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阅书苑 > > 味觉谎言(谢言陈醒)全文免费小说_小说免费完结味觉谎言(谢言陈醒)
悬疑惊悚连载
《味觉谎言》中的人物谢言陈醒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悬疑惊悚,“星空花园”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味觉谎言》内容概括:陈醒,谢言,林楠是作者星空花园小说《味觉谎言》里面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共计1393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4 23:33:21。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内容主要讲述:味觉谎言..
主角:谢言,陈醒 更新:2025-10-15 01:26:4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无味之宴水晶吊灯的光芒像融化的金子,泼洒在宴会厅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
空气里弥漫着香槟气泡的微酸、顶级鹅肝的肥腻脂香,
以及至少十七种不同品牌的香水味——当然,在陈醒的感知里,
这些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无关紧要的背景板。真正的“主菜”,是那些无形无质,
却在他舌头上掀起波澜的“味道”。“李总真是大手笔,
”一个穿着银色鱼尾裙的女人掩口轻笑,声音甜得发腻,“听说您最近又拿下城东那块地了?
真是眼光独到。”陈醒靠在长桌边,百无聊赖地用指尖敲打着香槟杯壁。
他的舌尖清晰地尝到了一丝过熟芒果的甜腻,
带着些许发酵的酸气——这是典型的奉承式谎言,味道不重,但黏糊糊的,让人不太舒服。
被称为李总的秃顶男人哈哈一笑,拍了拍凸起的肚腩:“运气,都是运气。
主要还是团队得力。”一股生铁般的金属腥味瞬间在陈醒口中炸开。功利性谎言,
掩盖了真实的巧取豪夺。陈醒撇了撇嘴,这种味道他太熟悉了,像吃了一嘴的硬币,
乏善可陈。他今天是作为已金盆洗手的前美食评论家、现警方特殊顾问的身份,
被一位想显摆人脉的朋友硬拉来的。对他而言,这种场合与其说是社交,
不如说是一场“谎言品鉴会”,无聊,但偶尔也能找到点乐子。他的目光懒洋洋地扫过人群,
像一台精准的雷达。那边,一对模范夫妻正相拥低语,丈夫嘴里是薄荷味的“我当然爱你”,
清新却短暂,掩盖不了其身后秘书身上传来的、针对妻子的那缕若有若无的腐臭恶意。
角落裏,两个正在谈合作的商人,一个满口“绝对诚信合作”,
味道却像烂掉的核桃欺诈的前兆;另一个承诺“资金下周一定到位”,
留下的是过期牛奶的酸涩拖延与不确定性。陈醒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用冰冷的液体冲刷着舌头上混杂的“味道”。这个世界,对他而言,
就是一个永不谢幕的、味道糟糕透顶的自助餐厅。就在这时,宴会厅的大门再次打开。
主办这场宴会的男主人,谢言,终于现身。他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挺拔,
穿着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嘴角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步履从容地走入灯光下。
他并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目光温和地环视全场,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
陈醒的朋友立刻在他耳边低语:“看,那就是谢言,宏景科技的掌门人,真正的顶级富豪,
听说为人还特别低调正派……”陈醒漫不经心地点头,习惯性地将“感知”的触角延伸过去。
他已经准备好了品尝又一道或浓郁或清淡的“谎言大餐”——关于成功的秘诀,
关于谦逊的美德,或者关于欢迎各位光临的客套话。然而,下一秒。陈醒整个人僵住了。
他拿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没有味道。什么都没有。
谢言微笑着与迎上来的客人握手,他开口说话,声音温和而有磁性,
内容无非是“感谢赏光”、“招待不周”之类的常规辞令。可是在陈醒的“味觉”世界里,
谢言周身是一片绝对的、死寂的虚无。没有薄荷的清新,没有金属的腥锈,没有腐臭,
也没有任何代表着“真实”的、他偶尔才能尝到的、类似清泉或麦香的味道。
就像一台收音机,调到了错误的频段,只有一片沙沙的白噪音。不,连白噪音都没有,
