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言情小说 > 晚星熠熠入我怀女主

晚星熠熠入我怀女主

声声清i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晚星熠熠入我怀女主》是作者“声声清i”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沈述林晚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1.林晚又一次在镜子里检查自己的着浅蓝色连衣长度刚好到膝盖上方三厘米——这是陈默曾经无意中提起过最喜欢的长度和颜头发梳成柔顺的黑直右鬓角别着一个浅黄色的发卡——那是陈默高中时送她的生日礼虽然漆已经有些剥但她依然珍藏“值得吗?”镜中的自己突然问她愣了一摇摇头甩开这个念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她和陈默的“半周年纪念日”。虽然他们从未正式确认关但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

主角:沈述,林晚   更新:2025-10-20 06:20: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林晚又一次在镜子里检查自己的着装。浅蓝色连衣裙,

长度刚好到膝盖上方三厘米——这是陈默曾经无意中提起过最喜欢的长度和颜色。

头发梳成柔顺的黑直发,右鬓角别着一个浅黄色的发卡——那是陈默高中时送她的生日礼物,

虽然漆已经有些剥落,但她依然珍藏着。“值得吗?”镜中的自己突然问道。她愣了一下,

摇摇头甩开这个念头。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她和陈默的“半周年纪念日”。

虽然他们从未正式确认关系,但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加上这几个月来的亲密,

林晚觉得今天或许就是契机。手机震动,是陈默的消息。今晚老地方见,八点。有惊喜。

林晚的心跳快了几拍。老地方指的是大学城附近那家他们常去的咖啡馆后的露天座位。

她反复看着“惊喜”二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也许,今天就是她等了这么多年的日子。

2.七点五十分,林晚已经坐在咖啡馆角落那个被绿植半环绕的位置。

服务生小陈对她了然于心,无需多问便端上来一杯拉花精致的拿铁,以及一杯冰美式。

“在等陈先生?”小陈笑着搭话。林晚颔首,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装着打火机的礼盒边缘。盒子的棱角硌在掌心,

带来一丝清醒的痛感。八点整,咖啡馆的挂钟发出沉闷的敲击声。陈默没有出现。

林晚啜了一口拿铁,奶泡已经变得稀薄,像她此刻努力维持的期待。八点二十,

她发去信息:到了吗?手机屏幕安静得像一块黑色的冰。九点,

冰美式的杯壁上凝满水珠,蜿蜒流下,在桌面上洇开一小圈深色。

她开始感到一种熟悉的、冰冷的焦虑,并非完全源于等待,而是某种更接近直觉的不安。

她拨通电话,冗长的忙音后,是机械的女声提示。“他可能临时有事。

”小陈过来为她续上热水,语气带着善意的安慰。林晚勉强弯了弯嘴角。她太了解陈默,

他若想来,天大的事也会来;他若不来,便有无数个“临时”。

“不方便接电话”——这个认知像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十点,咖啡馆的灯光暗下一半,

打烊的信号。小陈面露难色地走来。“没关系,我也该走了。”林晚起身,

将那个未曾送出的礼盒塞回包里,动作缓慢得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葬礼。

纽约深秋的夜风已有凛冽的质感,穿透单薄的连衣裙,激起一阵寒颤。

她站在咖啡馆门口的霓虹招牌下,身影被拉得细长而孤独。也许他记错了地点?

或者手机没电?她再次拨打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听着冗长的忙音,手指无意识地滑动屏幕,

点开了朋友圈。张昊——陈默的固定玩伴之一——十分钟前更新了一条视频。

喧闹的音乐几乎要溢出屏幕,晃动的镜头里是迷离的彩光和举杯狂饮的人群。

画面扫过角落的卡座时,骤然定格——陈默懒散地靠在沙发上,

臂弯里搂着一个妆容精致的陌生女孩,他正低头凑在她耳边说着什么,

嘴角勾起一抹林晚无比熟悉的、漫不经心的笑。视频配文:默哥出手,从不失手!

