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言情小说 > 长期开花的蔷薇花

长期开花的蔷薇花

倦倦子 著

言情小说连载

《长期开花的蔷薇花》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段知渝穆宁讲述了​初秋的风卷着梧桐掠过青南路的骑楼总带着点旧时光的味段知渝站在“永顺百货”的斑驳招牌仰头看了眼二楼外挑的木阳台——雕花栏杆缺了一露出里面暗褐色的木像老人豁了牙的这里是青南路最后一片保留着民国风貌的骑楼也是她负责的老城区改造项目最棘手的一块“骨头”。手机在口袋里震是施工队队长的电语气透着无奈:“段还是进不穆律师又来就在里面等着”段知渝深吸一口...

主角:段知渝,穆宁泽   更新:2025-10-16 17:19:3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初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掠过青南路的骑楼时,总带着点旧时光的味道。

段知渝站在“永顺百货”的斑驳招牌下,仰头看了眼二楼外挑的木阳台——雕花栏杆缺了一角,露出里面暗褐色的木头,像老人豁了牙的嘴。

这里是青南路最后一片保留着民国风貌的骑楼群,也是她负责的老城区改造项目里,最棘手的一块“骨头”。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施工队队长的电话,语气透着无奈:“段工,还是进不去。

穆律师又来了,就在里面等着呢。”

段知渝深吸一口气,推开那扇挂着“暂停营业”木牌的玻璃门。

风铃没响,大概是早就坏了。

光线很暗,空气中浮着尘埃,混着旧木料和樟脑丸的气味。

正对门的收银台后,坐着个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

他应该就是穆宁泽。

段知渝在资料里见过他的照片,证件照拍得刻板,眉眼间的锐利却藏不住。

此刻他真人比照片更有压迫感,坐姿笔挺,左手搭在膝头的公文包上,右手拿着份文件,视线落在纸上,侧脸的线条冷硬得像用刀刻出来的。

听到脚步声,他抬了眼。

那是双很沉的眼睛,黑得像深潭,没什么温度,扫过她时,带着一种审视的、职业化的冷静。

“段设计师?”

他开口,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冽,带着距离感。

“穆律师。”

段知渝走到他对面的旧藤椅旁,没坐,“我想我们己经没必要再谈了。

产权人己经签署了拆迁同意书,手续齐全,合法合规。”

穆宁泽放下文件,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敲了敲。

“段设计师可能没仔细看合同附件。”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复印件,推到她面前,“产权人年事己高,签署合同时精神状态存疑。

而且,这座骑楼属于历史风貌建筑,拆迁申请尚未通过文物局的最终审核。”

段知渝皱眉,拿起复印件。

上面的字迹她认得,是街道办负责协调的同事签的审核意见,确实在“文物评估”一栏画了个待定的问号。

她昨天催进度时,对方说“小问题,很快就能批”,看来是没说实话。

“就算如此,”她放下复印件,尽量让语气平和,“穆律师也不该阻挠施工。

我们的工期很紧张,骑楼的结构己经不安全,继续拖延,可能会有坍塌风险。”

“在确定修缮方案前,任何可能破坏建筑本体的施工,都是违法的。”

穆宁泽的语气没什么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我的当事人委托我维护他的合法权益,包括这座建筑的完整权。”

“完整权?”

段知渝忍不住提高了声音,“您看看这里!”

她转身指向右侧的承重墙,墙皮己经大片剥落,露出里面发黑的砖块,“上个月的暴雨己经让地基松动了,再不拆除重建,砸到了人谁负责?

您吗?

还是您那位只知道躲在后面的当事人?”