是彻底的真空。陈醒的瞳孔微微收缩,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不可能!只要是人类,
只要在社交,
就必然存在意图的掩饰、情绪的修饰、语言的加工……这些都会产生对应的“味道”。
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其无意识的哭闹也带着纯粹的“需求”之味。
这个谢言……是怎么回事?他似乎注意到了陈醒过于直白的注视,目光越过人群,
准确地落在了陈醒身上。那双眼睛深邃而平静,如同不见底的古潭。他对着陈醒,遥遥举杯,
脸上依旧是那完美无缺的微笑。陈醒下意识地也举了举杯,动作却有些僵硬。
他舌头上残留的香槟酒味,此刻变得异常清晰而讽刺。
周遭那些曾经让他厌烦的、各种层次的谎言味道,此刻仿佛成了喧嚣闹市的证明。
而谢言所在的那一小片区域,是闹市中一片绝对寂静的真空地带,诡异得令人心悸。
“无味之人……”陈醒在心中默念着这个词,一股混合着极度好奇与莫名寒意的感觉,
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他赖以生存、引以为傲的“真实法则”,
第一次出现了他无法理解的例外。这场无聊的宴会,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第二章:完美失踪宴会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
陈醒还没来得及消化“无味之人”带来的认知冲击,现实的工作就把他拽入了另一个漩涡。
市刑侦支队里弥漫着咖啡和熬夜的酸腐气息。陈醒刚踏进会议室,
搭档林楠就把一沓照片推到他面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醒了?来得正好,看看这个。
”林楠,刑侦支队队长,利落的短发,眼神像淬了火的刀子,
永远透着一股不信任一切的审视。她对陈醒那种玄乎其玄的“品谎”能力,
态度一直是将信将疑——信的是结果,疑的是过程。照片上是三个失踪者的资料,两男一女,
社会背景、人际关系毫无交集,像被随机撒下的三颗沙子。“张诚,程序员,
上周三晚下班后失联。李静,画廊策展人,四天前驾车外出未归。王浩,健身房教练,
昨天清晨出门晨跑后消失。”林楠敲着白板,“没有勒索电话,没有财务纠纷,
没有情感纠葛的明确证据。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干净得像被蒸发了一样。”陈醒拿起照片,
指尖划过光滑的相纸,没有直接去“尝”它们——那需要接触或更近的感知。
他仔细端详着失踪者的面容,试图找出某种联系。“现场呢?”他问,
声音还带着点宿醉般的沙哑,是昨晚“无味”冲击的后遗症。“第一个失踪者张诚的车,
在城东废弃的物流园被发现。车里干净得像是刚从洗车店出来,连根头发丝都没留下。
”林楠引着陈醒走向证物区,几个证物袋放在那里。“技术队刮地三尺,
才在驾驶座底下最隐蔽的缝隙里,找到这么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尘。”陈醒戴上手套,
拿起那个最小的证物袋。里面是些许灰白色的粉末,像是建材碎屑。他不动声色地将其凑近,
极其隐蔽地伸出舌尖,隔着证物袋轻轻一触。瞬间,
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虚无之味”在他味蕾上炸开!
与昨晚在谢言身上感受到的如出一辙!那片绝对的、死寂的真空感!他手指一颤,
差点没拿稳证物袋。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怎么了?
”林楠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异常。“……没什么。”陈醒强行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
将证物袋放回原处,
状若无事地拿起旁边从李静和王浩失踪现场找到的证物——李静车里的一根不属于她的长发,
王浩跑步路线上发现的一个可疑烟头。他依次“品尝”。
长发的味道是浓烈的、属于另一个女人的嫉妒和一丝恐惧,与“虚无”无关。
烟头的味道则是廉价的烟草味混合着一个街头混混的、充满猥琐欲念的谎言。
这些味道如此“正常”,正常得让他感到恶心。
它们指向的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肮脏却可理解的逻辑。而那片“虚无”,
则完全超出了这个逻辑范畴。“有发现?”林楠抱着手臂,看着他。陈醒沉默了几秒,
指了指那个装有灰尘的证物袋,又指了指另外两件证物:“这两个,”他指向长发和烟头,
“味道很‘具体’,指向明确的人或情绪。但这个,”他点向那撮灰尘,“……很怪,
我尝不出任何东西。”“尝不出?”林楠挑眉,“意思是,它和失踪案无关?
