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未寄信落在初雪天》是知名作者“烤乳硃”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陆笙陆笙展全文精彩片段:男女主角分别是陆笙的青春虐恋,校园小说《未寄信落在初雪天由新晋小说家“烤乳硃”所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本站无弹窗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422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4 01:56:0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未寄信落在初雪天
主角:陆笙 更新:2025-10-24 05:57:1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暗涌礼堂的窗帘该洗了。我坐在第五排靠窗的位置,
鼻尖绕着一股旧棉麻混着粉笔灰的味道,风扇在头顶转得慢吞吞的,
把校长冗长的开学致辞切成一段段模糊的背景音。直到舞台那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有人踩着台阶上去,走到讲台话筒前,轻轻的拍打话筒,发出“咚”的一声轻响。
“喂喂——”那声音像夏天冰棒敲在玻璃柜上的脆响,猝不及防的撞进我的耳朵里。
我猛地抬头,视线穿过昏昏沉沉的人群,精准落在舞台中央的少年身上。
他穿着和我一样的蓝白校服,领口扣子扣得整齐,手里攥着话筒,
另一只手在话筒前轻轻拍了拍。侧光刚好打在他耳廓上,细软的绒毛裹着一层暖黄的碎金,
连耳尖那点淡粉色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下意识攥紧了衣角,指尖把布料捏出几道褶子。
前排的同学还在低头传小纸条,左边的女生在偷偷涂指甲油,
可我的世界好像突然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他调整话筒的动作,
还有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像藏在书包里的闹钟,不小心碰开了开关。他试完音,
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低头看了眼手里的稿子。我数着他垂下来的头发,有几缕太长了,
扫过额头,他抬手随意拨了一下,指尖蹭过眉骨的动作,
让我突然想起昨天在操场看到的白蝴蝶,翅膀扇动时也是这样轻。后来我总在想,
如果那天礼堂的灯再亮一点,我会不会看清他的眼睛?可当时我只敢盯着他的鞋尖,
直到他转身走下台,我才后知后觉地摸出笔记本,在第一页空白处,
写下了“陆笙”两个字——新生代表介绍时,我特意把耳朵竖得像雷达,才抓住这个名字。
那是我十四岁的夏天,第一次知道“喜欢”原来有声音,不是课本里写的“心跳加速”,
是有人在你心里轻轻敲了一下,然后整个世界都开始回响。
2 萤火夜自习的铃响到第三声时,灯灭了。教室里瞬间炸开锅,后排男生开始起哄,
有人摸出台灯打开,光柱照亮了天花板。我假装低头找笔,手却悄悄撑在窗沿上,
把脸贴向冰凉的玻璃——对面教学楼的灯还亮着,三楼第二个窗口,是陆笙的班级。
我数过那个窗口很多次。每天午休时,我会借口去小卖部,绕到操场另一边,
看他是不是在教室靠窗的位置刷题;放学时故意放慢脚步,等他从教学楼里走出来,
看他背着黑色书包,和同学勾着肩往校门口走,校服后摆被风掀起一点。
此刻那扇窗口突然暗了一下,接着亮起一团暖黄的光。是陆笙,他举起了一盏充电台灯,
灯柱在黑暗里像一颗小小的星球,稳定又明亮。我盯着那团光,连呼吸都放轻了,
好像只要我看得够久,就能透过玻璃,看到他低头写字的样子——手指握笔的姿势,
会不会和上次在礼堂时一样?突然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是闺蜜阿乔丢来的纸条:“还在看?
