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都市小说 > 被海风吹散的失眠

被海风吹散的失眠

倇如淑女 著

都市小说连载

现实情感《被海风吹散的失眠主角分别是林悦林作者“倇如淑女”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林悦是作者倇如淑女小说《被海风吹散的失眠》里面的主人这部作品共计515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0 16:44:1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内容主要讲述:被海风吹散的失眠..

主角:林悦   更新:2025-10-20 19:01: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悦第一次见到陈建国时,珠海刚过了台风季,空气里还飘着没散干净的咸湿味,

带着点秋天的凉。她的咨询室在老香洲的一栋居民楼里,二楼,

窗外能看见一小片爬满三角梅的围墙,还有远处断断续续的海浪声——选这儿的时候,

她就想,海边的房子总该让人心里踏实点,尤其对失眠的人。上午九点半,门铃准时响了。

林悦起身去开,门一拉开,就看见个穿藏青色夹克的男人站在门口,背有点驼,头发半白,

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攥着个黑色的布袋子,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他没抬头,

眼睛盯着林微的鞋尖,声音有点闷:“林老师?我是陈建国。”“陈叔,进来吧。

”林悦侧身让他,指了指沙发,“先坐,要喝热水还是茶?”陈建国没动,

先扫了一眼屋子——不大,墙是浅米色的,挂着两幅水墨的海,沙发是浅灰的,

茶几上放着个陶瓷的小鱼摆件。他迟疑了一下,才慢慢走过去,挨着沙发边坐下,

布袋子放在腿上,双手压在上面,像怕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不用麻烦,”他说,

还是没抬头,“我就想问问,你这儿真能治失眠?我这毛病,二十年了。

”林悦在他对面坐下,没急着拿笔记本,只是轻轻往杯里倒了点热水,

推到他面前:“先暖暖手。陈叔,咱们不急,你愿意说,我就听。要是不想说,

坐着晒晒太阳也成。”她说话声音不高,带着点珠海本地人的软调,

陈建国攥着布袋子的手松了点,终于抬了抬头。这是张典型的海边人的脸,颧骨有点高,

皮肤是深褐色的,眼角的皱纹像被海风刻出来的,一道一道。最显眼的是他的眼睛,

眼窝有点陷,黑眼圈重得像涂了墨,眼神却很亮,亮得有点慌,像夜里没地方躲的鸟。

“二十年,”他重复了一遍,端起杯子抿了口热水,杯子在手里转了转,

“从四十岁出头开始,就没好好睡过。一开始是浅,稍微有点动静就醒,后来是熬,

一夜一夜睁着眼到天亮。医院去了无数次,片子拍了,药吃了,中药西药都试遍了,没用。

”他从布袋子里掏出个小药盒,打开,里面装着几种不同颜色的药片:“现在靠这个,

一次吃三种,才能睡三四个小时。医生说不能再吃了,伤肝,但不吃更不行——睁着眼躺着,

脑子里跟放电影似的,全是事儿,闹得慌。”林悦没接话,只是点了点头。

她见过不少长期失眠的人,大多像陈建国这样,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焦虑拧在一起,

像打了个死结。但陈建国身上还有点不一样,他说话的时候,总在避开某个话题,

比如提到“事儿”,就赶紧绕过去,眼神会飘向窗外的三角梅,像在掩饰什么。“儿女呢?

”林悦轻声问,“他们没在身边陪你?”提到儿女,陈建国的脸色软了点,但很快又沉下去。

他靠在沙发背上,叹了口气,手指在膝盖上敲了敲:“儿子在深圳,开了个小公司,

忙得脚不沾地,一年回不来两三次。女儿嫁在本地,婆家离我这儿就三站路,

但也少来——婆媳不合,她总跟我抱怨,我又不会劝,说多了她还嫌我烦。”他顿了顿,

从口袋里摸出个旧手机,点开相册,递给林悦。照片里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

笑起来眼睛弯着,旁边站着个戴眼镜的男人,还有个穿校服的小男孩。“这是我女儿,

去年拍的,外孙都上初中了。”他说,语气里有点骄傲,但很快又补充,“就是跟我生分了,

以前她小的时候,总跟在我屁股后面,叫我‘爸,你带我去海边捡贝壳’。”林悦看着照片,

又看了看陈建国的脸——照片里女儿的眉眼,跟他很像。她把手机递回去,

轻声说:“看得出来,你很疼她。”“疼有什么用,”陈建国把手机揣回口袋,

又端起杯子喝了口热水,“现在她有自己的家了,我这老头子,就是个外人。

”这话里的委屈,林微听出来了。独居的老人,大多会有这种“被抛弃”的感觉,

尤其儿女成家后,生活的重心没了,心里空落落的,晚上一静下来,那些情绪就容易翻上来。

但二十年的失眠,光靠“空落落”,恐怕不够。“陈叔,”林悦斟酌着开口,“你还记得,

二十年前刚开始失眠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比如工作上的,或者家里的?

