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郑成功与施琅

郑成功与施琅

绣花彩墨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由郑成功施琅担任主角的其它小书名:《郑成功与施琅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此为小不作为历史资读者请树立正确的价值内容为虚构无任何不良引导一觉醒来我竟成了历史上的“贰臣”施面对郑成功对我父兄被清军所杀的冷我本该心生怨恨最终叛逃降但来自未来的灵魂却让我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郡施琅愿为您练兵铸助您恢复中华!”多年看着四海升平的锦绣河我无比庆幸自己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冰刺骨的冰先是感然后意识才慢吞吞地跟着浮上像是从...

主角:郑成功,施琅   更新:2025-10-28 21:21: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此为小说,不作为历史资料,读者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内容为虚构无任何不良引导一觉醒来我竟成了历史上的“贰臣”施琅,

面对郑成功对我父兄被清军所杀的冷漠,我本该心生怨恨最终叛逃降清,

但来自未来的灵魂却让我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郡王,施琅愿为您练兵铸炮,

助您恢复中华!”多年后,看着四海升平的锦绣河山,

我无比庆幸自己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冰冷,刺骨的冰冷,先是感觉,

然后意识才慢吞吞地跟着浮上来。像是从一场无尽漫长的沉眠中挣扎着苏醒,

每一个念头都拖着沉重的镣铐。施福不,现在是他了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却不是熟悉的自家卧室天花板。昏黄的油灯苗在墙壁上投下摇曳不定的影子,

身下是硬得硌人的木板,铺着一层薄薄的、带着霉味和汗腥气的草席。

空气里弥漫着海水的咸腥、金属的锈蚀,还有一种……久未洗漱的人体浑浊气息。他动了动,

浑身肌肉传来撕裂般的酸痛,尤其是左侧肩胛下方,

一阵阵钝痛提醒着他这具身体不久前刚经历过什么。这是哪儿?

混乱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蛮横地冲进他的脑海。一个是属于未来的,

坐在电脑前查阅资料,对明郑时期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唏嘘不已;另一个,

则属于现在这具身体——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

如今是国姓爷郑成功麾下左先锋镇的将领。两个灵魂的记忆疯狂撕扯、交融,最终,

那个来自未来的意识凭借着信息量的绝对优势,勉强占据了主导,

却也被迫全盘接收了“施琅”的一切:他的勇武,他的抱负,他对郑成功的知遇之感,

以及……就在不久前,他那被清军俘虏的父亲施大宣和兄弟施显,已然遇害的噩耗。

而国姓爷的反应……记忆中的画面让心脏骤然缩紧。那是得知消息后,他强忍悲痛前去求见,

郑成功那张年轻却已显威仪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神情,语气沉凝,

却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尊侯,我军新败,厦门方稳,此时岂可因私废公?清廷此举,

意在乱我军心,你我切不可中计。”私?家破人亡,父兄罹难,这竟是“私”?

一股源自这具身体本能的、几乎要焚毁一切的怨愤和悲怆猛地窜起,冲得他眼前发黑,

喉头腥甜。就是这种被轻描淡写、被战略需求碾压的屈辱感,在原历史的轨迹里,

一点点啃噬着施琅对郑氏的忠诚,最终酿成了那场影响深远的叛逃。不行!

他用尽全部意志力,将那股几乎要控制他言行的原始怨恨狠狠压了下去,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皮肉里,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帮助他维持着清醒。他是施福,

一个来自数百年后,深知施琅降清、平台后续历史走向的后来者!

他知道此刻蜷缩在这具身体里的委屈和愤怒,更知道若依从了这情绪,

个人命运的滑坠与身后数百年的“贰臣”污名,

以及那即将被强力纳入版图却也因此埋下诸多隐患的岛屿未来。历史的十字路口,就在此刻,

就在这具身体之内。帐外传来巡逻士兵整齐的脚步声和甲叶碰撞的轻响,

间或有一两声压抑的咳嗽。一切都透着战时的紧张与肃杀。他深吸了一口气,

那带着咸腥和霉味的空气涌入肺腑,反而让他更加确定——自己真的成了施琅,

置身于这南明抗清事业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的时期。接下来的两天,

他施福主导的施琅以养伤为名,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的营帐。他需要时间,

不仅仅是让身体上的伤口愈合,更是要让灵魂与这具躯壳、与这个时代彻底磨合。

他仔细梳理着原身的记忆,

前明郑势力的处境、关于清廷的动向、关于……那些初露端倪却尚未被重视的西方海上技术。

他知道郑成功此刻面临的巨大压力。清廷势大,东南沿海抗清势力此起彼伏却难以形成合力,

郑军内部派系纷杂,粮饷、兵力、舰船,无一不是难题。父兄之死,站在郑成功的角度,

或许真的是一次不得不硬起心肠的“取舍”。但这“取舍”之痛,却要由他施琅来承受。

怨恨吗?当然有。那是以血脉为根基的切肤之痛。但那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看到的更多。

他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在鼎革之际的挣扎,是一个文明面临征服时的悲鸣,

是亿万黎民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苦难。个人的冤屈,在这宏大的背景前,

似乎……有了另一种衡量的尺度。更何况,他知道郑成功是谁。

那是被后世誉为“开台圣王”的民族英雄,是即便在绝境中也不曾熄灭的抗清火种,

是华夏衣冠在东南海疆的最后坚守。他的缺点,他的猜忌,他的严苛,

都无法掩盖其人格与事业的光辉。第三天清晨,伤势稍愈,他挣扎着起身,

仔细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干净的戎服,对着盆中浑浊的清水,

看了看倒影里那张年轻、棱角分明却带着深刻悲恸与疲惫的脸。他深吸一口气,

眼中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他要去见郑成功。不是去质问,

不是去诉苦,而是去……投效。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郑成功的帅帐设在一座依山傍水的坚固营寨中央,戒备森严。通传之后,他忍着伤处的隐痛,

稳步走入。帐内陈设简单,一张巨大的沿海舆图几乎占满了整面墙壁,郑成功正背对着门口,

凝视着舆图,身形挺拔如松,却也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末将施琅,参见郡王!