她的情绪有些激动,语速快了起来。

做这个项目三年,从最初的实地勘察,到一张张图纸画出来,她比谁都清楚这些老建筑的困境。

它们很美,带着城市的记忆,但也确实老了,朽了,像风中残烛,强行保留,反而可能酿成危险。

穆宁泽看着她泛红的眼角,沉默了几秒。

“段设计师,”他站起身,比她高出一个头还多,阴影落在她身上,“‘危险’不是拆除的唯一理由。

我的当事人提供了一份由专业机构出具的修缮报告,证明骑楼的主体结构可以保留,只需要加固和局部修复。”

他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次是彩色的,上面印着骑楼的内部结构图,用红色箭头标出了需要加固的位置。

段知渝扫了一眼,绘图的专业度很高,甚至比她团队最初做的评估还要细致。

“这不可能。”

她下意识地说,“我们请的评估团队是业内最权威的……权威不代表不会出错。”

穆宁泽打断她,“或者说,不代表不会被‘催进度’影响判断。”

他的话像根针,刺破了段知渝刻意忽略的那层窗户纸。

她确实催过评估团队,不止一次。

项目甲方盯着工期,每天的违约金像座大山压着,她难免急功近利了些。

空气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

段知渝的视线落在墙角,那里堆着几个落满灰的纸箱,其中一个敞着口,露出里面泛黄的旧杂志,封面上的女明星穿着旗袍,笑靥如花,印着“1947年”的字样。

她忽然觉得有点累。

“穆律师,”她放缓了语气,“我承认,可能是我太着急了。

但修缮需要时间,也需要资金。

您的当事人……资金不是问题。”

穆宁泽打断她,“我的当事人愿意承担所有修缮费用,前提是,必须按照他指定的方案来,保留骑楼的所有原始风貌,包括这些木窗、栏杆,还有……”他指向收银台后面的墙,“那片墙缝里的野蔷薇。”

段知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才发现昏暗的角落里,墙缝里真的钻出了一丛植物,细弱的枝条歪歪扭扭地往上爬,顶端开着一朵小小的、粉白色的花。

在这片破败的、死气沉沉的空间里,那点颜色显得格外突兀,又格外鲜活。

她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勘察时,也见过这朵花。

当时她满脑子都是骑楼的结构、承重、以及工期,只觉得是碍事的杂草,没放在心上。

而穆宁泽,这个看起来冷冰冰的、只认法条的律师,竟然注意到了它。

“我需要时间。”

段知渝说,“我要重新评估修缮方案,还要和文物局、甲方沟通。”

穆宁泽颔首:“我会给你时间,但不会太久。”

他看了眼腕表,“下午三点,我会带我的当事人过来。

如果到时候还没有明确答复,我会向法院申请停工禁令。”

说完,他收起文件,拿起公文包,转身往外走。

经过她身边时,段知渝闻到他身上的味道,不是浓郁的香水,而是一种很淡的、像雪后松林的气息,干净,却也疏离。

玻璃门被推开,外面的光线涌进来,勾勒出他挺拔的背影。

他走得很稳,没回头。

段知渝站在原地,看着那扇重新合上的门,又转头看向墙缝里的野蔷薇。

风从破了洞的窗户钻进来,吹动了花瓣,也吹动了她心里某根紧绷的弦。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评估团队的电话:“张工,帮我重新做一份青南路骑楼的结构评估,这次别赶时间,要最详细的那种……对,包括所有细节,哪怕是墙缝里的植物。”

挂了电话,她走到收银台旁,拉开那张掉了漆的抽屉。

里面没什么值钱东西,只有半盒生锈的图钉,和一张卷起来的图纸。

她展开图纸,是自己画的骑楼改造初稿。

当时为了节省成本,她把二楼的木阳台改成了混凝土的,把那些雕花栏杆画成了平整的金属护栏。

现在看来,那些线条僵硬得刺眼。

段知渝从包里拿出铅笔,在图纸边缘画了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蔷薇花。

笔尖顿了顿,她又在旁边添了行小字:或许,不必拆得那么彻底。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飘在骑楼的青石板路上。

段知渝看着那片光影斑驳的地面,忽然觉得,这个项目,可能会和她最初设想的,不太一样了。

而那个叫穆宁泽的律师,也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