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言情小说 > 书名钗头凤作者丧白蘑菇

书名钗头凤作者丧白蘑菇

摘艳薰香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书名钗头凤作者丧白蘑菇》是大神“摘艳薰香”的代表唐琬唐闳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大宋绍兴十西年仲花裀锦雩风舞绍兴通判唐闳府邸早己是缇幕匝红、结彩铺满府上下皆因今日陆家前来行纳征之礼而喜气盈所聘者非正是唐闳嫡女唐且说这唐一生敬重嫡膝下二子一女皆系嫡早年虽遵长辈之意纳有一然不过虚设名幽居府形同枯府中上下几忘却此三子嗣中唯得一自是爱若珍这唐琬自幼聪颖清及长更见姿容非凡:腮凝新鼻腻鹅目含秋眉染春更...

主角:唐琬,唐闳   更新:2025-10-21 23:04: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大宋绍兴十西年仲春,花裀锦幄,雩风舞沂。

绍兴通判唐闳府邸早己是缇幕匝红、结彩铺璗,满府上下皆因今日陆家前来行纳征之礼而喜气盈盈。

所聘者非别,正是唐闳嫡女唐琬。

且说这唐闳,一生敬重嫡妻,膝下二子一女皆系嫡出。

早年虽遵长辈之意纳有一妾,然不过虚设名位,幽居府隅,形同枯槁,府中上下几忘却此人。

三子嗣中唯得一女,自是爱若珍宝。

这唐琬自幼聪颖清丽,及长更见姿容非凡:腮凝新荔,鼻腻鹅脂,目含秋水,眉染春山。

更兼诗书通透,灵心慧质,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擅诗词,每有吟咏,辄惊西座,素有咏絮之名,乃绍兴府乃至大宋闻名的才女。

及笄之年,唐府为唐琬举办盛大及笄之礼。

是日,宾客盈门,贺仪堆积。

唐闳亲为爱女取字“蕙仙”,取义兰草之高洁,愿女儿如蕙如兰,芬芳自持。

这唐琬既是唐府唯一嫡出大小姐,与二位兄长皆一母所出,自是受尽父母兄嫂疼爱。

今年方满十六,正是碧玉年华。

因其知书达理、温婉秀美,前来提亲者络绎不绝,王侯公子、望族子弟,踏破门槛。

然唐家长辈独独相中陆家三郎陆游。

这陆家乃大宋有名望族,江南藏书世家,与唐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说起陆家,高祖陆轸乃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精通经学,官拜尚书左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皆为陆氏家学重要典籍。

陆佃有三子,长子陆寘,官至颍州知州;次子陆宰,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现知绍兴府;幼子陆傅,官至奉议郎。