小心被当成偷窥狂。”我回头看了一眼阿乔,做了个“闭嘴”的嘴型,视线移回窗外。
窗外的钠灯把树枝的影子投在我桌上,像一幅潦草的画,而对面的那盏台灯,
是画里唯一的暖色。我想起上周模拟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卡了半小时,
抬头时正好看到他从走廊经过,手里拿着一张满分的卷子,被老师拍着肩膀夸奖。
那时候我突然觉得,中考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就像现在这样,即使周围一片漆黑,
只要知道有那么一盏光在亮着,就有了往下走的勇气。不知过了多久,对面的台灯晃了晃,
陆笙好像起身伸了个懒腰,灯光跟着他的动作动了一下。我赶紧收回目光,
假装在整理错题本,耳朵却还竖着,听着对面传来的模糊说话声。′直到教室的灯突然亮起,
刺得我眯起眼睛,再看向对面时,那盏台灯已经灭了,窗口恢复了和其他地方一样的明亮。
我摸出笔,在错题本的页脚画了一盏小小的台灯,旁边写了一行小字:“今天,
他的光亮了四十五分钟。”3 并肩开学典礼的操场飘着国旗,
风把红色的旗角吹得猎猎作响。我站在高一3班的队伍里,踮着脚往前面看。
阳光有点刺眼,我眯起眼睛,终于在左前方三排的位置找到了陆笙——他站得很直,
双手贴在裤缝边,后脑勺的发旋看得清清楚楚,还有那粒藏在头发里的褐色小痣,
像颗小小的咖啡豆。我开始盯着他,好像盯着他就能离他近一点。周围是校长讲话的声音,
还有同学偶尔的窃窃私语,
可我满脑子都是昨天报到时的场景——我在公告栏前找自己的班级,他突然从旁边走过来,
手里拿着一张分班表,指尖刚好指在“高一1班 陆笙”的位置上。
我们的距离不过半米,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像晒干的阳光,可我没敢抬头,
直到他走了,才敢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很久。“请新生代表陆笙上台发言。
”广播里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掌声像浪一样涌过来,陆笙从队伍里走出去,步伐很稳,
走到主席台前时,他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领,然后转身面对我们。我看着他握话筒的手,
指节分明,和上次在礼堂时一样,没有多余的动作。他的发言很简短,没有华丽的辞藻,
只说“希望我们都能在高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风吹起他的头发,有几缕贴在额头上,
他没像上次那样拨掉,只是继续往下说。我盯着他的嘴唇,看他说出的每一个字,
心里悄悄把那些话记下来,好像这样,就能把他的声音藏进心里。发言结束后,他走下台,
沿着队伍之间的缝隙往回走。经过我们班时,他的脚步顿了一下,
目光好像往我这边扫了一眼。我立刻低下头,耳尖发烫,手心开始出汗,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等我再抬头时,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背对着我,好像刚才那一眼只是我的错觉。
可我心里还是像开了花一样,暗喜一点点漫上来,又被我强行压下去。我知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高中三年还很长,我只想这样,远远地看着他,
像看一颗遥远却明亮的星星。我在心里默默想,如果这颗痣是坐标,
那我愿意把整个高中都用来绘制抵达它的航线。只是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有些航线,
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远远观望。4 雨幕运动会的第三天,下起了雨。
一开始只是零星的几滴,砸在看台上,留下小小的湿痕。我抱着书包坐在看台上,
手里攥着一把没打开的伞,眼睛盯着操场入口——陆笙参加的1500米决赛,
本该在十分钟后开始。周围的同学开始收拾东西,有人往教学楼跑,
有人躲到看台下的角落里。阿乔拽着我的胳膊说:“走了走了,雨要下大了,
1500米肯定要取消了。”我摇摇头,说再等等,目光还是没离开入口处。雨真的下大了,
豆大的雨点砸在塑胶跑道上,发出噼啪的声音,远处的教学楼被雨雾笼罩着,变得模糊不清。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入口处——是陆笙,他穿着红色的运动服,
手里拿着一件外套,正快步往看台下走。我心跳突然加速,下意识站起来,
手里的伞“啪”地一声打开了。阿乔在旁边“哦”了一声,用胳膊肘碰了碰我:“机会来了,
还不上去送伞?”我咬着唇,犹豫了几秒,还是没有勇气去。他站在看台下的角落,
正把外套往身上套,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几缕贴在脸颊上。雨还在下,
看台上的人越来越少。阿乔拉着我说:“走了,别在这淋雨了。”我点点头,
回头看了陆笙一眼,他还站在那个角落里,雨水把他的运动服染得更深了。我们往教学楼走,
雨水打在伞上,发出很大的声音。阿乔在旁边絮絮叨叨地说:“你怎么不去送伞,
这么好的机会。”我没说话,只是看着前面的路,心里有点空落落的。走到教学楼门口时,