”这话一问,陈建国的身体突然僵了。他手里的杯子停在半空,眼神一下子暗下来,

刚才还稍微放松的肩膀,又绷紧了,像突然被人戳到了痛处。他沉默了好一会儿,

才慢慢把杯子放下,声音有点沙哑:“没……没什么事。就是年纪到了,觉少。

”林悦没再追问。她知道,有些事埋得太深,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挖出来的。第一次咨询,

最重要的不是找原因,是建立信任。她看了看表,快十一点了,便起身说:“陈叔,

今天先到这儿吧。你要是愿意,下次咱们还这个时间,

聊聊你以前的事——比如你年轻的时候,在海边做什么工作?我听你口音,

像是本地渔民家的?”陈建国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他想了想,点了点头:“嗯,

以前是渔民,跟着我爸出海,后来自己开了条小船,捞鱼,捞虾,干了**十年。

”“那肯定很辛苦吧?”林悦笑着说,“风吹日晒的,还要跟海浪打交道。”提到出海,

陈建国的眼神软了点,嘴角也微微翘了翘:“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意思。那时候海好,鱼多,

早上出去,下午就能满舱回来。有时候晚上在船上过夜,能看见满天的星星,比现在亮多了。

”“听着就好。”林悦说,“下次你跟我多说说,我还没听过渔民的故事呢。

”陈建国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临走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咨询室,又看了看林微,

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只说了句“谢谢”,转身走了。林悦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数。

这个陈建国,心里藏着事,而且跟他的过去有关——很可能,

就是二十年前那个没说出口的“事”,让他一夜一夜睡不着。她拿起笔记本,

在上面写了一行字:“陈建国,62岁,独居,20年失眠,渔民背景,

回避20年前的事件,家庭关系疏离。”接下来的一周,陈建国又来了两次。第二次,

他们聊了他的儿女。儿子小陈是老大,从小就懂事,学习好,后来考去深圳上大学,

留在那儿工作,结婚生子。陈建国一开始不同意,想让他回珠海,离自己近点,

但儿子说深圳机会多,他也没办法。现在儿子忙,一个月能打两三个电话,每次都说“爸,

你照顾好自己,缺钱跟我说”,但从没问过他睡得好不好,过得开不开心。“他不是不孝顺,

是太忙了。”陈建国说着,自己先叹了口气,“我知道,他开公司不容易,要养员工,

要养家里,压力大。我不能给他添麻烦。”女儿小陈是老小,从小被宠着,性子有点倔。

嫁的是个本地小伙,人不错,但婆婆厉害,总觉得女儿懒,不会做家务,不会带孩子。

女儿跟陈建国抱怨,陈建国就说“你多让着点婆婆,她也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女儿不高兴,

说“爸,你怎么不帮我说话”,后来就很少跟他说了。“我也想帮她,但我一个老头子,

怎么帮?”陈建国揉了揉眼睛,“婆媳之间的事,外人插不上嘴。再说,

我要是说她婆婆不好,她婆婆该不高兴了,反而让她难做人。”林悦听着,没评价,

只是偶尔点头。她知道,陈建国不是不想帮女儿,是不知道怎么帮。他这一辈子,

跟海打交道,靠的是力气和经验,面对家里的这些弯弯绕绕,他手足无措。第三次咨询,

他们聊到了他的渔民生活。陈建国说得很投入,从怎么看天气,怎么下网,

到怎么跟海浪较劲,怎么在船上做饭。他说有一次遇到台风,船差点翻了,他抱着桅杆,

在浪里漂了整整一天,最后被救援队救了回来。“那时候不怕,就想着,我要是死了,

老婆孩子怎么办?”他说,“后来我老婆走了,走得早,才四十多,心脏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