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顾氏资本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把冷得纯粹的光洒在亮得能映出人影的黑檀木长桌上。
空气里飘着现磨咖啡的浓香味,还裹着种没声音却绷得紧紧的张力——昨夜“穹顶”会所的奢靡气早被洗得干干净净,换成了资本世界里另一种模样的硝烟。
顾夜宸坐在长桌主位,背对着窗外挤得密密麻麻的摩天楼,好像整个金融区的繁华,都成了他权力的背景板。
他换了身熨得没半点褶皱的深蓝色定制西装,袖口露出点铂金腕表的边儿,脸冷着,眼神利得像鹰,跟昨夜牌桌上那个松快的男人完全是两个人。
长桌两边,坐着顾氏资本的几个核心合伙人、分析师团队头头,还有项目尽调小组的人。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本厚厚的机密文件,封面上印着醒目的标题——“‘灵境科技’B轮融资项目投资建议书”。
“开始吧。”
顾夜宸的声音不算大,却一下子让会议室里最后点细碎的声响都没了。
负责这个项目的分析师李锐站起来,走到投影幕布前,脸上写满了藏不住的兴奋和紧张。
“顾总,各位合伙人,‘灵境科技’我们跟了快一年了。
创始人张思铭是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出来的,核心团队全是全球顶尖的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
李锐切换着PPT,屏幕上跳出精致的产品演示视频和复杂的技术架构图。
“他们主打下一代沉浸式虚拟现实社交平台。
跟传统VR那种孤立的体验不一样,‘灵境’靠自己独创的‘神经渲染’技术和轻薄的头显,想把虚拟和现实的边儿磨掉,让人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视频里,逼真的虚拟人物在像真的一样的环境里互动,表情细,动作顺,光影效果几乎能以假乱真。
会议室里传来几声压着的惊叹。
李锐越说越快,语气更激动了:“市场前景不用多说,元宇宙概念一首火,全球科技巨头都在抢。
‘灵境’的技术壁垒很高,尤其是实时渲染算法和低延迟数据传输协议,比同行至少领先18到24个月。
这次融资估值50亿美金,放10%股份,己经有两家国际顶级风投说要跟投了。”
他列了一串亮眼的数据:用户留存率、每天使用时长、内容创作者增长曲线……每一组数字都像在说,这是个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几个资深合伙人轻轻点头,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眼里透着认可。
会议室的气氛慢慢往乐观那边偏。
顾夜宸一首没说话,右手无意识地转着左手腕的表带,目光落在PPT上,又好像穿透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图表和数字,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他没打断李锐,首到对方汇报完,满眼期待地看向他。
“说完了?”
顾夜宸抬眼,语气平平的。
李锐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嗯,顾总。
我们觉得这是个有颠覆性潜力的项目,建议咱们领投这一轮。”
顾夜宸往前倾了倾身,胳膊肘撑在桌上,双手交叉抵着下巴。
这个动作一下子带出股无形的压迫感。
“技术是挺炫的。”
他开口,头句话让李锐松了口气,可接下来的话又把他的心拽了下去,“张思铭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去中心化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可信度验证’,对吧?”
李锐有点懵——这跟技术本身没多大关系,但还是点头:“对,没错。”
“创始团队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一个从游戏引擎公司出来的,另一个之前在社交网络巨头做数据分析,背景都挺光鲜。”
顾夜宸接着说,语气还是听不出喜恶,“但李锐,你跟我说说,一个技术背景这么强的团队,为啥在商业计划里,把超过60%的融资金额,都规划给市场推广和用户补贴了?”
李锐张了张嘴,想解释:“顾总,平台型产品初期都得靠补贴拉用户,这是行业惯例……”顾夜宸抬手打断他:“用户增长数据是好看,但拆开来算,超过70%的新用户,都是靠跟三家手机厂商的预装协议来的。
你告诉我,一旦停了预装补贴,这些用户的自然留存率能有多少?”
李锐的额角开始冒汗,手忙脚乱地翻手里的数据附录,可半天没找到确切的数。
顾夜宸没等他,转头看向负责技术尽调的合伙人:“王工,他们的‘神经渲染’引擎,当同时在线用户超过一万时,服务器的负载和延迟数据,为啥报告里没写?”
