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杨雪梅宋志明热门小说免费阅读_网络热门小说《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杨雪梅宋志明)

《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杨雪梅宋志明热门小说免费阅读_网络热门小说《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杨雪梅宋志明)

火苗爱番茄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男生生活《《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男女主角杨雪梅宋志明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火苗爱番茄”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由知名作家“火苗爱番茄”创作,《《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的主要角色为宋志明,杨雪梅,属于男生生活,重生,爽文小说,情节紧张刺激,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269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30 01:40:3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八零:电机鬼才的逆袭传奇》

主角:杨雪梅,宋志明   更新:2025-10-30 03:59:1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85年的夏天,江南市像被扔进了火炉,柏油路被晒得发软,

空气里飘着一股沥青被烤焦的味道。永暅机械厂的大铁门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

门内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可这份喧嚣却半点也暖不透宋志明的心。

他站在办公楼前的空地上,手里捏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信封很薄,

里面只有一张纸,是他在永暅厂十年的工资结算单。纸边缘有些粗糙,磨得他掌心发痒,

就像他此刻的心情,又涩又躁。“宋志明,发什么呆呢?拿着钱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一个尖利的女声划破嘈杂,杨雪梅穿着一身藕粉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绣着俗气的牡丹,

她双手叉腰,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她身边站着个男人,头发抹得油亮,

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是厂里新来的采购科副科长,

也是最近总跟在杨雪梅屁股后面转的张涛。宋志明抬起头,目光落在杨雪梅脸上。

这张脸保养得不错,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发愁的年代,她脸上已经抹着昂贵的雪花膏,

可此刻,那精致的妆容也遮不住她眼底的刻薄。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十年了,

从他十八岁进厂子当学徒,到现在二十八岁,整整十年,他把最好的青春都耗在了这里,

换来的就是这样一副嘴脸。他还记得刚进厂的时候,杨雪梅还是个说话轻声细语的女人,

那时候厂长还在,对他这个肯钻研的小伙子很是看重。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从最基础的零件打磨学起,别人下班回家睡觉,

他抱着厂里仅有的几本电机原理书在车间啃;别人周末逛街谈恋爱,

他守着报废的电机拆了装、装了拆。第一年,厂里接了个大单子,

客户要求的电机精度超出了当时的生产能力,全厂上下愁眉不展,是他熬了三个通宵,

画出了改良图纸,硬生生把那台电机的误差控制在了标准范围内,

帮厂子拿下了第一个百万订单。当时厂长拍着他的肩膀,笑得满脸褶子:“志明啊,好小子!

这次辛苦你了,奖金三万,下个月就给你发!”他当时只觉得热血沸腾,摆摆手说:“厂长,

奖金不用了,厂里正是用钱的时候,我能为厂里做事,心里高兴。”现在想想,

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傻得可以。后来厂长突发脑溢血走了,杨雪梅就开始插手厂里的事。

她似乎从来都看他不顺眼,大概是因为他拒绝了她想把侄女介绍给他的提议,又或许,

是因为他挡了某些人的路。第二年,他带领车间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目标,按照规定,

他该拿十万奖金,结果到了年底,杨雪梅只丢给他一句“厂况不佳,奖金先欠着”;第三年,

他改良的新型电机设备让厂子纯利润增加了三百万,合同里明明白白写着给他二十万奖金,

可这笔钱,到现在也没影。“杨科长,”宋志明的声音有些沙哑,

他刻意忽略了她语气里的不敬,“这钱,我不能就这么拿。”“怎么?嫌少?”杨雪梅挑眉,

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宋志明,你在厂里干了十年,工资一分没少你的,现在让你走,

还给你结算了工资,够仁至义尽了。别给脸不要脸。”张涛在一旁帮腔,手里拿着个算盘,

噼里啪啦打得震天响:“就是,杨科长仁善,换了别人,早把你欠厂里的钱算清楚了。

我给你算算啊,你在厂里吃住十年,每年食宿费五千,这就是五万;你穿的工装、用的工具,

都是厂里发的,十年算三万不过分吧?还有你晚上加班浪费的水电,零件损耗,

加起来一共是十五万三千五百二十块,杨科长仁慈,给你抹个零头,十五万。

你这十年工资加起来才十二万,算下来,你还欠厂里三万呢!”这番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刀子,