只是意外沾染的?”“不,”陈醒抬起头,眼神里是林楠从未见过的困惑与凝重,
“我的意思是,它‘太干净’了。干净得像被特意处理过,抹去了一切痕迹。
但这种‘干净’本身,就是一种最强烈的痕迹。”他脑海中浮现出谢言那张完美微笑的脸。
昨晚的“无味”与此刻证物上的“虚无”重叠在一起,像一根冰冷的针,
刺破了他一直以来的自信。逻辑告诉他,
所有零散的、指向别处的实物证据长发、烟头更符合办案常理。但他的本能,
他那该死的、赖以生存的味觉,却尖叫着将他引向那片无法理解的“虚无”,
引向那个叫谢言的男人。“我需要这三个失踪者的全部资料,
尤其是他们最近是否接触过同一个社交圈,或者……同一个人。”陈醒的声音低沉下来。
“谁?”林楠追问。陈醒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那个名字:“谢言。”林楠愣了一下,
随即翻看手中的资料,很快摇头:“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显示他们和谢言有关联。
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她看着陈醒,眼神锐利,“你怀疑他?
依据就是你那‘尝不出来’的味道?”“有时候,最大的异常,就是没有异常。
”陈醒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而自嘲的笑,“林队,
这案子……可能和我们以前遇到的都不一样。”会议室的灯光惨白,照在那些冰冷的证物上。
陈醒感到一阵寒意。他面对的,似乎不仅仅是一个完美的犯罪,
更像是一个对他能力发起的、赤裸裸的挑衅。而挑衅的源头,
就隐藏在那片他无法品味的“虚无”之后。第三章:诚实恶魔警局的咖啡像掺了铁锈,
陈醒只喝了一口就推到旁边。他指尖敲击着桌面,
脑海里反复回放着谢言那完美无缺的“无味”轮廓。
这感觉就像在品尝一道外观极致、却完全没有味道的料理,令人不安到骨子里。“查到了。
”林楠拿着一份刚打印的资料推门而入,打破了他的沉思,“三个失踪者确实没有直接交集,
但张诚所在的科技公司,上个月竞标失败的项目,最终中标方是谢言控股的一家子公司。
”陈醒猛地抬头。“但这说明不了什么。”林楠把资料扔在桌上,双手撑住桌面,目光如炬,
“商业竞争每天都有,凭这个怀疑谢言,法庭上会被笑掉大牙。
而且——”她调出另一份档案,上面是一个眼神阴鸷的年轻男子。“马杰,
有入室盗窃和前科,曾因跟踪骚扰被拘留过。我们在李静车附近提取到的指纹有他的,
在王浩晨跑路段的监控里也发现了他的身影。更重要的是,
他账户里最近多了一笔来路不明的钱。”“模仿犯……”陈醒喃喃自语。太完美了,
完美的替罪羊。所有粗糙的、充满欲望的线索,都精准地指向这个叫马杰的人。“不是模仿,
是证据链!”林楠强调,“陈醒,我知道你信任你的舌头,但办案要讲证据。
现在所有实物证据都指向马杰,而你怀疑谢言的依据,只是‘他没有味道’?
”“不是‘没有味道’,”陈醒纠正她,眼神锐利,“是‘不该没有味道’。
就像你看到一杯清澈的水,却告诉你它是浓汤,这本身就是最巨大的矛盾。”分歧就此产生。
林楠信奉的是逻辑、证据链、动机,是这个世界可被理解的部分。而陈醒,
却被一种超越理解的异常所吸引。他必须亲自去验证。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
陈醒得到了一个与谢言“偶遇”的机会——在一家顶级会员制的图书馆。
谢言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身上镀了层金边。
他正在看一本厚厚的《意识哲学导论》,手边放着一杯清水。陈醒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
谢言抬起头,看到是他,眼中没有丝毫意外,
反而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仿佛老友重逢般的温和笑意:“陈先生?真巧。
”陈醒全身的感官都绷紧了。他紧盯着谢言,捕捉着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
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同时,他的“味觉”全面开启,
像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对方周围的无形领域。依旧是无味。彻底的,纯粹的,
令人窒息的虚无。无论谢言说什么——“这里的藏书很不错”、“陈先生也对哲学感兴趣?
