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阅书苑 > > 赴考书生赶考之路张秀才李子树小说完整版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赴考书生赶考之路(张秀才李子树)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其他《赴考书生赶考之路》,男女主角张秀才李子树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又大又甜大蕃茄”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主角分别是李子树,张秀才的其他,古代,萌宝,养崽文,如懿衍生小说《赴考书生赶考之路》,由知名作家“又大又甜大蕃茄”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1157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2 01:44:29。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赴考书生赶考之路
主角:张秀才,李子树 更新:2025-10-22 04:06:3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李子树第一次觉得自己像粒被风卷着的草籽,是在离开青溪村的第三个清晨。天还没亮透,
官道旁的槐树林浸在雾里,枝桠间漏下的微光把路面照得斑斑驳驳。他背着半旧的蓝布书箱,
箱底压着母亲连夜缝的棉絮,还有父亲临终前攥着的那方砚台——砚台边角磨得光滑,
刻着“守正”二字,是二十年前父亲中秀才时先生给的赏赐。“子树,到了京城要是苦,
就回来。”母亲送他到村口老槐树下时,声音里裹着哭腔,
却还是把攒了半年的碎银子塞进他手里,“别学你爹,一辈子死心眼,守着这破村子,
守着那几本破书……”李子树没接话,只是对着母亲磕了三个头。他知道母亲的意思,
父亲一辈子只中过秀才,后半生靠教村里的孩子认字糊口,五十岁上染了风寒,没钱抓药,
就那么走了。母亲怕他重蹈覆辙,怕他把一辈子耗在“功名”两个字上,最后落得一场空。
可他不能回头。青溪村太小了,小到抬头就能看见天的尽头,
小到村里的人一辈子没走出过三十里外的县城。他想看看京城的样子,
想看看状元游街时的盛况,想让“李子树”这三个字,能出现在皇榜之上,
能让九泉之下的父亲,也能瞑目。他沿着官道走,走得脚底板发疼,就找块干净的石头坐下,
从书箱里掏出《论语》来读。书是父亲留下的,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卷得厉害,
可他读得认真,一字一句,像要把那些字嚼碎了咽进肚子里。走了约莫半个月,
他到了一个叫“落马坡”的地方。这地方名字不好听,地势却险要,两面是山,
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路,路边的草丛长得比人还高。李子树正想加快脚步,
忽然听见草丛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呻吟声。他心里一紧,握紧了手里的书箱——书箱里除了书,
就只有一把母亲给的剪刀,是用来剪灯花的,没什么用处。可他还是壮着胆子,
拨开草丛往里面看。草丛里躺着个穿灰布衣裳的汉子,约莫三十来岁,脸上沾着血,
左腿不自然地扭曲着,看样子是从马上摔下来的。汉子看见他,眼里闪过一丝警惕,
随即又软了下去,声音沙哑:“小……小兄弟,能不能给口水喝?”李子树犹豫了一下。
他娘说过,出门在外,少管闲事,免得惹祸上身。可看着汉子痛苦的样子,他又实在不忍心。
他从书箱里拿出水囊,递到汉子嘴边,又把自己带的干粮掰了一半给她。汉子喝了水,
吃了干粮,精神好了些。他看着李子树,问:“小兄弟,你这是要去哪儿?”“去京城赶考。
”李子树如实回答。汉子笑了笑,眼里却没什么笑意:“京城好啊,遍地是黄金,
可也遍地是陷阱。你这书生,看着老实,到了京城,可得小心些。”李子树没接话,
只是问:“大哥,你是怎么摔下来的?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医馆?”汉子摇摇头,
脸色沉了下去:“不用了,我自己的事,自己能解决。”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
玉佩是白玉的,上面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看起来很是贵重。“小兄弟,
多谢你给我水和干粮。这块玉佩,你拿着,就当是谢礼。”李子树连忙摆手:“大哥,
我不能要你的东西。举手之劳而已。”“你拿着。”汉子把玉佩塞进他手里,语气坚定,
“这玉佩对你有用。你到了京城,要是遇到难处,就去城南的‘悦来客栈’,
找一个叫‘鹰九’的人,把玉佩给他看,他会帮你的。”李子树还想推辞,
汉子却已经闭上了眼睛,像是累极了。他没办法,只好把玉佩收进怀里,