狠狠扎进宋志明的心里。他看着张涛那张得意的脸,又看看杨雪梅理所当然的表情,

只觉得一股怒火从脚底直冲头顶。“欠你们三万?”宋志明笑了,

笑声里带着无尽的悲凉和愤怒,“张科长是吧?你刚来厂里,可能不知道情况。

那我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他转身跑回自己那间狭小的宿舍,那是厂里分配给他的,

十平米不到,里面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剩下的空间都被各种电机零件和图纸占满了。

他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纸箱,箱子上印着“上海牌缝纫机”,还是他刚进厂时买的,

现在里面装满了他的宝贝——一沓沓的奖状、技术革新证书,

还有当年签订的奖金协议复印件。他抱着箱子回到空地上,把东西一股脑倒在地上。

“你们看清楚了!”他拿起一张泛黄的奖状,“这是第一年,我拿下百万订单时厂里发的,

上面写着‘奖励现金三万元’,厂长亲笔签的字!

”又拿起一份协议:“这是第三年改良设备时签的,厂里承诺给我二十万奖金,盖了公章的!

还有这个,这个,都是!”他把那些纸张一张张铺开,阳光照在上面,

那些字迹仿佛都在发出无声的呐喊。周围渐渐围拢了一些工人,

都是和他一起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伙计。有人看着那些奖状,眼圈红了:“志明,

我们都知道你不容易,这些年你为厂里做的,大家都看在眼里。”“就是啊,杨科长,

做人不能这样啊!”杨雪梅的脸色变得难看,她没想到宋志明居然还留着这些东西。

她跺了跺脚,尖声叫道:“够了!这些都是假的!是你伪造的!宋志明,

你别在这儿胡搅蛮缠,赶紧给我滚!”“伪造?”宋志明的心彻底冷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蛮不讲理的女人,突然觉得十年的付出就像一个笑话,“好,好一个伪造。

既然你们觉得我欠了厂里的,那我就把你们所谓的‘给予’,全部还给你们!

”他开始一件件脱衣服。身上这件工装,是厂里发的,他脱了下来,

扔在地上;手腕上的手表,是去年杨雪梅在旧货市场花六块钱淘来给他的,

说是“奖励”他攻克了一个小难题,他一直宝贝得不行,现在也摘下来,

扔了过去;口袋里的钢笔,是车间主任退休时送他的,虽然不是厂里发的,

但他此刻也想一并清空;甚至连手指上那枚在地摊花一块二买的戒指,

他都摘了下来——那是杨雪梅曾经说过“戴着挺精神”的东西。“这件衣服,

是你前年说我穿得太寒酸,从你丈夫旧衣服里找出来给我的,还你!”“这双鞋,

是去年厂里发的劳保鞋,还你!”他一件件扔着,动作越来越快,到最后,

只剩下一件洗得发白的白色背心和一条短裤。周围的人都看呆了,有人想上前劝他,

却被他决绝的眼神制止了。“宋志明,你疯了!”杨雪梅被他的举动吓得后退了一步,

随即又强硬起来,“既然你自己要脱,那正好,省得我们动手!张涛,把他赶出去!

”张涛带着两个保安,推搡着宋志明往厂门外走。宋志明没有反抗,也没有回头,

他挺直了脊梁,一步步走出了那扇他进出了十年的大门。门“哐当”一声在他身后关上,

震起一阵灰尘。阳光猛地照在他身上,刺眼得让他睁不开眼。他站在马路边,

看着永暅厂的大铁门,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挖走了一块。十年,

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技术骨干,这里有他的汗水,他的梦想,他的青春……可现在,

他像一条被丢弃的狗,被扫地出门。一阵风吹过,带着热浪,却吹不散他身上的寒意。

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口袋里空空如也,除了那几张被他紧紧攥在手里的奖金协议,

他一无所有。就在宋志明茫然四顾,不知道未来在何方的时候,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不远处的树荫下。车窗缓缓降下,

露出一张金发碧眼的脸,正是国际知名的电机权威泰勒先生。他身边坐着一个中年男人,

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是耀世电机厂的厂长周青松。“周厂长,你看那个是不是宋志明?

