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逸阅书苑!手机版

逸阅书苑 > 其它小说 > 春日湖畔

春日湖畔

是江夏呀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是江夏呀”的优质好《春日湖畔》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魏寒舟江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简介那年春江城的樱花正她在朋友的饭局上遇见了那个笑起来像光的男他们从心动到相从甜蜜到错再到在科研与生活的重压下重新理解彼她成了智能机械领域里闪光的研究者;他成了算法世界里的追光他们在理性与热爱之学会了温也学会了并爱情不再是依而是两个独立的灵在岁月的长河里再次相“你是我绕了一圈又遇见的是春日湖畔吹来的也是我一生最温柔的意风格关键词:成长...

主角:魏寒舟,江夏   更新:2025-10-23 00:18: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简介那年春天,江城的樱花正好,她在朋友的饭局上遇见了那个笑起来像光的男生。

他们从心动到相爱,从甜蜜到错过,再到在科研与生活的重压下重新理解彼此。

她成了智能机械领域里闪光的研究者;他成了算法世界里的追光人。他们在理性与热爱之间,

学会了温柔,也学会了并肩。爱情不再是依附,而是两个独立的灵魂,

在岁月的长河里再次相遇。“你是我绕了一圈又遇见的人,是春日湖畔吹来的风,

也是我一生最温柔的意外。

风格关键词:成长系爱情、双强科研、分手重逢、治愈系现实爱情第一章 初见那天的傍晚,

江城的风刚刚好,三月的樱花正落在街角。江夏是被朋友苏晓硬拉着去那场饭局的。

“去嘛去嘛,就当散散心!闻野他们那组刚比赛完,心情挺不错的,约朋友出来玩一玩。

”“我又不认识他们……”江夏有些犹豫。她一向内敛,不太喜欢这种人多的社交场合。

“你认识我呀。”苏晓笑得一脸神秘,“说不定还能认识点新朋友。”江夏没再拒绝。

也许是因为春天太浪漫,让人连拒绝都是懒洋洋的。饭局定在江城大学后门的一家老馆子,

木格窗、竹影晃动。江夏到的时候,魏寒舟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白衬衫,

袖口挽到手肘,整个人干净利落。他抬头的一瞬间,笑着说:“你好。”那笑容太真诚了,

像是带着光。江夏愣了愣,只觉得心里“咚”地一声。饭桌上,闻野和苏晓熟得不行,

一直在热络地起哄。魏寒舟说话不多,但总会在恰当的时机补上一句,让气氛轻松又自然。

江夏原本有点拘谨,却渐渐放松下来。他们聊到旅行,聊到电影。

魏寒舟说自己最近在准备申请博士,江夏说她也在准备考研究生。

魏寒舟挑了下眉:“那咱俩算同行?”江夏被他那句“咱俩”逗笑了,眼睛弯弯的,

像湖面上被风吹皱的涟漪。只是,直到饭局结束,她也没有鼓起勇气要魏寒舟的联系方式。

回去的路上,苏晓挽着她的胳膊,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说:“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喜欢他?

”江夏脸一红:“哪有……”“哎呀~我就知道!那我帮你打听一下嘛。”“别!

”江夏连忙阻止,“太丢人了……”“你放心,我有分寸。”于是,第二天,

江夏悄悄问了闻野——“你朋友魏寒舟有女朋友吗?”闻野挑眉:“没有啊,怎么?

”江夏得意地笑:“那我能不能……要个微信?”就这样,江夏收到了魏寒舟的微信。

而巧的是,魏寒舟也正打算通过闻野要江夏的联系方式。命运的线,总是比人心更心急。

第二章 暖意萌动他们的聊天,从一声“你好”开始。魏寒舟发消息的语气温柔又带点克制,

句子总是带着标点,像他整个人一样干净利落。第一天,他们聊了电影。第二天,

聊到喜欢的咖啡口味。第三天,江夏醒来时看到手机里那句“早安”,竟莫名笑了好久。

有时候他们会在校园湖边散步。魏寒舟总喜欢提前到,拿两杯温温的奶茶,一杯原味的,

一杯红豆的。“上次你说喜欢这个。”魏寒舟递过去时,语气笃定。江夏接过,指尖都暖了。

两人都还在读书,生活不算忙,恋爱像一场轻柔的春风——不张扬,却能渗进每一个呼吸里。

周末,他们去城郊看油菜花,江夏拍照,魏寒舟在一旁看她。“你笑的时候特别好看。

”江夏低头,笑得更厉害了。他们去过夜市,一起抢最后一串烤肉;去过湖边,

一起追日落;也在图书馆靠着窗坐过一整个下午。时间在他们之间流淌,甜得发腻。

半年时间,他们都圆润了二十斤。苏晓打趣道:“这恋爱谈得,连空气都含糖吧?