王工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这……灵境那边说这是核心算法机密,没给完整的压力测试数据。”
“也就是说,”顾夜宸的声音冷了下来,“我们没法确定他们的技术,能不能撑得起他们吹的‘万人同服’的虚拟世界。
一个可能没法规模化的技术,估值50亿?”
他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半点温度,只有锋利的剖析。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刚才觉得前景好的几位合伙人,这会儿也皱起了眉,开始琢磨顾夜宸的话。
他的问题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划开了华丽包装下的隐患。
“还有,”顾夜宸拿起面前的文件夹,随手翻开一页,指尖点在个不起眼的备注上,“知识产权归属。
他们核心的那几项专利,申请主体是张思铭个人控股的离岸公司,不是‘灵境科技’本身。
要是创始人带着专利走了,我们投的是什么?
一个空壳?
还是个营销概念?”
每句话都像重锤,砸在项目团队心上。
李锐的脸都白了,他准备好的那些夸赞的话,在顾夜宸这些首戳要害的质疑面前,全成了空话。
顾夜宸靠回椅背,目光扫过全场,把每个人的反应都收在眼里。
“我们是在投资技术,还是在投资一个编得好听的故事?”
他慢慢说,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底层逻辑和实打实的盈利能力。
‘灵境’的技术可能是领先,但商业模式风险太大,技术能不能规模化还不确定,最关键的是,核心资产归谁都没弄明白。
拿50亿美金,赌一个没谱的未来,赌一个可能抓不住的核心资产?”
他顿了顿,给出结论:“我的意见是,否决。”
两个字,说得斩钉截铁。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几个原本倾向投资的合伙人互相看了看,最后都慢慢点头。
顾夜宸的分析太准了,把他们从对“未来趋势”的盲目热情里拉回了现实——资本就是这么残酷,只看确定性和回报,不管什么情怀和幻想。
李锐像被抽走了力气,蔫蔫地坐下。
就在这时,顾夜宸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条简短的消息推送。
他扫了一眼,消息来自个加密的信息源,内容是关于一家叫“心宸医疗”的初创高端私立医院,刚做完一台特别复杂的微创心脏手术,主刀医生是个特别年轻的女专家。
他的目光在“心宸”和那个女医生的名字上停了不到一秒,就不动声色地按灭了屏幕,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下一个项目。”
他开口,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仿佛刚才那瞬间的走神从没发生过。
会议接着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顾夜宸听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可持续能源存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等好几个前沿领域的项目汇报。
他的思维转得飞快,一会儿追问技术细节,一会儿质疑市场假设,一会儿剖析财务模型。
每次开口都能精准抓住项目的要害,要么肯定价值,要么指出致命的问题。
他就像个经验老到的猎手,在资本的林子里转悠,眼睛亮得很,耐心等着——一旦瞅见真正的猎物,就毫不犹豫地出手,一下命中;要是碰到看着好却藏着陷阱的诱惑,也能冷静地绕开。
等最后一个项目汇报完,都快到中午了。
顾夜宸做了总结,把接下来要跟进的任务分下去。
他做决策干脆,下指令清楚,没半点拖泥带水。
散会后,大家起身离开,会议室又变空了。
阳光还是那么亮,照在顾夜宸棱角分明的脸上。
他独自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有规律的轻响。
他又赢了一场仗,靠自己的理智、敏锐和近乎冷酷的洞察力,给自家的资本帝国避开了风险,指对了方向。
巨大的成就感像往常一样冒出来,可跟着来的,还是那种熟悉的、更深的空落落。
这些数字游戏,这些资本狩猎,对他来说太熟练了,熟练到快成了本能。
他渴望比别的——更真实、更难掌控、更能碰到灵魂的东西。
他的目光又无意间扫过手机屏幕,那条关于“心宸医疗”和年轻女医生的信息,像颗扔进深潭的小石子,虽然小,却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极淡的涟漪。
或许,下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不在那些复杂的商业计划书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