又帮汉子把草丛理了理,让他躺得舒服些,然后才背着书箱,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
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他回头一看,
只见一群穿着黑衣的人骑着马,朝着落马坡的方向赶来,为首的人脸上带着一道刀疤,
眼神凶狠,看起来不是善茬。李子树心里一慌,连忙加快脚步,钻进了路边的树林里。
他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着那群黑衣人骑马经过,心里却在想,刚才那个汉子,
会不会和这些黑衣人有关?那块玉佩,又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不敢再多想,
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他原本以为,赶考之路,不过是读书、赶路,可没想到,
才走了半个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玉佩冰凉,
却让他心里有了一丝莫名的不安。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树林渐渐稀疏起来,
前面出现了一个小镇。小镇不大,只有一条主街,街上有几家客栈和商铺,看起来还算热闹。
李子树松了口气,他已经走了大半天,又累又饿,正好可以在小镇上歇一晚,
明天再继续赶路。他找了家最便宜的客栈,叫“来福客栈”,花了两文钱,
开了一间最简陋的房间。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窗户还破了个洞,
风从洞里灌进来,吹得人发冷。可李子树已经很满足了,他从书箱里拿出干粮,
就着水囊里的水,草草吃了晚饭,然后就坐在桌子前,拿出《论语》来读。读着读着,
他忽然听见隔壁房间传来一阵争吵声。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像是一男一女在吵架。
“你到底想怎么样?我都说了,我不跟你走!”女人的声音带着哭腔,很是委屈。
“你不跟我走,还能去哪儿?”男人的声音很粗,带着不耐烦,“你男人都死了,
你一个女人家,在这小镇上无依无靠,跟着我,我还能给你口饭吃!”“我就是饿死,
也不跟你走!你这个骗子,你当初说要帮我找我男人,结果呢?你把我男人的钱都骗走了,
还想骗我跟你走,你做梦!”女人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愤怒。李子树皱了皱眉。
他不想管闲事,可女人的哭声实在太可怜了,他忍不住站起身,走到门口,
轻轻敲了敲隔壁的门。“谁啊?”男人的声音带着警惕。“我是隔壁的客人,
”李子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些,“我听见里面有争吵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许我能帮上忙。”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口站着个矮胖的男人,
约莫四十来岁,脸上带着横肉,眼神凶狠地看着李子树:“你算哪根葱?敢管老子的闲事?
滚!”李子树心里一怯,可看着男人身后的女人——女人约莫二十来岁,穿着粗布衣裳,
脸上挂着泪,眼神里满是恐惧和无助——他还是鼓起勇气,说:“大哥,有话好好说,
别欺负一个女人家。”“我欺负她?”男人冷笑一声,伸手抓住女人的胳膊,把她拽到门口,
“她男人欠了我钱,还不上,就把她抵给我了!我现在要带她走,天经地义,你管得着吗?
”女人连忙摇头,哭着说:“不是的,小兄弟,你别听他胡说!我男人根本就不欠他钱,
是他把我男人的钱骗走了,还把我男人推下了河,他是个杀人犯!”男人脸色一变,
抬手就要打女人:“你敢胡说八道!”李子树连忙上前一步,抓住了男人的手:“大哥,
有话好好说,别动手打人。”男人用力甩开他的手,恶狠狠地说:“你再多管闲事,
我连你一起打!”他说着,就朝着李子树扑了过来。李子树没练过武,哪里是男人的对手?
没几下,就被男人打倒在地,脸上还挨了一拳,疼得他龇牙咧嘴。“小兄弟,你快走,
别管我!”女人哭着喊道。男人得意地笑了笑,弯腰就要去抓女人的胳膊。就在这时,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衙役。
“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还动手打人,眼里还有王法吗?
”官服男人厉声喝道。男人一看是官差,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连忙跪在地上,
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不是强抢民女,我是……我是她的亲戚,
我是来接她回家的!”“亲戚?”官服男人冷笑一声,看向女人,“你说,他是你的亲戚吗?
”女人连忙摇头,哭着说:“大人,他不是我的亲戚,他是个骗子,他还杀了我的男人!
求大人为我做主!”官服男人点了点头,对衙役说:“把他给我带回去,严加审问!
