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 信号追踪者(苏挽陆沉)免费小说完结版_最新章节列表信号追踪者(苏挽陆沉)

信号追踪者(苏挽陆沉)免费小说完结版_最新章节列表信号追踪者(苏挽陆沉)

今天鱼鳞掉鳞片了吗 著

其它小说完结

金牌作家“今天鱼鳞掉鳞片了吗”的优质好文,《信号追踪者》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苏挽陆沉,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现代都市表面平静,实则存在各种“异常信号”(如离奇事件、未知能量波动、非自然现象等),这些信号被少数人察觉并追踪,陆沉是其中的顶尖“信号捕捉者”,而苏挽因一次偶然被卷入其中。

主角:苏挽,陆沉   更新:2025-11-04 23:53:1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苏挽把车停在私人加油站的简易棚下时,雨势己经收了些。

变成细密的雨丝,斜斜地织在空中,打在车窗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痕。

加油站的值班员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看到她递过去的黑色名片,原本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

没多问,只是指了指旁边的休息室:“陆先生交代过,让您在这儿歇歇脚,油加好我喊您。”

休息室不大,靠墙摆着一张褪色的旧沙发,扶手上磨出了浅褐色的毛边。

旁边是张掉漆的木桌,桌上放着个搪瓷杯,杯沿结着圈浅褐色的茶渍,看着有些年头了。

苏挽坐下时,沙发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是不堪重负。

她刚坐稳,就听见隔壁传来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用砂纸打磨什么器械,节奏均匀,透着股耐心。

她从口袋里摸出那枚金属片,放在掌心。

指尖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纹路——那些线条比她最初看到的更复杂,细看去,竟像是无数个细小的“回”字套在一起。

转角处还藏着极小的圆点,密密麻麻,像某种密码。

越看越觉得眼熟,这纹路的走向,和爷爷那本旧书上的插图几乎如出一辙。

那本书是爷爷去世前锁在樟木箱里的,封面己经泛黄发脆,边角卷得像波浪。

书名被虫蛀得模糊不清,只剩下“异闻录”三个字还能辨认。

里面除了手绘的植物图谱(后来她才知道那是紫绒藤一类的有毒植物),还有几页用红笔标注的符号。

当时只觉得古怪,现在对着金属片一比,重合度竟有七八分。

爷爷生前是植物学家,却总在深夜对着这本书发呆,那时苏挽只当是老人对旧物的执念,现在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吱呀”一声,休息室的门被推开,值班员端着杯热茶走进来。

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散出淡淡的药香,像是混了艾草和薄荷。

“陆先生说您可能淋了雨,让我给您泡杯驱寒茶。”

他把茶杯放在桌上,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咚”的轻响。

他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苏挽手边的金属片,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泛黄的牙齿:“这玩意儿看着怪吓人的,陆先生没说是什么?”

苏挽摇摇头,指尖捏紧了金属片:“他只说让我找个铁盒子装着,扔去垃圾处理站。”

值班员蹲下身,往火炉里添了块煤,火苗“噼啪”跳了两下,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

“陆先生的话,照做准没错。”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

“前几年有个穿西装的男人,不听劝,非要把捡来的‘小玩意儿’带回家研究。”

“没过三天就住进医院了,说是中了邪似的,总说听见墙里有人说话。”

他往门外瞥了一眼,声音压得更低:“后来才知道,那墙里啊,埋着以前处理掉的旧设备,辐射超标得厉害。”

辐射?

苏挽心里猛地一跳。

爷爷的笔记里确实提过“异常能量场”,说某些植物(比如紫绒藤)会在这种能量场里变异,汁液毒性增强。

难道这金属片是某种能量装置?

她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突然觉得有些烫手。

正想着,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串陌生号码,没有来电显示。

她犹豫了一下,划开接听键,听筒里先传来一阵“滋滋”的电流杂音,像是信号不稳。

接着才响起陆沉的声音,比雨夜中更显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金属片扔了吗?”

“还没,”苏挽的目光落在桌上的金属片上,那些暗纹在炉火的光线下泛着冷光,“我发现它的纹路和我爷爷一本旧书上的符号很像,想问问你……别碰那本书。”

陆沉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像是一根绷紧的弦,“你爷爷的事,以后我会告诉你,但现在不行。”

“把金属片处理掉,回家,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电话被匆匆挂断,忙音“嘟嘟”地响着,在安静的休息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苏挽握着手机,愣在原地。

他怎么知道爷爷的事?