”江夏挠了挠脸,笑得不好意思。魏寒舟在一旁揉了揉她的头发,轻声说:“胖也好看。

”那一刻,她觉得,世上所有的温柔都不及他低头看她的样子。

第三章 夏去秋来九月的江城,空气里有了微凉的味道。校园的梧桐叶开始泛黄,

路灯下的影子被风轻轻摇晃。魏寒舟正式进入了博士阶段的学习。

那意味着更多的实验、更晚的夜、更多未知的压力。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

偶尔午饭都在电脑旁解决。江夏也开始进入全封闭的备考状态。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早上七点半进去,晚上九点才出来。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厚厚的笔记本,

旁边摆着魏寒舟送的小台灯,亮度刚好,不刺眼。两人都还在同一所学校,

但见面的频率却比以前少了很多。曾经可以一起在湖边吃冰淇淋的午后,

如今成了“等有空再去吧”的模糊约定。有时候,

魏寒舟会在深夜十二点发来消息——“刚做完实验,今天的数据还不理想。

”江夏明知道那时自己该睡了,却还是会爬起来,回他一句:“别太焦虑了,你已经很棒了。

”她在手机那头想象他眉头紧皱的样子,又觉得心疼。魏寒舟也不是没在努力抽时间陪她。

每周五,他都会推掉聚餐,只为和她吃一顿热腾腾的晚饭。他们会在食堂的角落坐着,

江夏一边夹菜一边问:“你最近还好吗?”魏寒舟总是笑着点头,说:“挺好的。

”但那笑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轻松。偶尔,江夏会去实验室楼下等他。

她带着自己做的蛋糕,或者新发现的面包店的甜点。魏寒舟从楼里走出来,神情疲惫,

手里还拿着一堆数据表。“给你带了吃的。”她轻声说。他愣了愣,笑着接过,“谢谢,

正好还没吃晚饭。”那笑让她心安,可转身的瞬间,她又觉得心有点空。因为她知道,

他的心思已经不全在她身上了。他们依旧会在朋友圈互相点赞,会发消息、会偶尔牵手散步。

但那种心跳的悸动,好像被生活一点点磨平。感情,进入了“稳定期”。可稳定,有时候,

也意味着——平淡。第四章 磨合的裂缝十月的风有些冷。江夏裹着外套,

在校门口的咖啡馆门前等魏寒舟。约好的时间是6:30,她5:45就到了。

可等到手机时间跳到6:57时,魏寒舟才从街对面匆匆走来。“抱歉,实验拖了点。

”他语气平淡。“没事。”她勉强笑了笑。只是,当她坐下时,发现他低着头在看手机,

神情疏离。那天的晚饭气氛微妙。江夏讲了几件复习时遇到的趣事,

他只是“嗯”“是吗”地回应着。最后,沉默蔓延。江夏用筷子戳着盘子里的菜,

忍不住问:“魏寒舟,你是不是最近……有点不耐烦?”魏寒舟抬头,愣了两秒:“没有啊。

”“可是我说什么你都不怎么听。”“我最近真的挺忙的。

”“忙到连听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吗?”这句话出口,她立刻后悔了。

她听见自己的语气太冲,连自己都吓了一跳。魏寒舟沉默了几秒,放下筷子,说:“江夏,

我知道你辛苦,可我也有压力。我们能不能别每次都因为这种小事吵架?”那一刻,

她心底的某根弦,轻轻断了一根。——他们开始吵架了。第一次是因为时间。

魏寒舟最不能忍的,是江夏的迟到。江夏每次都习惯性地晚十几分钟,

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对魏寒舟来说,这就是浪费时间——不守约。于是,

他的脸色会变冷,语气变硬。“你明明知道我很在意时间。”“可是我也没故意啊!