”衙役上前,把男人架了起来,男人还在哭喊着“大人饶命”,可还是被衙役拖了出去。
官服男人走到李子树身边,伸手把他扶了起来,说:“小兄弟,你没事吧?
”李子树揉了揉被打疼的脸,摇了摇头:“多谢大人相救,我没事。
”“你倒是个勇敢的书生,”官服男人笑了笑,“不过,以后遇到这种事,
还是要先保护好自己,别逞能。”李子树点了点头,心里很是感激。他问:“不知大人是?
”“我是这小镇的县令,姓赵。”赵县令说,“我刚才路过客栈,听见里面有争吵声,
就进来看看,没想到正好遇到这种事。”他顿了顿,看向女人,“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你男人的事,我会派人去查,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女人连忙磕头:“多谢赵大人,
多谢赵大人!我叫林氏,家就在这小镇东边的林家村。我男人叫林三郎,是个货郎,
半个月前,被刚才那个男人骗走了所有的钱,还被他推下了河,我找了他半个月,
都没找到他的尸体……”赵县令叹了口气,说:“你放心,我会派人去河边打捞,
也会好好审问那个男人,一定会查清楚真相。你先回村等着,有消息了,我会派人通知你。
”林氏又磕了几个头,才擦干眼泪,向赵县令和李子树道谢,然后离开了客栈。
赵县令看着林氏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对李子树说:“这世道,不太平啊。你一个书生,
独自去京城赶考,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李子树点了点头:“多谢赵大人提醒,我会的。
”“你赶路也累了,早点休息吧。”赵县令说,“明天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就去县衙找我。”李子树连忙道谢,送赵县令出了门,然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
李子树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了落马坡的那个汉子,想起了林氏的遭遇,
想起了赵县令说的“世道不太平”。他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好好读书,考上功名,
就能改变命运,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世上,有很多事,不是靠读书就能解决的。
他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玉佩冰凉,却让他心里有了一丝莫名的力量。他想,
不管这路上遇到多少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一定要走到京城,一定要考上功名。
他不仅要为自己争一口气,也要为父亲争一口气,更要为那些像林氏一样受苦的人,
做些什么。第二天一早,李子树就起床了。他收拾好东西,结了房钱,准备继续赶路。
刚走出客栈,就看见赵县令派人送来一封信,信里说,
他们已经在河边打捞到了林三郎的尸体,那个男人也已经招供了,承认是他骗了林三郎的钱,
还杀了他,现在已经被关进了大牢,等待发落。林氏让送信的人转告李子树,
多谢他昨天的帮忙,要是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李子树看完信,心里松了口气。他想,
这世上,终究还是有公道的。他把信收好,背着书箱,继续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走了约莫一个月,他到了一个叫“清风城”的地方。清风城是座大城,
比他之前路过的小镇热闹多了,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李子树看得眼花缭乱,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城市。他找了家客栈住下,
打算在清风城歇两天,买点路上需要的东西,然后再继续赶路。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街上。
街上很热闹,有卖小吃的,有卖衣服的,有卖字画的,还有耍杂耍的。李子树看得很开心,
他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条卖字画的街上。街上有很多字画铺,
铺子里挂着各种各样的字画,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看起来都很精美。李子树喜欢读书,
也喜欢字画,他忍不住走进一家字画铺,打算看看。字画铺的老板是个约莫六十岁的老人,
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老人看见李子树,笑着说:“这位小兄弟,
是来买字画的吗?”李子树摇了摇头:“我只是随便看看。”“没关系,随便看。
”老人笑着说,“我这铺子里的字画,都是些名家的作品,也有一些年轻画师的作品,
你要是喜欢,可以多看看。”李子树点了点头,开始仔细地看铺子里的字画。他看了一会儿,
忽然被一幅画吸引住了。那是一幅山水画,画的是一座山,山上有一棵松树,
松树下有一条小溪,溪水潺潺,看起来很是清幽。画的右上角,题着一首诗:“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李子树越看越喜欢,他觉得这幅画,
画得不仅好看,还很有意境。他问老人:“老板,这幅画多少钱?”老人看了看他,