恭喜今晚锁定新目标!那一刻,世界的声音骤然褪去。

林晚感觉像是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冰水,从头顶凉到脚心,连心跳都停滞了半拍。原来,

所谓的“惊喜”,是她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场笑话。她木然地转身,

走向通往地铁站的那段长阶。高跟鞋踩在石板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像在为她可悲的期待敲响丧钟。眼泪在眼眶里疯狂积聚,却被她死死忍住。不值得,

为这样一个夜晚,为这样一个人流泪,太不值得。就在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鞋跟一滑,

脚踏虚空。剧烈的疼痛从右脚踝炸开,瞬间席卷全身。她重重摔倒在冰冷的石阶上,

手掌和膝盖传来火辣辣的擦痛。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心口那片荒芜的钝痛。

她尝试用手撑起身体,右脚却无法承受一丝重量,再次软倒。深夜的阶梯空无一人,

只有远处街灯投来昏黄而冷漠的光晕。她颤抖着摸出手机,屏幕已被摔出蛛网般的裂痕,

像她此刻的心。鬼使神差地,她又一次拨通了陈默的电话。依然无人接听。

疼痛和绝望终于冲垮了堤坝。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不是因为脚踝撕心裂肺的痛,

而是因为她终于看清了自己——在那段自以为深情的关系里,

她不过是一个自导自演的可怜小丑。用最后的力气,她打开叫车软件,输入了医院地址。

在等待的十五分钟里,她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听着耳畔呼啸的风声,忽然想起十六岁那年,

陈默翻墙逃课为她买退烧药,也是这样寒冷的夜晚。他把药塞进她手里,手心滚烫。“晚晚,

我会永远对你好。”少年眼神明亮,语气认真。原来,“永远”这样短,短到只够她一个人,

从天真走到清醒。网约车到了,司机是个沉默的中年人,扶着她坐进后座。“去医院?

”司机从后视镜看她苍白如纸的脸和红肿的脚踝。林晚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陌生的街景,

轻轻点了点头。车窗玻璃上,映出她狼狈的倒影,

以及眼底那片终于烧尽一切期待、只剩下灰烬的荒原。3.急诊室的荧光灯白得刺眼,

消毒水的气味无孔不入。林晚独自坐在冰凉的候诊长椅上,

自己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孩子的哭闹声、情侣的低语声、救护床轮子急促滚过的声音,

一切都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林晚?”她抬起头,

看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站在诊室门口。他看起来三十出头,身形挺拔,

口罩上方的眼睛深邃而沉静。“是。”她试图站起来,却因脚踝的剧痛倒吸一口冷气。

“别动。”医生快步走过来,在她面前蹲下,“是右脚?

”他的手指隔着袜子轻轻按压她的脚踝,动作专业而轻柔。“这里疼吗?”林晚咬紧下唇,

点了点头。“初步判断是韧带撕裂,需要拍片确认。”他站起身,从护士手中接过轮椅,

“我送你去放射科。”去放射科的路上,两人都沉默着。

林晚低头看着自己狼狈的模样——裙摆沾了灰尘,膝盖擦伤处已经结痂,右脚踝肿得老高。

她突然想起自己精心打扮时的期待,只觉得讽刺。拍完片回到诊室,

医生对着光箱上的片子仔细查看。“距腓前韧带撕裂,伴有骨膜损伤。”他转向林晚,

“需要固定四周,这期间右脚不能承重。”林晚安静地听着,像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诊断。

“需要通知家人或朋友来接你吗?”医生问,目光落在她空无一人的身侧。“不用,

我自己可以。”医生停顿了一下:“固定后行动会很不方便,最好有人照顾。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轻轻压垮了她努力维持的平静。她低下头,长发垂落遮住了脸,