这几分钟能怎样呢?”“能让我觉得你不尊重我。”那之后,

们又因为各种小事拌嘴——江夏说魏寒舟不再像从前那样温柔体贴;魏寒舟觉得江夏太敏感,

总是无理取闹。矛盾堆积着,像两座小山,不知不觉间越来越高。但他们都还爱着对方。

所以每次争吵后,江夏依旧会给他带饭,魏寒舟依旧会记得她喜欢的蛋挞。只是,

这份爱渐渐变得小心翼翼。有时候,魏寒舟工作到深夜,江夏发去的“早点休息”,

他看到却没回。第二天他解释说“太累了忘记了”,可江夏心里仍旧有一点点失落。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热恋时的那份热烈,真的消散了?

魏寒舟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她变了?变得爱生气、爱计较?可他没发现,

自己早已学会用“忙”来掩盖疏离。感情没有骤然崩塌的那一刻,它只是慢慢地,变得安静,

变得冷。第五章 冬夜将至十二月的江城,风像是从湖面上卷来的,冷得带着一点潮意。

树枝上挂着稀稀落落的灯饰,街边的奶茶店也开始卖热饮了。江夏的考研进入了倒计时。

每天,她从早到晚都泡在图书馆里,厚厚的笔记摊在桌上。她常常一边做题,

一边用笔敲着桌面,神情专注又疲惫。而魏寒舟,也进入了科研最忙的阶段。

导师的新课题临近结题,实验数据要整理、报告要撰写,他每天几乎只睡四五个小时。

偶尔江夏半夜醒来发消息,魏寒舟总是“刚好还在实验室”,仿佛不眠不休。可即便再忙,

他也没忘记一件事——要陪她去考试。

他早在日历上画了个红圈:“12月26日——陪宝贝回家考研。”为了那几天能抽出时间,

他提前半个月加班加点地赶实验。有时候深夜,实验室的灯光映在他眼镜上,

他一边整理数据,一边低声说:“再坚持一会儿,陪她去考试就值了。”那段时间,

魏寒舟的同学都笑他像个“老妈子”。

暖宝宝、一次性被罩、便携充电宝、热水袋……甚至还有他特意去超市买的小零食和维C片。

闻野打趣道:“你这是陪考还是迁徙啊?”魏寒舟笑着说:“她怕冷,我得准备齐。

”其实江夏并不知道,他为了能请出假,做了多少额外工作。她只看见他深夜还在忙,

以为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直到出发前一晚,她看到魏寒舟提着一大袋东西站在楼下,

鼻尖冻得发红,笑着对她说:“都准备好了,明天咱们出发。”那一刻,

江夏的鼻子突然有点酸。——原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

第六章 风雪中的等待十二月底,天冷得出奇。江夏的家乡在北方,风一吹,

脸都被冻得发疼。他们到的那天,天灰蒙蒙的,下着细小的雪。江夏戴着围巾,

缩着肩膀往前走。魏寒舟拉过她的手,塞进自己口袋里。“冷不冷?”“有点。

”“那就别逞强。”他语气温柔。江夏有点心虚:“其实你不用一直等我考试啊,

酒店那边有暖气的。”魏寒舟却笑:“我又不放心。要是你出来看不见我,多没安全感。

”她低头,笑得眼睛都弯了。考试那两天,魏寒舟真的像是她的“守护人”。每天早晨,

他比她还早起,帮她备好早餐;送她到考场门口,看着她进场后才慢慢离开。

他站在校门口那条长街上,双手插在口袋里,看着考场的大门,

偶尔有考生家长问他是不是来接孩子的。他笑笑,说:“是来等女朋友的。”第一天中午,

江夏坚持让他回去休息。“外面太冷了,你在饭店等我就行。”魏寒舟点点头,

但仍旧找了个靠窗的位置,正对着学校大门。他怕错过她出来的那一刻。临近考试结束前,

他提前点了菜——她最爱的小火锅,还有热乎乎的酸奶。“时间刚好,她出来就能吃。

”他低声说。当江夏从考场走出来时,天已经暗了,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魏寒舟迎上前去,