”、“那几起失踪案真是令人遗憾”——他的话语,在陈醒的感知里,
都像投入虚空中的石子,激不起任何味道的涟漪。这太诡异了。即使是最高明的谎言大师,
其谎言本身也会带有“技巧性”的味道,其刻意维持的“真实”也会流露出“表演”的痕迹。
但谢言没有。他的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除了陈醒的味觉坚定不移地告诉他:这里是空的。“谢先生认识那几位失踪者吗?
”陈醒单刀直入。谢言合上书,
神情坦然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思索:“张诚……名字有些印象,
似乎是竞争对手公司的优秀员工。另外两位,恕我孤陋寡闻了。”他看向陈醒,目光清澈,
“陈先生是在调查中遇到困难了吗?如果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诚恳,配合,
无懈可击。陈醒尝不到一丝一毫的隐瞒、慌乱或者恶意。他甚至开始动摇,
是不是自己的能力真的在谢言身上失效了?是不是长久以来浸泡在谎言的味道里,
让他的感官出现了盲区?这次接触,非但没有解开谜团,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怀疑。
他像一只追逐光点的猫,而那光点,来自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离开图书馆时,夕阳西沉。
陈醒回头,看到谢言依旧坐在窗边,安静地翻着书,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平和,
甚至……圣洁。但陈醒的心,却沉入了冰窖。他知道,有什么东西不对。非常不对。
逻辑和直觉在他脑中激烈交战,而他那从未出错的舌头,第一次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第四章:腐臭的替身马杰是在一家烟雾缭绕的地下**被抓获的。被抓时,
他正把最后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拍在赌桌上,眼珠赤红,嘴里不干不净地咒骂着。
审讯室的灯光惨白,照在他油腻的头发和闪烁不定的眼神上。
陈醒和林楠站在单向玻璃后观察。“人肯定是这小子绑的,”一个年轻警员兴奋地说,
“账户里那笔二十万,来源还在查,但绝对有问题!李静车上的指纹,王浩跑步路段的监控,
全都对得上!”林楠抱着手臂,面无表情:“动机呢?”“随机作案!报复社会!
或者就是心理变态!”年轻警员笃定地说。陈醒没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里面的马杰。
那人坐立不安,眼神时不时瞟向门口,手指神经质地抠着桌沿。“我去尝尝。
”陈醒对林楠说了一句,便推门走进了审讯室。审讯室里的空气混浊,
汗味、烟味和一种廉价的古龙水味道混杂在一起。但这一切,在马杰开口的瞬间,
都被另一种更强烈的味道覆盖了。腐臭。浓烈、刺鼻,几乎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像是盛夏时节暴露在阳光下腐烂的肉类,带着令人头皮发麻的恶意和肮脏的欲望,
瞬间充斥了陈醒的整个口腔和鼻腔。这味道如此原始,如此强烈,如此……标准。
标准得就像教科书上为“恶性谎言”标注的范例。马杰几乎承认了一切——虽然用语含糊,
逻辑混乱,但核心意思就是他因为“看他们不爽”、“弄点钱花”而实施了绑架。
他描述了一些模糊的细节,与现场情况有微妙的吻合,
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暴自弃的、破罐破摔的承认。陈醒甚至不需要深入追问,
那滔天的腐臭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在如此“浓郁”的证据和“味道”面前,
任何关于“虚无”的怀疑都显得苍白无力。他退出了审讯室,脸色不太好看。“怎么样?
”林楠问。“……是他。”陈醒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两个字。他的味觉像被毒打了一顿,
此刻只剩下麻木和反胃。“味道很重,典型的恶性犯罪谎言。”林楠似乎松了口气,
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我就说。有时候事情没那么复杂,就是这种人渣在搞鬼。
”她转身开始部署,“立刻根据马杰的口供,重点搜索他提到的几个区域,尽快找到失踪者!