”他按捺下翻腾的心绪,单膝跪地,声音因伤病而有些沙哑,却清晰有力。

郑成功缓缓转过身。他比记忆中或者说原身记忆中和后世画像里更加年轻,

不过二十七八年纪,面容清癯,双颊微陷,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如同鹰隼,

带着审视、威压,以及一丝难以化解的疲惫。他的目光落在施琅身上,

尤其是在他仍显僵硬的左肩处停留了一瞬,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尊侯伤势未愈,

不必多礼。”郑成功的声音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起来说话。”“谢郡王。

”施琅站起身,垂手而立,却没有立刻开口。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只有油灯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郑成功看着他,似乎在等待,等待着他的哭诉,

他的抱怨,或者……他的请战复仇。然而,施琅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郑成功的审视,

说出了那句在内心演练了无数次的话:“郡王,末将此来,非为私怨。父兄之仇,不共戴天,

然琅深知,此仇之根,在于清虏肆虐,神州陆沉。若只计较个人生死家仇,则视野狭隘,

终难成事。”郑成功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他微微前倾了身体:“哦?那尊侯此来,

所为何事?”“末将愿为郡王练兵。”施琅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军水师虽雄视海上,然战术战法,仍有可精进之处。末将近日于伤中反复思量,

于操舟、炮击、接舷搏杀之法,略有所得。愿编练一营精锐,专司攻坚破阵,

为郡王手中利刃。”他没有停歇,继续道:“此外,澳门葡人、红毛番荷兰人火器犀利,

其舰炮铸造之法,远胜我方。末将愿请命,设法招揽精通此道之匠人,或探寻其技艺奥秘,

为我军铸就更强之火炮。水师得利器,则如虎添翼,进可图复中原,退可固守海疆!

”这番话,完全出乎郑成功的意料。他预想了施琅的各种反应,

唯独没有料到是这般冷静甚至可说是宏大的献策。没有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没有因自己的“冷漠”而心生怨望,反而在思考如何增强军队的实力,

思考着更长远的抗清大业。郑成功沉默着,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在施琅脸上来回扫视,

似乎在分辨这番话是真心实意,还是一时冲动的妄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试探。

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许久,郑成功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尊侯,可知此言分量?

练兵、铸炮,皆非一日之功,需投入大量钱粮人力。如今我军处境,你当深知。

”“末将深知!”施琅毫不犹豫地回答,目光灼灼,“正因处境艰难,更需锐意进取!

固步自封,唯有坐以待毙。若能练得精兵,铸得利器,则我軍战力倍增,纵使兵少粮匮,

亦能以一当十!届时,恢复中兴,方有可期之望。此乃末将肺腑之言,绝无半点虚妄,

望郡王明察!”他再次单膝跪地,这一次,是恳请,是立誓。郑成功看着他跪下的身影,

看着他低垂的头颅和紧绷的肩背,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光芒闪烁不定。

他想起施琅往日的勇猛和才干,想起他父兄新丧的惨剧,

再对比此刻这番识大体、顾大局的言论……终于,他深吸一口气,迈步上前,

亲手将施琅扶起。“好!”郑成功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罕见的、近乎激赏的意味,“施琅,

你若真有此心,有此能,本藩便予你所需之权柄!即日起,擢你为练兵总管,

可于各营遴选善战敢死之士五百人,编为‘锐士营’,一应操练事宜,由你全权负责!

所需钱粮器械,报于参军府,优先拨付!”他的手用力在施琅未受伤的右肩上按了按,

目光灼灼:“至于铸炮之事,本藩亦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无人精通,且匠作难寻。

你既有此志,可便宜行事,需要什么,直接报我!”“末将……遵命!

”施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同时一股热流涌起。他知道,这第一步,他走对了。

改变历史的轨迹,就从这“锐士营”和未来的新式火炮开始。“必不负郡王重托!

”从帅帐出来,海边的阳光有些刺眼。施琅眯起眼,感受着带着咸味的海风拂过面颊,

左肩的伤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他回头看了一眼那顶巨大的帅帐,心中默念:郑成功,

历史上的恩怨纠葛,就让我这个异数,来为你,也为这华夏,续写一个不同的结局吧。

接下来的日子,施琅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锐士营”的组建和训练中。

他摒弃了当时明军水师中一些较为散漫、注重个人勇武的习惯,

引入了更多来自未来记忆中的协同作战理念。他强化了旗号、灯语的训练,

要求各船、各小队之间必须配合默契;他改进了接舷战的战术,

设计了专门用于跳帮突击的小组和装备;他甚至根据有限的记忆,

尝试着对现有的火铳射击阵列进行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挑选来的士兵多是桀骜不驯之辈,

对他这个“靠父兄惨死换来郡王垂怜”的年轻将领并不完全信服。那些超越时代的训练方法,

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和阳奉阴违。施琅没有急于用强权压服。他亲自示范,与士兵一同操练,

同吃同住。他毫不藏私地讲解每一种新战术的用意和可能带来的战果。

他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更重要的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