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阅书苑 > > 再也不做你们家的“奴”沈强小芹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再也不做你们家的“奴”沈强小芹
其它小说连载
婚姻家庭《再也不做你们家的“奴”》是作者“叙述良言”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沈强小芹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再也不做你们家的“奴”》的男女主角是小芹,沈强,张桂芬,这是一本婚姻家庭小说,由新锐作家“叙述良言”创作,情节精彩绝伦。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17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3 13:54:01。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再也不做你们家的“奴”
主角:沈强,小芹 更新:2025-10-23 16:19:5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初夏午后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和试探,透过老式铝合金窗框上那层经年累月积下的灰尘,
在水泥地上投下斜斜的、亮得发白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楼下邻居家炝锅的辛辣油烟味,
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潮湿抹布沤久了的酸气,
以及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吊兰散发出的土腥味。这就是小芹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
每一个分子都浸透着琐碎而沉重的日常。五十岁出头的小芹,正佝偻着不再纤细的腰,
用力拧着一件沈军那身沾满机油和汗渍的厚重工装外套。水珠滴滴答答,
不甘愿似的砸在红漆斑驳、边缘磕碰出不少黑锈的搪瓷盆里,声音闷闷的,像敲在棉花上。
她额上、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黏住了几缕早已花白、失去光泽的发丝。腰眼那里,
像有根无形的筋别着,一阵阵发酸发胀,那尖锐的酸麻感直往下肢窜,
提醒着她这是当年生沈强时——不,是抱养沈强那时,月子里没日没夜操劳落下的毛病。
三十年,整整三十年,
就这么在水盆、灶台、永远也洗不完的衣物、和婆婆张桂芬永无休止的挑剔抱怨间,
泥水般浑浊地流走了,无声无息,几乎抽干了她身上所有鲜活的气息。钥匙串哗啦作响,
然后是钥匙插进锁孔,生涩地转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着一种宣告似的噪音。
婆婆张桂芬抱着个蓝底白碎花的襁褓,侧着微胖的身子挤了进来,
脸上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却又从眉梢眼角满溢出来的得意神情,像揣了个天大的秘密,
迫不及待要展示,又得端着架子。她身后跟着的,是女儿沈红,比平时更沉默,
眼神躲闪得像受惊的兔子,两手空空,只挎着个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小皮包,
与这简陋的屋子格格不入。“小芹,快,别忙活那些没要紧的了!来看看,
天大的喜事砸咱们老沈家头上了!”张桂芬声音扬得老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喜庆,
几步就跨到了逼仄客厅的中央,像是展示什么稀世珍宝般,
把怀里那团裹得严严实实的襁褓往前送了送。小芹下意识地直起酸痛的腰,
茫然地在身前那条洗得发白、边缘起毛的蓝布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泛着红痕的手。喜事?
这个家,除了不断从她身上汲取劳力,像蚂蟥一样吸附她的精血,
还能有什么真正的喜事轮到她?她心里那根绷了三十年的弦,莫名地紧了一下。
襁褓里是个男婴,很小,皱巴巴一张红脸,像只没长毛的小猴子,闭着眼,睡得正沉,
对外界这暗涌的波涛毫无知觉。“这……这是谁家的孩子?”小芹心里咯噔一下,
那不好的预感像水底的暗礁,骤然浮现。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干涩。
张桂芬把婴儿不由分说地塞进她怀里,动作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蛮力和急切。
“你管他是谁家的!以后就是你的儿子,我们老沈家正根正苗的大孙子!
你跟小军这么些年没个孩子,老了瘫在床上了谁管你们?喝西北风去啊?现在好了,
老天开眼,后继有人了!”她的话语像连珠炮,堵死了所有疑问的缝隙。婴儿很轻,
带着一股奶腥气和一种全然陌生的柔软,沉甸甸地压在小芹僵硬了三十年的臂弯里。
她低头看着那张小脸,心头一时百味杂陈。没孩子,
是她心里一道三十年来不曾愈合、反复被婆婆撕开的伤疤。当年检查结果白纸黑字出来,
问题明明白白出在小军身上,婆婆张桂芬当场就摔了喝水的陶瓷缸子,碎片溅了一地,
指桑骂槐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占着窝不拉屎,这话念叨了半辈子,
像背景音一样缠绕着她的婚姻。此刻,一个活生生的、温热的、需要依赖她的孩子就在怀里,
那种填补生命空缺的渴望,混着长久以来的委屈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像石缝里的野草,
悄悄冒了头,颤巍巍的。沈红在一旁,眼神飘忽地扫过孩子,又迅速移开,嘴唇翕动了几下,
最终什么也没说,只不安地捏着自己的皮包带子。小芹抬起头,
目光从婆婆兴奋得有些异常的脸上,移到小姑子那明显心神不宁的脸上,
声音带着更深的迟疑:“这……合法吗?抱养孩子……总得有个手续吧?
人家亲生父母能愿意?”“要什么手续!”张桂芬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打断她,
仿佛在驱赶什么不吉利的念头,“乡下远房亲戚家超生的,养不起了,我们抱来是积德!
是行善!你只管放心养着,以后他孝顺你,给你披麻戴孝,养老送终,比什么都强!
