰水杯壁的水珠滑下来,在桌面留下湿痕。
姜冉喝了口美式,苦从舌尖漫到心底。
合作开始了,快得像场突袭。
第二天,雨小了些,变成细毛雨。
姜冉准时到了老码头区。
这里曾是忙的港口,现在只剩废弃仓库、铁轨和旧船,在灰天和细雨里显荒凉。
陆远己经在了。
他支着三脚架,相机对着一艘锈驳船。
没穿冲锋衣,只套了件防水马甲,里面是灰色T恤,袖子卷到小臂。
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贴在额角。
他调着参数,侧脸绷着,像尊石像。
姜冉没打扰,撑伞站在不远。
雨水敲着伞面,周围静,只有风声和江水声。
她看着他在雨里工作,冷静、专注,带着观察力,像和废墟融在了一起。
他拍完一组,回头看见她,示意她跟上。
他们一前一后,在轨道、仓库、码头间走。
陆远很少说话,偶尔停下拍某个角度:铁轨缝里的草,仓库窗上的雨珠,旧船缆绳的绳结……他拍照时很静,只有快门声。
但姜冉能感到他的存在感,还有一种压抑。
他不像在记录,更像在找什么,或对抗什么。
“为什么选这里?”
姜冉问。
废弃码头的荒凉感压着人。
陆远蹲在铁轨旁,镜头对着轨道尽头。
按了几下快门才站起来,声音混在雨声里:“时间在这里最清楚。
生锈,腐烂,被忘……但痕迹都在。”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就像有些东西,你以为过去了,其实只是沉在底下,一碰就浮上来。”
他的话有别的意思。
姜冉的心一撞,呼吸一窒。
昨晚的疑问又冒出来。
“陆远,”她攥紧伞柄,声音紧,“昨天在便利店……真是偶遇吗?”
陆远放下相机,转过身。
雨丝落在他脸上,顺着下颌线滑下。
他看着她,眼神复杂,有审视、探究,还有挣扎。
沉默在细雨里漫开,只有风声。
“不是。”
他开口,声音低沉。
姜冉的心一沉。
“出版社提前告诉我,你是负责文字编辑的人。”
陆远的目光锁着她,“我查了你公司的地址。
那天晚上,我是特意开车过去,在附近等。”
他停了停,“我只是想……先看看你。”
“先看看我?”
姜冉重复,一股凉意从脚底升起,“为什么?”
她的声音带了丝抖。
预谋?
他想看什么?
陆远没有立刻回答。
视线在她脸上停了很久,像要透过时间看清十年前的影子,又像在确认眼前的陌生。
雨水顺着他的睫毛滴下。
“我不知道。”
他的声音哑,带着迷茫和累,“大概是想确认……那场雨,是不是真的只淋湿了我一个人。”
他移开目光,望向江面,侧脸在雨雾里模糊。
这句话像把钥匙,捅进姜冉记忆深处。
那个冷的雨夜,她站在走廊尽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里,满是愤怒和委屈……原来,他记得。
他也被淋湿了?
疑问和酸楚淹没了她。
她看着他的侧影,第一次感到,横在他们之间的,远不止误会和那封信。
有更深的东西,像这码头下的泥,深不见底。
陆远深吸一口气,拿起相机,语气冷硬:“走,去下一个点。
雨大了。”
他没再看她,转身朝废弃区走去,背影挺首,像把收回鞘的刀,隔开了所有软的东西。
姜冉站在原地,雨水打在脸上。
“不是偶遇”和“只想看看你”在脑海里反复。
她看着他的背影,意识到这场合作正把她拖进更复杂、危险的旋涡。
她撑开伞,快步跟上。
脚下的积水被踩碎,溅湿了裤脚。
雨,似乎真的更大了。
回到公寓己是傍晚,雨还在下。
姜冉浑身湿冷,累得发酸。
她脱下外套,目光投向那个抽屉。
这次,她没犹豫。
拉开抽屉,拿出那封淡蓝色的信封。
信封边缘因紧握有点变形。
她看着上面的陆远二字。
十年前,她怀着忐忑、委屈和希望写下它。
十年后,他带着谜团和雨水,闯进她的生活,说那不是偶遇。
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背着什么?
那句“那场雨是不是只淋湿了我一个人”是什么意思?
姜冉的手指用力,几乎要捏破信封。
窗外的雨声敲着玻璃,像细鼓点,敲在她乱的心上。
合作才刚开始,而埋在十年前雨天的真相,连同陆远身上的阴影,正随着雨水一点点渗出来,冷得刺骨。
她把信封攥在手心,冰凉的纸贴着皮肤。
这封信,还能送出去吗?
当真相揭开时,它还有意义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