肩膀微微颤抖,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医生没有说话,只是递过来一包纸巾,

然后转身去准备固定器材。处理伤处的过程很疼,但林晚始终一声不吭。

当最后一层石膏裹好时,她突然轻声问:“医生,请问您贵姓?”“姓沈,沈述,叙述的述。

”他摘下口罩,露出一张清俊的脸,眼神温和而专注,“复诊需要提前预约,

可以直接报我的名字。”他递过来一张名片,还有一张处方单。“谢谢。”林晚接过,

目光落在他的名字上——沈述。简单干净,就像他给她的感觉。离开医院时,天已经蒙蒙亮。

沈述特意嘱咐护士帮她叫了车,还递给她一副拐杖:“租借的,复诊时带回来就行。

”坐进车里,林晚看着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晨光熹微中,她打开车窗,

让清冷的晨风吹在脸上。手机在这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陈默”两个字。

她看着那个名字闪烁了很久,直到铃声停止。然后,她平静地打开通讯录,

将那个刻在心底多年的号码拉黑了。4.三天后,林晚拄着拐杖出现在学校教务处。

“你要申请哥大的交换项目?”指导老师推了推眼镜,“但截止日期是明天,

而且竞争非常激烈。”“所有材料我都准备好了。”林晚从包里取出文件袋,“托福113,

GPA3.9,推荐信是王教授和李院长亲自写的。”老师翻阅着近乎完美的申请材料,

不由得重新打量面前这个女孩。她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澈坚定,

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所有稚气。“为什么突然决定申请?之前没听说你有这个计划。

”“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林晚微微一笑,“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从教务处出来,

她在走廊上遇见了匆匆赶来的陈默。他看起来有些憔悴,眼下带着青黑,像是几天没睡好。

“晚晚!你为什么拉黑我?”他拦住她的去路,语气急切,“我找了你三天!

”林晚平静地看着他:“有什么事吗?”“那天晚上我被张昊他们硬拉去应酬,手机没电了。

”陈默抓了抓头发,“我不是故意爽约的,你听我解释……”“不用解释。”林晚打断他,

“不重要了。”陈默愣住,似乎没料到她是这个反应。

他注意到她手中的拐杖和右脚上的石膏,脸色一变:“你的脚怎么了?”“不小心摔了一跤。

”“什么时候的事?严不严重?怎么不告诉我?”“告诉你有什么用?”林晚轻轻反问,

“告诉你,你就会来吗?”陈默张了张嘴,一时语塞。“陈默,”林晚的声音很轻,

却像一把锋利的刀,“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你记得我对什么过敏吗?

知道我最喜欢的书是哪本吗?记得我生日是几月几号吗?”陈默的表情说明了一切。“你看,

你从来不了解我,也不曾真正想过要了解我。”林晚笑了,笑容里带着释然,

“我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现在梦醒了。”她拄着拐杖从他身边走过,脚步不稳,

却异常坚定。“我要出国了念书了。”陈默猛地抓住她的手臂:“就因为我一次失约,

你就要走?”“不是因为你,是为了我自己。”林晚轻轻挣脱他的手,“再见,陈默。

”她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每一步都疼,

但每一步都比从前更加踏实。窗外,天空湛蓝如洗,一群白鸽振翅飞过。林晚抬起头,

阳光洒在她脸上,温暖而明亮。5.纽约的冬天来得又早又急。林晚裹紧大衣,拄着拐杖,

小心翼翼地走在哥大校园覆着薄冰的小径上。脚踝的石膏已经换成更轻便的护具,

但沈述在越洋视频复查时依旧叮嘱她不能掉以轻心。是的,越洋视频。这是沈述提出的建议。

在她出发前,他看似随意地说:“我导师Dr. Miller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

你的后续复查可以找他。不过,如果你不介意,前期我可以先通过视频看看你的恢复情况,

避免沟通误差。”林晚没有拒绝。于是,每周一次的视频复查,

成了她初到纽约时固定的小小仪式。屏幕那端的沈述总是穿着简单的居家服,

背景是他整洁的公寓书房。他问诊专业,语气平和,偶尔会多问一句:“那边天气怎么样?

习惯吗?”起初只是寥寥数语的寒暄。后来,不知从何时起,视频的时间渐渐变长。

他们开始聊起更多。林晚说起哥大繁重的课业,画廊实习的趣事,

中央公园的松鼠;沈述则会分享医院里的见闻,或者一本他刚读过的书。这种联系,

温和、平缓,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却让林晚在异国他乡感到一种坚实的支撑。

他从不逾矩,却总在她需要时出现。比如,在她因为一篇论文焦头烂额时,

他会发来一条简短的消息:压力大的时候,试试深呼吸,然后吃块黑巧克力。

附带一个科学解释内啡肽作用的链接。三个月后,林晚的脚踝恢复良好,

已经可以脱离护具正常行走。她告诉沈述这个消息时,他正在值夜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