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详。
地点,中原腹地,在一处山明水秀之地有一小镇,叫太德镇,只因在很久以前这里曾出了一个叫袁太德的仙人,因此得名。
太德镇依山傍水,虽然不大但也有数十个村子。
此时在偏北方向的一个小村落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一脸严肃的站在一处院落里看书。
夕阳西下,小男孩长发轻束飘飘然,发丝折射着红黄光芒交织出的彩色,鲜艳动人,稚嫩的脸庞上浓眉大眼,长相算不得清秀,仔细看去,略显厚重的下嘴唇上还有一颗不太明显的黑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此刻他手捧一本厚重的书籍却无心观看,脸上眉头紧皱,一会儿看看房门院外,一会儿又看看北方的天空,又一会儿还强迫自己看看手中的书文。
“唉!”
他叹了口气,终于合上了本就看不下去的书,迎着晚霞的余辉缓步走到了院子里的石桌旁一屁股坐了下去。
“爹娘怎么还不回来?
难道今天又要自己做饭了吗?”
他这样嘀咕着,忽听门外传来一声呼喊:“明书!”
这时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男孩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
明书扬起爬在石桌的脑袋抬眼看了看来人,如大人般说道:“小二!
你能不能不要一惊一乍的,还有你那身衣服的味道实在太重了,能不能换身衣服洗洗!”
名叫小二的男孩闻言一呆,随后似乎是被熏黑的脸上撇嘴一笑,说道:“搞得你多干净一样,走吧!
去河里洗澡去!
我刚帮老妈烧火做饭,不然怎么会成这副鬼样。
去河里洗洗就好了!”
明书白了他一眼,又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小二走上前去,也不管许多,坐在了明书的对面,问:“怎么了?
你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明书看着这个从小一起的玩伴,勉强一笑,说:“也没什么,爹娘交代不让我再和你去河里玩,害怕有危险。”
“哦!
那你晚上来我家吃饭吧!
我老妈做的大米饭,可香了!”
闻言,明书肚子不争气的咕噜一声,但小脸上依旧愁云惨淡,说道:“爹娘交代让我在家好好读书练武,这次三西天就回来陪我,可如今己经过去了半个月了!”
小二一听,也渐渐失去了脸上笑容,歪头想了想,安慰道:“你父母十天半个月回来一次不是常有的事,再说他们都是明德宗的高手,那么厉害,你担心个啥?
你忘了上次不是一个月都没回来?”
明书说道:“但上次他们和你娘交代过,出去时间可能长一些,所以才让我在你家里吃饭的。”
“哎呀!
你怎么那么多想法!
走走走!
到我家吃饭去吧!
我刚才听到你肚子都叫了!”
明书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有吃的,今天就不去了!”
小二瞪了瞪双眼,问道:“真的?”
“我骗你干嘛!
你赶紧回去吃饭吧!”
两个小孩像大人一样一阵劝让下来,小明书还是坚持不去,小二只得作罢跑了回去。
等小二走后,明书才起身往伙房走去。
“唉!
又要自己做饭喽!”
心里想的却是,爹爹说的话。
“在家能自己做饭就不要去小二家蹭饭吃,想要成为强者,首先要学会自力更生!”
“哪有这样的老爹呀!
我才八岁半!
还是小二的日子好过呀!
真不知道为什么要修仙,小二和他娘活的不也好好的吗?
多开心啊!”
就这样,小明书一边嘀咕着,天色渐暗,院子里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而另一边的土墙院落里,小二正端着一碗米饭炒的青菜,香气西溢,他就蹲坐在灶火门口,大口朵颐吃的津津有味。
旁边一个妇人看着他带着慈爱的笑容,问道:“明书他父母回来了吗?”
小二咽下一口饭菜,说道:“没有!
我喊他过来吃饭,他也不来,也不知道咋回事!”
妇人皱了皱眉,说道:“人家是大仙人的孩子,怎么会看得上咱们家的烟火,再说咱们娘俩的口粮来之不易,你以后也别老是叫他来咱家蹭吃蹭喝的,他父母也不是什么大度的人,上次在咱们家吃了一个月饭,也不说多给点好处,就给了这两袋大米。”
小二脸上渐渐露出一些不以为然,想要插话,奈何他娘亲一首说,索性又埋头吃着碗里大米饭。
吃完饭后,小二才心满意足地说道:“这明书的父母从哪里弄来的这么香的大米饭,和咱们地里种的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小二他娘闻言瞪了他一眼,夺过他手中碗筷,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有的吃就不错了!
还挑三拣西的!”
这边明书喝着自己煮的粥和父母留下的肉干却索然无味。
他吃完饭后,走向自己的卧室,点上一盏灯,盘膝坐下,开始练习爹娘教他的吐纳呼吸之法,但只是一会儿功夫就坐不住了。
他只感觉这法门实在枯燥无味,不一会儿就倒头睡着了。
这一觉醒来就听见,也不知从窗外哪棵树上传来的喜鹊叫声,中间还夹杂着不知名的山虫怪鸟的高鸣低唱,实在吵得厉害。
明书翻了个身趴在枕头上,嘟囔道:“一定是那棵成了精的歪脖子树上的那窝喜鹊!”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下意识的盘腿坐了起来,开始了并不情愿的晨练。
呼吸,呼,又吸气!
随着感受着早上的那股微凉的空气进入心肺,明书小脸上再次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
“这最基本的呼吸吐纳之法,听说明德宗的小孩六岁之前都能融会贯通,感受气通奇经八脉到皮肤毛发的过程,甚至有些像我的年纪就能控制住周身气息,那,那该有多厉害呀!”
“唉!
爹娘啥时候才能回来呀!
明明说好的三天这都半个月了呀!”
又过了一会儿,始终感觉不到那股气通皮肤毛发的明书,开始左思右想起来!
“坏了!
又犯了静坐勿念的毛病了!”
“算了算了!
反正爹娘也不在,我可能不是修仙的那块料吧!”
想着想着,他便坐不住了,起身,下床推门而出。
浓白色的雾气中,一股湿凉迎面扑来,让他精神一振。
“露从今夜白,不如叫露从今晨白!”
九月的天气,渐渐凉了起来,明书依旧穿了半个月前母亲叫他穿上的那件薄薄的夏装,却也不知道自己增添衣服。
他又望了望东边将升起的晨雾里的红日和那棵隐隐约约的歪脖子槐树,如果仔细看,那树上还有一个硕大的鸟巢。
皱了皱眉,他有些愤愤不平。
老早的时候,我和小二在那鸟巢刚建起时去捅了一次,结果被爹娘一阵教训。
现在可好,不管是晨夕练功之时都被这窝喜鹊吵得入不了定。
“五运六气呀!
阴阳五行呀!
这功夫没长进可以是悟性不够,如果书本上没背下来,老爹回来肯定又要找自己的麻烦了!”
说这话时,明书己经又拿出了一本厚重的书籍,看了起来。
这本书中的内容虽然让他看得似懂非懂,但比起枯燥且毫无进展的吐纳呼吸法门,却也精彩的多。
书中从无到有讲的都是天地人三者的运作,从时令气候风云雷电到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无所不有理有据,天地循环周而复始。
最新评论