我回头望了一眼操场,雨幕里,那个红色的身影还在原地。我想,也许我在勇敢一点,,
我就能靠近。5 远灯文理分科的公告贴出来那天,我在公告栏前站了很久。
我的名字在理科2班,而陆笙的名字,在理科1班——就在我们班的隔壁。
隔着一堵墙,一堵墙的距离,说近很近,说远不远,但是让我看不见他。
开学后的第一个晚自习,我特意绕到隔壁班的门口,抬头往教室里看。1班的灯亮着,
桌子一排排的排列整齐,我却不知道哪一张是他的位置。风有点凉,吹在脸上,
我裹紧了校服外套,心里有点失落,又有点庆幸——至少,我们还在同一栋教学楼里,
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下晚自习,我都会从他们班门口过,
抬头看一眼教室。有时候会看到有人出来走动,我会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希望那个人是他,
可每次都只是失望。有一次,我看到有人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本书,好像在背书。
我盯着那个身影,看了很久,直到他下了楼,我才转身往宿舍走。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见我和陆笙在同一个教室,他就坐在我旁边,我们一起刷题,一起讨论问题,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我们的课本上。醒来时,宿舍里还一片漆黑,我摸出手表,看了看时间,
才凌晨四点。我翻了个身,想起梦里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可很快又沉了下去——那只是个梦而已。期中考试后,学校组织了一次联考,成绩出来后,
我在年级排名表上找陆笙的名字。他排在第三名,而我排在第二十名。我们之间,
隔着十七个人的距离。我把排名表拍下来,存到手机里,
然后开始制定学习计划——我想离他近一点,哪怕只是在排名表上。每天晚上,
我都会在教室里多待半个小时,刷题、整理错题。累的时候,我会走到走廊上,
往外面看一眼。他们班的灯还亮着,像远处的星星,指引着我往前走。我知道,
他肯定也在教室里学习,也许在做数学题,也许在背英语单词,我们在不同的教室里,
做着同样的事情,这就够了。有一天晚上,我在走廊上遇到了陆笙。
他从隔壁楼的楼梯口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应该是去打水。我们的距离只有几步远,
我能看到他眼底的疲惫,还有嘴角那点淡淡的笑意,好像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我没敢跟他打招呼,只是低下头,往自己的教室走。走过他身边时,
我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咖啡味,应该是熬夜学习喝的。我心里有点疼,
又有点佩服——他总是这样,默默努力,不声不响。回到教室后,我看着桌上的习题册,
突然有了动力。我想,就算我们在排名表上隔着十七个人,只要我一直往前走,总有一天,
能离他近一点。那天晚上,我在日记本上写:“今天,我闻到了他身上的咖啡味,有点苦,
却很提神。隔壁班的灯,还亮着,像我的希望。”6 尘埃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星期,
学校组织了喊楼。下午第三节课后,所有高三的学生都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
手里拿着彩色的气球和横幅,对着楼下的学弟学妹们喊加油。我站在走廊的尽头,
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气球,眼睛却在人群里找陆笙。人太多了,
到处都是挥舞的横幅和喧闹的声音,我找了很久,才在走廊的另一个尽头看到他。
他站在他们班的中间,手里没拿气球,只是看着楼下,嘴角带着一点淡淡的笑意。
阳光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走廊的地面上。我盯着他的影子,
心里有点难过。还有一个星期就要高考了,考完试,我们就要各奔东西,
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我突然很想跟他说句话,哪怕只是一句“加油”,可我不敢,
只能远远地看着他,把他的样子记在心里。喊楼进行到一半时,不知是谁起的头,
大家开始喊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有人喊“XXX,我喜欢你”,有人喊“XXX,
我们一起考去北京”,喧闹的声音里,带着青春的悸动和不舍。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
想对着对面喊出“陆笙”两个字,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怕被他听到,
怕被周围的人笑话,更怕得到的只是他的无视。就在这时,陆笙突然转过身,
往我这边看了一眼。我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手里的气球被我攥得更紧了,