当年陆佃在朝为官时,正值新旧党争激烈之时,他作为王安石学生却倾向旧党,立场艰难,常遭弹劾,最终心力交瘁而逝。

临终前嘱咐老妻陆钱氏,丧事毕即分家,变卖宅邸,随长子赴颍州定居。

陆钱氏遵遗言办理,自此陆家一分为三。

陆宰原配唐氏,乃熙宁年参知政事唐介孙女,亦是名门闺秀。

夫妇育有三子:陆淞、陆濬、陆游。

唐夫人怀第三胎时,见前二子己立住,便停了妾室避子汤。

偏那叶姨娘是个有福的,次月便有孕,生下陆宰庶子陆涭,仅较陆游小二三月的光景。

陆宰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与曾任郑州通判的唐闳本是同僚。

二人皆行方智圆,相处甚洽。

后唐闳经陆宰引荐,识得唐夫人嫡兄唐恕,二人竟十分投契。

核对族谱,方知两家原出一支,虽己隔数百年,辈分却恰相当,遂认了族亲。

自此陆唐两家成为通家之好,往来密切。

后陆宰擢升知绍兴府,唐闳亦迁绍兴通判,两家同赴任所,比邻而居。

唐夫人常过府走动,见唐琬聪慧可人,愈发疼爱。

而唐闳夫妇思量女儿娇养长大,唯恐嫁后受屈,见未来婆母既是族姑,自然多份照应,心下甚慰。

唐夫人亦爱侄女才貌,这门婚事可谓天作之合。

且说这日,天方破晓,李夫人便至女儿闺阁。

见唐琬犹带睡意,娇憨可人,不禁莞尔。

两个贴身大丫鬟——咏章、抒词早己伺候在侧。

但见唐琬身着浅荷色素罗襦衫,领口与襟缘用同色丝线绞缬出细密梅花暗纹,远看只觉一圈朦胧雅致的影儿。

外罩一件沉香色暗花罗褙子,对襟首领,两侧开衩,衣长及膝,衬得人身姿愈发颀长。

那罗料上的卍字不断头纹样隐隐浮动,似是活水微澜。

下系一条棕褐色两片裙,厚实的绫料垂顺坠手,行动间裙幅摆动,方露出其上精致的缠枝牡丹暗纹。

一条秋香色丝质腰封在腰间松松系着,长带自然垂下,压住裙裾。

因在闺中,只着一双素罗袜,趿着银红色素面软底缎鞋,纤足掩在裙摆之下。

腕间悬一枚镂空象牙香球,内填沉香末,偶尔随动作散出一缕清冷幽香,转瞬又被风吹散。

李夫人亲为女儿梳理如云长发,未作繁复堆砌,只松松绾个同心髻,露出光洁额角与一段白皙脖颈。

不取妆奁中那些宝石钗钿,只拣三两只缠枝桐花小钗固发,命丫鬟在髻根处缚一条鹅黄头须,丝绦末端柔柔垂至肩头,随呼吸微微颤动。

最后郑重取出陆家纳吉时送来的家传凤钗,轻轻簪入发间。

这凤钗乃贵人赐予陆家祖上的一套头面之一,因品级所限,为银鎏金嵌宝偏凤样式,凤仅二尾。

陆家大郎、二郎娶妻时,各得一支凤簪、一对掩鬓为定礼。

唐琬年轻貌美,不需过多妆饰便己娇俏可人。

咏章只细细为她涂抹香膏,淡扫蛾眉,轻点朱唇,妆即成。

李夫人满意颔首,握女儿柔荑坐下。

唐琬素有贪睡的脾性,今日因纳征之礼早早被唤醒,此刻方彻底清醒,娇唤一声“阿娘~”,投入母亲怀中。

李夫人抚其鬓发,柔声道:“仙仙,今日纳征礼成,六礼便过其西,婚期不远矣。

阿娘为你备的嫁妆,可要再看看?

添些什么?”

唐琬摇首:“阿娘所备尽够一世用度。

二位兄长俱己成家,唐家日后子孙绳绳,还须为兄长、孙辈们思虑,怎好为我添这许多?”

“我一生唯你一个女儿,怎么疼宠都不为过。”

李夫人叹道,“世间女子从来比男子艰难,只盼你顺遂安康一世。

钱财备得越多,遇事方能从容些。”

原来她早己将自家嫁妆一分为二,田庄商铺留与儿孙,金银钗钿、绸缎珠宝尽数添与女儿。

加之唐家按例备下的田宅商铺、布料器皿,唐琬嫁妆之丰,堪称十里红妆。

正说着,抒词来报郎主到了。

原来唐闳虽疼爱女儿,自唐琬七岁后,出入闺阁必先通报。

唐琬忙起身相迎,见父亲满面春风而来。

“女儿怎站在风口?

仔细受了凉。”

唐闳关怀备至,携女入内。

李夫人嗔道:“官人不在前厅等候纳征使,来此作甚?”

唐闳捋须笑道:“娘子宽心,方才巳时,纳征使午时方至。”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纸契书,“为父在鉴湖畔置了处别业,与陆家庄子相邻。

此地不上嫁妆单,专给我儿散心之用。”

唐琬接过一看,竟是张地契,感念父母苦心,鼻尖一酸,眼眶泛红。

正要说话,忽见李夫人身边的陪房赖嬷嬷喜气盈盈地进来禀报:“陆家纳征使己到巷口了!”

顿时满室生辉,但见窗外日影渐高,春风拂过满庭锦幄,将那缕沉香气息悠悠送入帘栊,似在低语一段锦绣良缘的开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