什么亲生父母,人家拿了钱,早就不认了!”养老送终……这四个字像带着钩子,
精准地钩住了小芹内心最深的、不敢言说的隐忧。她看看怀里这小小的、全然依赖她的生命,
再想到将来病榻前的凄凉,那点微弱的疑虑和不安,
渐渐被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悲凉的期盼压了下去。她沉默了,手臂不自觉地收拢,
把孩子往自己干瘪的胸前抱紧了些,仿佛抱住了一根虚幻的救命稻草。
张桂芬和沈红极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有什么东西如电光石火般闪过,
是松了口气?是隐秘的得意?快得让小芹根本无法捕捉,也无从深究。那天晚上,
沈军下班回来,满身疲惫,看到家里多出的孩子,愣了好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像是凝固了。
张桂芬立刻把他拉到厨房,关上门,嘀嘀咕咕说了足足有半个钟头。沈军再走出来时,
脸上没什么表情,像戴了张面具,只走到小芹面前,干巴巴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妈……也是为了我们老沈家好,为了我们俩着想。养着吧,
总归……是个依靠。”依靠。小芹在心里默默咀嚼着这两个字,像咀嚼一颗苦涩的干果。
她把脸埋进婴儿带着奶味的襁褓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孩子取名沈强,是张桂芬拍板定的,
说要强壮,给老沈家撑门户。从此,小芹的生活重心彻底、也是义无反顾地倾斜了。喂奶,
换尿布,半夜抱着哄睡,孩子稍有啼哭就如临大敌……她像一个重新上紧了发条的老旧陀螺,
围着这个意外得来的“儿子”疯狂旋转。她把自己熬干的青春和心血,兑着奶粉,
一勺一勺喂进去;把自己眼角的皱纹,熬成更深的沟壑,印在沈强日渐圆润白胖的小脸上。
她甚至偷偷省下买药的钱,给沈强买当时还算稀罕的进口奶粉。张桂芬起初还假意搭把手,
逗弄几下,后来便只是动动嘴皮子,稳坐“太皇太后”的宝座指挥若定。“孩子哭了,
肯定是饿了,快去看看!”“奶粉冲这么烫,你想烫死我大孙子啊?”“尿布换了没?
别捂出痱子!”沈红更是来得少了,偶尔来一趟,也是远远看着,很少伸手去抱,问急了,
只蹙着眉说:“我手笨,不会抱,怕摔着他。”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黏在沈强身上,
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意味。小芹不是没有过疑惑。为什么婆婆对这个“抱来”的孙子,
宠得无法无天,要星星不给月亮,犯了错也从不说一句重话?为什么小姑子沈红,
看孩子的眼神总那么复杂,带着点躲闪,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和愧疚?有一次,
她给沈强洗澡,发现孩子后腰靠下的位置有块浅褐色的、指甲盖大小的椭圆状胎记,
形状……她心里猛地一跳,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随口跟正在看报纸的沈军提了一句,沈军立刻像被针扎了似的,猛地抬起头,
不耐烦地打断:“小孩子哪个没点胎记?大惊小怪!别整天胡思乱想,没事找事!
”她看着丈夫骤然紧绷的侧脸和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把后面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那点疑虑,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沉了底,却在淤泥里埋下了种子。
日子就在这种表面的平静和暗涌的异样中,磕磕绊绊地流过。沈强一天天长大,
被张桂芬毫无原则地惯得自私又霸道,对小芹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小芹则成了这个家里全天候、全方位、无薪水的保姆,负责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
伺候刻薄的婆婆,照顾被宠坏的儿子,
还要看小姑子沈红时不时回来、以城里人身份挑刺的脸色。她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
却始终处在家庭的边缘,无人问津她的疲惫和心情。沈强上小学了,调皮捣蛋,欺负同学,
被老师三番五次请家长,每次都是张桂芬拄着拐杖去学校,拍着桌子骂老师不通人情,
不会教育。沈强逃学去打游戏,是小芹顶着盛夏烈日,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一家家网吧去找,汗水湿透了她的旧衬衫。沈强成绩一塌糊涂,勉强上了个不入流的中专,
毕业后游手好闲,眼高手低,是小芹求爷爷告奶奶,赔尽笑脸,托人找关系,塞钱送礼,
几乎跪下来,才给他找了个看仓库的清闲工作,就这,沈强还嫌工资低,没面子。
工作算是“稳定”了,该成家了。沈强谈了个对象,叫王丽,在商场卖化妆品,
嘴巴甜得像抹了蜜,第一次上门就“阿姨阿姨”叫得亲热,
眼神却像探照灯一样把家里扫了个遍,转头就对着沈强小声抱怨房子太旧,地段不好,
以后有了孩子怎么办。“妈,丽丽家说了,没新房不结婚。这破地方,她可不住。
”沈强回家往沙发上一瘫,二郎腿一翘,理所当然地提出要求,
仿佛小芹和沈军是无所不能的神仙,能凭空变出房子来。那时小芹和沈军住的,
还是当年单位分的福利房,六十多平米,墙壁泛黄,水管生锈,家具陈旧不堪。
为了这笔天文数字的首付,
芹掏空了自己在服装厂踩缝纫机几十年、省吃俭用、一个硬币掰成两半花才存下的所有积蓄,
沈军也拿出了大部分工资,又厚着脸皮跟几个关系还算不错的老工友借了一圈,
求爹爹告奶奶,才勉强凑够。新房买了,地段按王丽的要求,写了沈强和王丽两个人的名字。
装修时,王丽更是全程指手画脚,要欧式风格,要实木地板,要品牌卫浴,预算一超再超,
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小芹白天在缝纫机前累得头晕眼花,
晚上还要挤公交车去给新房子做保洁,跪在地上擦瓷砖,累得直不起腰,
回到家往往已是深夜。张桂芬偶尔拄着拐杖去“监工”,对着装修工人颐指气使,挑三拣四,
转头对小芹说:“都是为了孩子,我们做长辈的多付出点应该的,现在辛苦点,
以后他们记得你的好。” 这话,小芹听着,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婚礼办得“风风光光”,酒席钱、彩礼钱、三金首饰、婚纱摄影……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像沉重的枷锁,层层叠叠压在小芹和沈军早已佝偻的背上。婚礼上,沈强和王丽穿着光鲜,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