指甲几乎要嵌进气球里。等我再抬头时,他已经转过去了,继续看着楼下,
好像刚才那一眼只是偶然。我心里有点失落,又有点庆幸——至少,他往我这边看了一眼,
哪怕只是偶然。喊楼结束后,大家开始往教室里走。我跟在人群后面,慢慢走着,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空落落的。回到教室后,我看着桌上的倒计时牌,还有七天,
就要高考了。我摸出笔,在草稿纸上写下“陆笙,高考加油”,然后又把那几个字划掉,
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在宿舍里收拾东西。
把课本、习题册、笔记本一一放进箱子里,当看到那个画着台灯的错题本时,我停了下来。
翻开本子,
的小事——他的发旋、他的小痣、他的洗衣粉味、他的咖啡味……还有那些没说出口的喜欢。
我把错题本放进书包里,决定把它带在身边。也许,这些回忆,会成为我高考时的动力。
高考结束那天,我走出考场,看到外面挤满了人。我在人群里找了很久,
没有看到陆笙的身影。我想,他应该已经走了吧。我背着书包,慢慢走出考点,
阳光有点刺眼,我眯起眼睛,心里想:陆笙,再见了。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结局,没有告别,
没有交集,像两颗擦肩而过的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继续往前走。7 擦肩填报志愿那天,
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没有风。我穿得跟随意,走进学校里。阿乔在旁边拉着我,
说报完志愿要我和她一起去足球场拍照,我笑着点头,心里却一直在想,会不会遇到陆笙。
终于,在要进去班主任办公室的时候,我看到了陆笙。他恰好从他们班主任办公室里出来,
短短几天,他和以前不一样了,头发比以前短了一点,看起来成熟了很多。我深吸一口气,
鼓起勇气,往他那边走。走到他身边时,我停下脚步,声音有点发颤:“陆笙,好久不见。
”他转过头,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好久不见,林叙。”他居然记得我的名字,
我心里有点惊喜,又有点紧张。“你……高考考得怎么样?”我问,双手攥着衣服的衣角,
有点不知所措。“还行,应该能去想去的学校。”他说,语气很平淡,和以前一样。
“那你报了哪个城市的学校?”我又问,心里有点期待,希望他能报我想去的那个城市。
“南方,A城。”他说。A城,和我报的城市不一样。我心里有点失落,
脸上却还是笑着:“挺好的,A城气候不错。”“你呢?报了哪里?”他问。“我报了本市。
”我说,声音有点低。“本市也挺好的,离家近。”他说,然后看了看手表,“我还有点事,
先走了,再见。”“再见。”我说,看着他转身走了。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里,
我站在原地,心里空落落的。阿乔跑过来,问我:“怎么样,跟他说话了吗?”“嗯,说了。
”我说,声音有点沙哑。“他报了哪里?跟你一个城市吗?”阿乔又问。“他报了A城,
我留在了本市。”我说。“啊?那不是离得很远吗?”阿乔说,有点替我可惜。“没关系,
反正以后也不一定能见面了。”我说,笑了笑,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难受得很。
志愿填报结束后,我和阿乔一起走出校园。校门口挤满了人,有家长,有学生,
大家都在互相道别。我回头看了一眼校园,心里想:再见了,我的高中;再见了,陆笙。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结局,毕业那天,短暂的擦肩,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然后就江湖再见,再也没有交集。8 江湖大学报到那天,下着小雨。我拖着行李箱,
站在大学校门口,看着眼前陌生的建筑,心里有点忐忑,又有点期待。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报到的流程很繁琐,
排队、填表、领钥匙……等我把一切都弄好,走到宿舍时,已经是下午了。宿舍是四人间,
另外三个室友都已经到了,正在收拾东西。看到我进来,她们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你好,
我叫小北,来自A市。”一个短发女生笑着说,她看起来很开朗,说话的时候带着一点口音。
“你好,我叫林叙,我是本市人,但是家里学校很远。”我说,也笑了笑。“我叫李萌,
来自M市。”另一个女生说,她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我叫张悦,来自F市。
”最后一个女生说,她正在整理书本,看起来很认真。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一起收拾东西,
一起聊高中的生活,聊大学的期待。小北是个吐槽役,
一直在吐槽A市的交通和和本市的天气,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和她们在一起,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