”泰勒先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道,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周青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当看到那个只穿着背心短裤,站在烈日下,身形单薄却异常挺拔的身影时,

眼睛一亮:“是他!真的是他!没想到我们来得这么巧,正好赶上他……”他话没说完,

但语气里的激动显而易见。泰勒先生点了点头,

语气肯定:“我研究过他发表的几篇关于电机改良的论文,很有见地,是个难得的天才。

永暅厂有眼无珠,正好便宜了我们。”周青松深吸一口气,打开车门:“走,我们过去。

一定要把他请到耀世去,不惜一切代价!”宋志明还在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他低着头,

看着自己磨出厚茧的双手,这双手能玩转各种精密的电机零件,能画出复杂的图纸,可现在,

却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他苦笑一声,正准备抬脚往前走,

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请问,您是宋志明先生吗?”宋志明愣了一下,转过身,

看到两个陌生人朝他走来。一个是外国人,一个是看起来很稳重的中国人。他不认识他们,

疑惑地皱起了眉:“我是,你们是?”周青松快步走上前,伸出手,

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宋先生,您好,我是耀世电机厂的周青松。这位是泰勒先生,

国际知名的电机专家。我们是专程来找您的。”“耀世电机厂?”宋志明心里咯噔一下,

耀世电机厂他听说过,是国内新兴的电机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很猛,

只是……他们找自己做什么?泰勒先生也上前一步,友好地笑了笑:“宋先生,

我很欣赏你的才华。我们听说了你的遭遇,感到非常遗憾。但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耀世电机厂现在正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才,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宋志明愣住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刚刚被永暅厂扫地出门,一无所有,

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大的好事找上门?而且还是耀世电机厂,还有国际权威泰勒先生?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太过绝望,出现了幻觉。“你们……你们找错人了吧?

”宋志明讷讷地说,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身上的窘迫让他有些自卑。

周青松看出了他的犹豫,语气更加诚恳:“宋先生,我们没有找错人。

我们知道您在电机技术方面的造诣,也知道您为永暅厂做出的贡献。

耀世现在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我们相信,只有您能解决。我们给您提供最好的研发条件,

最高的待遇,还有绝对的研发自主权。只要您肯加入,耀世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

”泰勒先生也补充道:“宋先生,永暅厂不懂得珍惜你,是他们的损失。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但人才需要被尊重。耀世能给你尊重和舞台,让你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

”宋志明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里那潭死水似乎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涟漪。

他想起了自己那些未完成的研究,想起了那些被埋没的想法,

想起了对电机技术的热爱和执着。难道,真的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他重新站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周青松和泰勒先生身上,又看了看身后那扇紧闭的永暅厂大门,

心里做着激烈的斗争。去,还是不去?去了,万一又是一个骗局呢?不去,

他现在又能去哪里?周青松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

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宋先生,这是我们的诚意。这是一份聘请合同,

待遇和条件都写在上面,您可以先看看。如果您有任何要求,我们都可以商量。

”宋志明接过合同,手指有些颤抖。他低头看着上面的条款,研发经费无上限,独立实验室,

年薪是他在永暅厂的十倍……这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他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周青松笑了:“因为您是宋志明,

是那个能让电机‘说话’的天才。我们相信您的能力。”阳光依旧刺眼,

但宋志明觉得心里似乎有了一丝暖意。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两个向他伸出橄榄枝的人,

又看了看远方,仿佛看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自己脚下展开。他深吸一口气,

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好,

”他听到自己说,“我答应你们。”周青松和泰勒先生相视一笑,眼里都露出了欣喜的光芒。

“太好了,宋先生!”周青松紧紧握住他的手,“欢迎加入耀世!

”泰勒先生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宋志明看着他们,

又回头看了一眼永暅厂的大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永暅厂,杨雪梅,你们等着,

我宋志明失去的,一定会亲手拿回来!属于我的荣耀,谁也抢不走!他转身,

跟着周青松和泰勒先生上了那辆黑色的小轿车。车子缓缓驶离,

带走了那个在阳光下显得孤单的身影,也带走了一个即将改写电机行业历史的传奇的开端。

而此刻的永暅厂里,杨雪梅正得意洋洋地对张涛说:“你看,

我就说他离了永暅厂什么都不是。没了他,厂子照样转!”她不知道,她亲手推开的,

是能让永暅厂走向辉煌的唯一机会,而她即将面对的,将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危机。小轿车里,

宋志明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里百感交集。过去的十年,像一场漫长而压抑的梦,现在,

梦该醒了。新的征程,即将开始。他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知道,这一次,

他不会再让任何人埋没自己的才华。他要让世界看到,他宋志明,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耀世电机厂,将会是他涅槃重生的地方。一场关于电机技术的革新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他,宋志明。车子平稳地行驶在江南市的街道上,宋志明坐在后座,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合同。