又看了看那幅画,笑着说:“这幅画,是一个叫‘苏墨’的年轻画师画的。
苏墨是个很有才华的画师,就是运气不太好,一直没什么名气,所以他的画,价格也不贵,
只要五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李子树心里一惊。他身上总共只有母亲给的二十两银子,
还是母亲攒了半年的碎银子,根本不够买这幅画。他有些失落,只好摇了摇头:“多谢老板,
我买不起。”老人看出了他的失落,笑着说:“小兄弟,你要是喜欢这幅画,
也不一定非要买。你可以在这里多看看,也可以和我聊聊天。我看你也是个读书人,
应该对字画也有兴趣吧?”李子树点了点头,和老人聊了起来。他和老人聊字画,聊诗词,
聊读书的心得,聊得很投机。老人很喜欢他,觉得他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只是缺少机会。
聊了约莫一个时辰,李子树起身告辞。老人笑着说:“小兄弟,我看你很喜欢那幅画,
不如这样,我把这幅画借给你,你可以拿回去好好欣赏,等你看完了,再还给我。
”李子树很惊讶:“老板,这怎么好意思?”“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老人笑着说,
“我开这家字画铺,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看你是个可塑之才,以后说不定会有大出息。这幅画,就当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
”李子树连忙推辞:“老板,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你就拿着吧。”老人把画卷起来,
递给李子树,“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等你以后有出息了,再来看我,给我带瓶好酒,
就行了。”李子树看着老人真诚的眼神,心里很是感动。他接过画,
对着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多谢老板成全,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这幅画,以后有机会,
一定会来报答您。”“不用报答我。”老人笑着说,“我只是希望,
你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不要放弃读书。读书能让人明事理,
能让人有风骨,能让人在这乱世之中,守住自己的本心。”李子树点了点头,
把画小心翼翼地放进书箱里,然后向老人道谢,离开了字画铺。拿着画,
李子树心里很是激动。他觉得,自己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可也遇到了很多好人,
像赵县令,像字画铺的老人。他们的善良和帮助,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背着书箱,继续在清风城的街上走着。走了一会儿,
他忽然看见前面围了一群人,不知道在看什么。他好奇地走了过去,挤进人群里一看,
只见一个穿着破烂衣裳的小女孩,约莫五六岁,跪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破碗,
正在向路人乞讨。小女孩的头发枯黄打结,沾着尘土,脸上冻得裂了好几道口子,渗着血丝。
她怀里紧紧抱着个破布娃娃,娃娃的一只胳膊已经掉了,露出里面的棉絮,
可她还是用冻得发紫的小手护着,像是护着什么稀世珍宝。路人来来往往,
大多只是瞥一眼就匆匆走开,偶尔有人停下,也只是摇摇头,叹口气,
没几个人愿意往她的破碗里扔铜钱。李子树看着心里发酸。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虽然家里穷,
可母亲总会把最好的留给自己,冬天里会把他的手揣进怀里暖着,从不会让他冻得这样可怜。
他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蹲下身,轻轻放进小女孩的破碗里。铜钱落在碗里,
发出清脆的响声,小女孩抬起头,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怯懦,看了他一眼,又赶紧低下头,
小声说了句:“谢谢……”“你爹娘呢?”李子树轻声问。他怕声音太大,
会吓到这个看起来格外胆小的孩子。小女孩抿着嘴,没说话,
只是把怀里的破布娃娃抱得更紧了。过了好一会儿,
她才用细若蚊蚋的声音说:“爹……爹去打仗了,娘……娘病了,走了……”她说着,
眼圈就红了,大滴大滴的眼泪落在破布娃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李子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厉害。他想起赵县令说的“世道不太平”,
原来这太平之下,藏着这么多的苦难。他从书箱里拿出自己还没吃的干粮,是母亲做的麦饼,
用油纸包着,还带着点温度。他把麦饼递给小女孩:“吃吧,垫垫肚子。”小女孩看着麦饼,
咽了咽口水,却没伸手去接,只是怯生生地看着他:“我……我没有钱给你……”“不要钱。
”李子树笑了笑,把麦饼塞进她手里,“这是我送给你的。”小女孩接过麦饼,
小心地咬了一小口,然后又看了看李子树,见他没别的意思,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她吃得很急,像是怕有人会抢走她的麦饼,噎得直打嗝。李子树连忙从水囊里倒出些水,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