把她的手握进掌心。“考完啦。”“嗯。”“饿了吧?饭都点好了。

”江夏看着他忙前忙后的样子,心底忽然涌上一股柔软的暖意。那种暖,

胜过所有的热汤、棉衣和暖宝宝。两天的考试生活很快过去。

魏寒舟全程没有问她“考得怎么样”,只是笑着说:“宝贝辛苦了,终于结束了。

”那天晚上,他带她去了城里最好的餐厅。窗外飘着雪,屋内暖灯柔和。

他替她把菜都夹到碗里,轻声说:“以后不管结果怎样,都别太为难自己。”江夏抬起头,

眼眶微微发红。“我知道。”她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魏寒舟笑了,

伸手替她拨开一缕垂下的发。窗外的雪,正静静地落下,像他们的爱,经历了寒冬,

却依旧闪着微光。第七章 假期的光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雪停了,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房间,

久违的暖意让两人都有些恍惚——那种长久压抑后的轻松,像是从心底一点一点溢出来的。

“去旅行吧。”是魏寒舟提的。他说这话时,江夏正坐在床边刷手机,愣了几秒,

抬起头:“去哪儿?”“北京。”魏寒舟的眼睛亮亮的,

“你不是一直说想去看看雪后的故宫吗?”江夏愣了片刻,嘴角缓缓上扬。

——那是他们久违的、真正意义上的“我们”的决定。于是,两人收拾好行李,

踏上了通往北京的高铁。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车厢里暖气十足,

江夏靠在魏寒舟肩上睡着了,魏寒舟没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睡颜,那一刻,他忽然觉得,

一切的忙碌都值得。五天的时间,他们几乎把北京的景点都逛了个遍。

故宫的红墙、颐和园的湖面、南锣鼓巷的小店,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笑声。

他们吃了地道的北京烤鸭——江夏第一次学着蘸甜面酱,笑着说:“我包的饼是不是太丑了?