窗外的景象渐渐从熟悉的工业区变成了更显繁华的路段,高楼多了起来,

街边的行人穿着也更显体面,与他此刻的窘迫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背心,心里泛起一丝不自在。

周青松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局促,从前排递过来一件叠得整齐的衬衫:“宋先生,

先换上这件吧,厂里还有新的工装和生活用品,到了就给您备好。

”那是一件深蓝色的的确良衬衫,布料挺括,一看就不是便宜货。宋志明愣了愣,

接过衬衫时指尖触到周青松的手,对方的掌心温暖而有力。“谢谢周厂长。”他低声道,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他没有立刻穿上,只是把衬衫放在腿上,

那点柔软的触感仿佛也熨帖了他紧绷的心弦。泰勒先生坐在旁边,

正拿着一份外文期刊看得入神,偶尔抬头和周青松用英语交流几句,

语气里满是对某种电机技术的探讨。宋志明虽然听不懂具体内容,

些夹杂其中的专业词汇却让他耳尖一动——那正是他最近在研究的无刷电机领域的前沿问题。

“泰勒先生对无刷电机也有研究?”他忍不住插了一句,眼里闪过一丝兴奋。

泰勒先生闻言放下期刊,眼中露出赞许:“哦?宋先生也关注这个领域?

我最近正在做相关的效率优化实验,可惜遇到了一个瓶颈,

转子位置检测的精度始终达不到预期。”宋志明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问题他之前在永暅厂时就琢磨过很久,甚至画过几套改进方案,

只是当时没人支持他深入研究。“我觉得可以尝试用霍尔传感器和磁敏电阻组合的方式,

”他语速加快,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双路信号交叉校验,能把误差控制在0.5度以内,

而且成本比纯光学检测低三成。”泰勒先生猛地坐直了身体,

蓝眼睛里闪过震惊:“这个思路……太巧妙了!我怎么没想到!”他立刻从包里翻出纸笔,

“宋先生,能详细说说吗?比如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和信号处理电路……”宋志明拿起笔,

在纸上快速勾勒起来,那些复杂的电路图仿佛早已刻在他的脑海里。周青松在前面开车,

听着后座两人越聊越投机,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深——他知道,自己这次赌对了。

车子驶入一片开阔的厂区,门口“耀世电机厂”五个红色大字苍劲有力,比起永暅厂的陈旧,

这里的厂房都是崭新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甚至连工人的工装都显得更精神。

宋志明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宋先生,这是给您准备的宿舍。

”行政科的小李领着他走到一栋两层小楼前,打开了一楼的房门,“两室一厅,

带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家具都是新的,您看看还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房间里窗明几净,

靠墙摆着一张宽大的书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正好照亮摊开的图纸。

宋志明走到窗边,能看到不远处的研发中心,几台大型实验设备的轮廓隐约可见。

他深吸一口气,胸口那股憋了十年的郁气仿佛终于散开了。“周厂长说您刚过来,

先休息两天再上班,”小李把一串钥匙递给他,“这是研发中心的钥匙,

您要是想提前过去看看,随时可以。”宋志明接过钥匙,指尖微微颤抖。当天下午,

他就忍不住去了研发中心。推开实验室的门,

—进口的示波器、高精度车床、恒温测试箱……这些都是他以前在永暅厂想都不敢想的设备。

“宋工,您来了?”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迎上来,脸上带着腼腆的笑,“我叫林伟,

是这里的实验员,周厂长说以后我跟着您打下手。”宋志明看着他手里拿着的电机样机,

眉头微微一挑:“这是厂里现在遇到问题的那款伺服电机?”林伟点点头,

脸上露出愁容:“是啊,客户要求转速波动不能超过0.3%,可我们调试了一个月,

最好的结果也只能到0.8%,再降不下去了。周厂长都快急白了头。”宋志明拿起样机,

手指在外壳上轻轻敲了敲,又拆开后盖仔细观察内部结构,眼神越来越亮。

“我知道问题在哪了,”他放下电机,走到绘图板前,“定子绕组的布线方式有问题,

采用星型接法虽然简单,但三相不平衡度太高。改成延边三角形接法,

再把铁芯的硅钢片厚度从0.35毫米换成0.27毫米,涡流损耗能降下来。

”林伟瞪大了眼睛:“可延边三角形接法的接线复杂,生产效率会低很多啊。

”“效率可以通过模具改进补回来,”宋志明笔不停歇,“你看这里,

把抽头位置调整到1/3处,用专用的绕线机自动布线,误差能控制在1%以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