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沉,警戒线外的灯光像是一圈冷漠的注视,静静地环绕着案发现场。
许漾站在警车旁,手里攥着那张刚刚拿到的尸检初步报告。
他的眉头紧锁,反复扫视着纸上的字句。
宋原则倚在车门边,低声嘟囔:“死因明确,可死者身份却像团迷雾。”
“表面上看,是个普通的白领。”
许漾合上报告,语气低沉,“可你注意到没有?
他手腕上有道旧伤,形状很特别。”
宋原点点头:“像是小时候被什么东西划过的。
还有,他的指甲缝里残留着泥土,鞋底却异常干净。”
“案发现场没有泥土。”
许漾接过话茬,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说明他死前去过别的地方,或者,有人刻意清理过他的鞋。”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明白了各自的想法。
死者的身份、死因、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不寻常的意味。
许漾下意识地望向远处,林沫正站在路灯下,低头翻看着什么。
她的背影孤傲而坚定,仿佛与西周的迷雾融为一体。
林沫的调查方式总是独特。
她没有像常规刑警那样全面封锁现场,而是悄悄绕进了案发地附近的小巷。
巷子尽头,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昏黄的灯光透出来。
林沫推门而入,老板是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正低头翻着报纸。
“前天晚上,您在店里看到过这个人吗?”
林沫递上一张死者的照片,语气温和。
老人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端详了照片,忽然皱起眉:“好像有点印象。
他那天傍晚来过,买了瓶矿泉水,还问了附近有没有24小时营业的网吧。”
“他问网吧?”
林沫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他找到了吗?”
老人摇摇头:“我说最近的网吧在两条街外,他听了就走了。
后来没再见过。”
林沫点头道谢,心头却泛起涟漪。
死者案发前为何急于寻找网吧?
他需要上网,还是要联系什么人?
她走出杂货铺,夜风中,一张被扔在路边的宣传单飞到脚边。
林沫弯腰捡起,发现上面赫然印着“新开业网吧,24小时营业”字样,地址却并不是老人提到的那家。
她心生疑窦,将宣传单收入口袋,快步返回现场。
此时,许漾和宋原正围在一辆刚刚拖来的黑色轿车旁。
那是死者的车,停在案发地一公里外的小巷,被发现时车窗紧闭,车门未锁。
“车里发现了这个。”
宋原递给许漾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一叠文件和一个破旧的U盘。
许漾取出U盘,递给林沫:“你去查一下,看里面有什么。”
林沫点点头,将U盘插入便携电脑。
几秒后,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
林沫快速破解密码,文件夹里只有一份文档和几张照片。
照片内容让三人同时屏住呼吸——照片上,死者与一名中年男子并肩而立,身后是某公司的LOGO。
“这不是……盛辰集团的副总裁,顾怀安?”
宋原认出了照片中的男子。
“盛辰集团,前阵子才闹过经济丑闻。”
许漾冷静分析,“死者和顾怀安关系非同一般,他会不会是被牵连进什么内部斗争?”
林沫点开那份文档,内容更是令人震惊。
那是一份转账明细,显示死者在案发前两天收到了盛辰集团一笔巨款,备注一栏写着“咨询费”。
“咨询费?”
宋原嗤笑一声,“这分明是封口费吧。”
许漾若有所思:“死者真实身份,很可能不是普通白领,而是盛辰集团的内部人员,或是外部合作方。”
“我们要查一查死者最近的社交记录和通讯往来,特别是和盛辰集团相关的人。”
林沫迅速理清思路。
此时,法医组那边也传来新的消息。
法医推了推眼镜,低声道:“死者胃中残留的食物并不是案发地附近常见的夜宵,而是一种需要提前预定的日式便当。”
“案发当晚,附近没有日料店营业。”
宋原补充道。
许漾点头:“他不是在这里遇害的,是被人带到这里后制造了假象。”
案情愈发扑朔迷离。
死者的身份、死因、同行者、死前行踪,每一个环节都像是被人精心布局。
林沫环顾西周,夜风中似乎传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她低声自语:“真相,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许漾收起现场资料,带着宋原和林沫一同返回警局。
途中,林沫拿出那张宣传单递给许漾:“死者案发前曾西处打听网吧,这里有家新开业的网吧,24小时营业,位置就在现场附近。”
“也许他是去见什么人,也许……他在逃避。”
许漾接过宣传单,若有所思。
三人沉默良久,谁也无法确定死者究竟是猎物,还是猎人。
案情的每一丝线索都暗示着隐藏的漩涡,而他们只是被卷入其中的微小一环。
夜己深,警局的灯光未曾熄灭。
许漾、林沫和宋原各自埋首案卷与资料,拼凑着真相的碎片。
迷雾之下,誓言未变——无论前路多么险恶,他们都要揭开这重重疑云。
章节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