”魏寒舟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卷饼,却说:“挺好看,比外面的都香。

”还一起尝了炸酱面、豆汁儿、老北京卤煮、糖葫芦。江夏皱着眉头喝豆汁儿的时候,

魏寒舟笑得前仰后合;江夏跑去景点前的糖葫芦摊,一口气买了五串,

魏寒舟看着她红着鼻尖在雪地里啃糖葫芦,心想——她真像他梦里的那种“冬天的女孩”,

甜、软、带着一点傻气。晚上他们住在胡同里的小民宿。屋里有老式的木床,

窗上贴着红窗花。魏寒舟靠在床头看她写日记,

江夏写到一半忽然抬头问:“我们以后要不要每年都去个地方玩?”“好啊,”他笑着说,

“每年去一个没去过的城市。”她认真地点头,眼睛亮亮的。那一刻,她相信他们的未来,

会一直这样,平淡又温柔。第八章 错开的时针但假期的时光,总归是会散的。回到学校后,

一切又恢复了日常的轨迹。魏寒舟回到实验室,

江夏则开始了她的新生活——没有考研压力后,她找了一份兼职,

在校外的一家服装工作室帮忙打版。她每天上午去上课,下午在工作室,晚上才回家。

而魏寒舟——他的科研进度比之前更紧。项目进入关键期,

实验重复、报告修订、导师催进度……他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回宿舍时已经深夜。

他们的时间,慢慢错开了。江夏白天发的消息,经常要到晚上才能等到回复。

有时候她说:“今天下班好累。”魏寒舟回复:“早点休息。”再无下文。

而魏寒舟也觉得有些疲惫。他有时一边做实验,一边盯着手机,想和她聊几句,

却又发现——她正忙着兼职。“她是不是不关心我了?”他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

两人都不是擅长表达的人。他们都还在乎、还爱着,但那份“想说”的话,总被压在心底。

有一次,江夏去找魏寒舟。她戴着新买的围巾,想着要给他个惊喜。可推开实验室门时,

看到他正和师兄讨论数据,神情严肃。她站在门口,犹豫了几秒,又轻轻关上门。那天晚上,

魏寒舟回去才看到她的消息——“我今天来找过你,不过你在忙,就没打扰。”他握着手机,

沉默很久,只回了句:“对不起。”渐渐地,他们之间的聊天变得稀薄。

江夏开始习惯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回学校。魏寒舟则越来越沉入实验数据的世界,

连自己也没意识到——他从“想让她安心”变成了“无法分心”。某个晚上,

江夏忽然问他:“魏寒舟,你最近是不是不太开心?”他愣了愣,笑笑:“还行吧,

就是太忙。”“那你想不想和我聊聊?”“没什么好聊的。”这句“没什么好聊的”,

像是钉子,悄无声息地钉在她心上。江夏开始陷入内耗。她知道魏寒舟不是不爱她,

只是太累、太焦虑。但她又害怕自己变成负担——于是更加小心。魏寒舟也在反思。

深夜的实验室里,他盯着屏幕发呆,脑海里都是她笑着说“以后要一起去旅游”的模样。

他知道自己忽略了她。只是,他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们都在努力维护这段感情。

没有人提“分开”,没有人舍得松手。只是——他们都在原地踮脚,

拼命够着那个曾经的“我们”。第九章 你不说话,我也不敢哭四月底的风,

带着春末未尽的暖意,却也开始有了夏天的躁动。江夏花了整整两周时间,

策划魏寒舟的生日。她知道魏寒舟平时不太喜欢张扬,

但她仍旧想让这一天变得特别一点——她订了两人之前一直想去的那家西餐厅,

定了一束淡黄色的香槟玫瑰,还提前在魏寒舟的宿舍门口偷偷放了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

里面是魏寒舟心心念念的限量款摩托车模型。“他一定会喜欢的。

”江夏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笑,嘴角的弧度带着一点紧张的甜。

晚餐的氛围其实很好——桌上的牛排切得刚刚好,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蜡烛的光线轻轻摇曳着。江夏看着对面的魏寒舟,觉得他整个人都被这盏灯柔化了。

他低头切牛排的样子、说到实验进展时认真又温柔的语气,都让她的心一次次被轻轻触动。

当那束鲜花被餐厅服务员送上来时,江夏的眼睛亮了一瞬。她想象着他惊喜的表情,

想象他笑着说“你怎么又送我花呀”,然后两个人一起拍个照,留个纪念。可是,

她没等到那样的画面。魏寒舟愣了一下,脸色很快就沉了下来。他没有看她,

而是对服务员说:“放那边吧。”转头又对江夏说:“下次别送到餐厅,这样太张扬了。

”语气平淡,却冷得像隔着玻璃。空气瞬间凝固。江夏张了张嘴,

想解释什么——“我以为你会喜欢……那天你毕业我送花,

你不是还说好看吗……”话没说完,魏寒舟只是低声“嗯”了一句,然后继续吃饭。

之后的整个晚餐,几乎都是沉默。蜡烛的火光一闪一闪,像在努力撑着气氛,

却也逐渐暗了下去。回到酒店的时候,江夏不小心撞到桌角,腿磕得通红一片。她咬着唇,

忍着没叫出声。她以为他会注意到,可是魏寒舟只是坐在沙发上看手机。

她低头看着自己那块红肿的膝盖,眼眶一点点发酸。那一瞬间,

她终于明白——那种被忽略的感觉,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那晚,她没哭。只是背过身去,

把脸埋在枕头里,假装睡着。五月一假期前,江夏提着行李箱回了家。她说自己想休息几天。

魏寒舟也没挽留,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路上小心。”假期那几天,

江夏几乎每天都给魏寒舟发消息。“今天吃了你爱吃的烤肉。”“看见一辆摩托,想到了你。

”可是魏寒舟回复的永远都是简短的几个字。“挺好。”“注意休息。”“嗯。”后来,

她索性不发了。可是那种消息没有显示正在输入的空白,反而更刺眼。

魏寒舟带着姥姥姥爷去旅游。江夏知道他很孝顺,也知道他是真的累。

于是她打了一次视频电话,魏寒舟拒绝了。“太累了,改天吧。

”语气依旧平静得听不出情绪。江夏点头说“好”,可手机挂断后,她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5月6日。魏寒舟回来了。江夏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发消息:“我们能见一面吗?

”那头过了很久才回复:“今天太晚了,明天吧。”她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笑了笑,

回了个“好”。只是笑容里没有一点亮光。第二天傍晚,魏寒舟发来消息:“我带了点特产,

给你送过去。”江夏去了楼下,风有点冷。她穿了那件他曾说“穿上像春天”的浅粉色外套。

他们见面时,都笑了。只是那种笑,像是分别前最后的礼貌。魏寒舟把袋子递给她,

轻声说:“这是家里的腊肠和干虾,你不是喜欢吃虾吗?”江夏接过袋子,想说“谢谢”,

却哽在喉咙。两人沉默地站在路灯下。晚风吹过,

灯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像两条渐行渐远的平行线。终于,魏寒舟开口。“江夏,

我们分开吧。”江夏愣住了,手指紧紧攥着袋子的提绳。“为什么?”她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