”警队忙碌起来,气氛从之前的凝重变得带有一种目标明确的亢奋。
陈醒被裹挟在这股洪流里,看着马杰被正式收押,看着卷宗被逐渐整理归类,
看着林楠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他甚至被迫在案件分析会上,
用自己的“专业判断”佐证了马杰的罪行。当他陈述时,
能感觉到几个年轻警员投来的、混合着好奇与敬畏的目光。可在陈醒自己听来,
他的每一句话都空洞无比,像是在念一段与自己无关的台词。当晚,
队里简单搞了个“庆功宴”,就在警局旁边的小餐馆。同事们举杯庆祝又破一案,
喧嚣声、碰杯声不绝于耳。林楠给陈醒倒了杯啤酒:“辛苦了,虽然过程有点玄乎,
但结果是对的。”陈醒扯了扯嘴角,端起杯子,却没有喝。
酒杯里金黄色的液体冒着细密的气泡,在他眼中,却仿佛映照出谢言那张无波无澜的脸,
以及那片吞噬一切的“虚无”。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孤立。
周围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他身处其中,却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幽灵。
他依赖的味觉背叛了他的直觉,或者说,他的直觉在绝对的“证据”和“味道”面前,
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案件似乎告破了,逻辑链闭合了,所有人都满意了。只有他,
舌根深处仿佛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的“无味”,像一根拔不出来的刺,
提醒着他——有什么东西,被完美地隐藏了起来。而那个隐藏起来的东西,
可能远比马杰那浓烈的腐臭,要恐怖得多。第五章:老警的警告结案报告像一层薄灰,
暂时掩盖了真相的轮廓。局里恢复了日常的喧嚣,但陈醒却像一台接收错误信号的仪器,
坐立难安。那无处不在的“虚无之味”在他脑中盘旋,比马杰那浓烈的腐臭更令他窒息。
他需要一个答案,或者至少是一个能理解他疑虑的人。他想到了老杨。杨建国是局里的传奇,
也是即将退休的老刑警。他头发花白,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办公桌乱得像个垃圾堆,
但那双半眯着的眼睛里,藏着几十年刑侦生涯淬炼出的毒辣。最重要的是,
他是当年少数几个见识过陈醒能力后,没有把他当怪物,反而把他引荐进警队的人。
陈醒在档案室角落找到了正在打盹的老杨,他面前堆着几盒快要散架的陈旧卷宗。“杨叔。
”老杨眼皮抬了抬,看清是他,又懒洋洋地合上:“案子不是结了?还折腾什么。
”“结得不对劲。”陈醒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压低声音,
“那个谢言……他身上‘没有味道’。”老杨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他缓缓睁开眼,
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极锐利的光,但那光芒稍纵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没有看陈醒,
反而慢悠悠地给自己泡了杯浓茶,茶叶劣质的苦涩味弥漫开来。
“没有味道……”老杨重复了一遍,声音沙哑,“我很多年前,
也遇到过一个人……差不多也是‘没有味道’。”陈醒精神一振,
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是谁?什么案子?”老杨端起茶杯,吹开浮沫,却没有喝。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时光。“一桩旧案了,快二十年了吧。也是几起失踪案,
找不到动机,找不到尸体,干净得邪门。当时有个重点调查对象,
是个搞什么……心理研究的教授。和他谈话,就像对着口深井,说什么都激不起一点回响。
所有证据都若有若无地指向另一个有明显缺陷的嫌疑人,就像这次一样。”“后来呢?
”陈醒追问。“后来?”老杨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干瘪而讽刺的笑,“证据不足,放了。
那个顶罪的嫌疑人‘意外’死在了看守所。案子,就成了悬案。”他转过头,
第一次正眼看向陈醒,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凝重:“那之后没多久,负责追查那教授的搭档,
出车祸死了。我因为当时被调去负责另一个案子,躲过去了。”空气仿佛凝固了。
档案室里只有老杨粗重的呼吸声和陈醒逐渐加速的心跳。“您是说……”“我什么也没说。
”老杨打断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老动物般的警觉,“我只是告诉你,有些东西,
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没有味道’,有时候比最臭的谎言还可怕。
因为它可能意味着,你面对的根本不是……我们理解范围内的东西。
”他拉开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从最底层摸索着,
取出一个用牛皮纸包裹、边缘已经磨损发毛的薄薄文件夹,塞到陈醒手里。“拿去看,
别在这儿。看完就烧了。”老杨的手干燥而有力,紧紧攥了陈醒一下,眼神里充满了警告,
“别再公开调查他,陈醒。有些人,你盯着他看的时候,他可能……也在看着你。
”陈醒感觉那文件夹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痛。就在这时,档案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内勤同事探头进来:“老杨,局长找你,关于你退休欢送会的事儿。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