难道爷爷生前和他有过交集?

这时,外面传来加油枪归位的轻响。

值班员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油加好了,姑娘。”

他指了指苏挽手里的金属片,“赶紧处理掉吧,这东西看着就不是好兆头。”

苏挽谢过值班员,拿起金属片塞进包里,快步走出休息室。

雨己经停了,天边裂开一道缝隙,露出点淡淡的蓝。

她坐进车里,刚发动引擎,眼角的余光就瞥见楼下停着辆熟悉的白色面包车——正是雨夜中跟在她后面的那辆。

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但苏挽能感觉到,有视线正透过玻璃盯着她,像针一样扎在背上。

她深吸一口气,假装没看见,打方向盘拐出加油站。

车刚拐进小区,那辆面包车也跟着进来了,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苏挽把车停在楼下,故意磨蹭了一会儿,看着面包车停在街角,才抓起包快步上楼。

打开家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霉味扑面而来——父母去外地旅游了,要下周才回,家里空荡荡的。

她换了鞋,第一时间冲进爷爷的书房。

书房里的一切和爷爷去世时一样,樟木箱摆在角落,黄铜锁扣上挂着串钥匙,是爷爷生前常用的那串。

苏挽颤抖着手打开箱子,那本《异闻录》果然躺在最上面,旁边压着个牛皮纸信封,边角都磨得起了毛。

她先翻开书,快速翻到那几页红笔标注的符号。

在自然光下,那些符号的线条更清晰了,和金属片上的纹路比对,连转角处的小圆点都一模一样。

苏挽的心跳得像擂鼓,她放下书,拿起那个牛皮纸信封,拆开时,指尖都在抖。

里面没有信,只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爷爷穿着白衬衫,站在一片试验田前,身边站着个穿军装的男人,两人中间,放着一台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老式收音机。

那男人背对着镜头,只能看到挺拔的背影,和陆沉的身形有几分相似。

照片背面有行小字,是爷爷的笔迹,娟秀又有力:“与陈同志于实验基地,1978年秋。”

陈同志?

苏挽的心猛地一缩。

她转身走到书架前,搬下那台老式收音机。

木壳上积了层薄灰,她用袖口擦了擦,上面的花纹果然和金属片吻合,繁复又神秘。

她试着拧了拧开关,收音机没反应,倒是底部的暗格松动了——那是她小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当时里面是空的,现在却像藏着什么东西,轻轻一晃,能听见“咔啦”的轻响。

苏挽抠开暗格,里面果然放着个小小的铁盒,巴掌大小,上面挂着把铜锁,锁孔的形状,竟和金属片上的凹槽完全契合。

她刚要把金属片往锁孔里放,楼下突然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

苏挽快步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那辆白色面包车缓缓驶离了街角,却在路口拐了个弯,停在了斜对面的巷子里,显然没打算离开。

她握紧手里的铁盒,突然明白陆沉为什么让她“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不是简单的追踪器或能量装置,这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爷爷那个时代秘密的钥匙。

而那个秘密,显然危险到让陆沉讳莫如深。

苏挽把《异闻录》和照片塞进包里,又将铁盒和金属片小心地放进内袋。

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条短信,来自那个陌生号码:“他们盯上你了,别回家,去城西的旧仓库,我在那儿等你。”

发信人是陆沉。

她走到玄关换鞋时,看到鞋柜上摆着爷爷的遗像,照片里的老人笑得温和。

苏挽对着遗像轻声说:“爷爷,我好像找到您藏的东西了。”

推开门的瞬间,风带着雨后的凉意涌进来,吹起她的发梢。

天边的缝隙越来越大,阳光漏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碎金。

苏挽知道,“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己经不可能了。

爷爷的旧书、神秘的金属片、陆沉的警告,还有那辆阴魂不散的白色面包车,像一张无形的网,正一点点收紧。

她抓起包,锁好门,朝着城西的方向走去。

脚步踩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轻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悬念的节点上。

不管那网里藏着什么,她都必须亲手揭开——为了爷爷,也为了弄明白,那个雨夜偶然闯入她生活的男人,和她祖辈的过往之间,到底藏着怎样的联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